原標題
“惠州好人”劉鳳英參與或組織1000多場志愿活動
30歲出頭從事公益服務14年
“那些真實的苦難和樂觀,讓我有了更深刻的人生思考。”博羅縣方向公益協會秘書、志愿者劉鳳英,這樣總結她從事公益事業14個年頭的收獲。“90后”的她參與或組織開展了1000多場志愿活動,服務群眾近3萬人,榮獲2022年第三季度“惠州好人”稱號。
劉鳳英。
“把公益當作事業堅持下去”
從2009年開始,劉鳳英就投身公益事業。那時她還是一名中專生,在學校參與創辦了“愛心社團”。課余時間,她帶領志愿者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公園撿垃圾等。三年下來,劉鳳英志愿服務時間超過500小時,獲評“廣東省五星級志愿者”。老師在畢業贈言上,希望她畢業后繼續把公益當作事業堅持下去。劉鳳英表示,那位老師的話,多年來激勵著她不忘志愿者初心、牢記服務使命。
畢業后劉鳳英從事會計方面的工作,在繁忙之余仍不曾停止志愿服務的步伐。哪怕去公園游玩,她也會默默撿起垃圾來,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2017年劉鳳英嫁到博羅,機緣巧合加入博羅縣方向公益協會,成為一名全職的志愿服務工作人員,繼續踐行志愿者的初心使命。做一名全職志愿者收入不高,不如原來做會計工作豐厚,對此,有人建議劉鳳英改行,但她拒絕了。“對我來說,能夠成為一名全職的志愿者,就好像回到了‘娘家’一樣。”
關愛下一代,護苗助成長
進入方向公益協會之后,劉鳳英熱衷于愛心助學公益活動,聯合愛心人士、企業幫助了776名學子。每逢節假日或寒暑假,劉鳳英都會到困難學子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令劉鳳英印象最深的,是在2018年底探訪失去父母的三姐妹家庭,她們大冬天赤著小腳丫的鏡頭長久地留在了記憶里,促使她想要去幫助更多困難的孩子。
劉鳳英十分關心下一代的身心成長。她組織志愿者進行環保入校宣講、面向青少年開設公益課堂,同時還通過公益創投項目的形式,將“小小講解員”項目推廣到博羅縣各個鎮村。“通過營造溫暖健康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改變他們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不良習慣。”這成為劉鳳英推廣青少年公益活動的理念。此外,針對當下親子關系問題,她還考取了家庭教育導師證,利用相關知識疏導孩子的心理困惑,用愛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有志愿者的地方,就有文明的閃光。劉鳳英在方向公益協會工作期間,參與600多場志愿服務活動,個人的志愿服務時長超過3000小時。“服務社會是一種幸福,希望每個人盡自己所能將愛送給有需要的人。”這是劉鳳英和更多普通志愿者的心聲。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曾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