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博羅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常態化項目化品牌化
每月不同主題 每次“三號同行”
惠州日報訊 (記者李燕文 通訊員周偉文 陳勛)日前,博羅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發布《博羅縣“三號同行·三號響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進一步推進該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常態化、項目化、品牌化,將博羅打造成崇德向善、和諧宜居的志愿之城,為博羅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縣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現代魅力強縣提供強大志愿服務力量,助力博羅縣域振興譜寫新篇章。
“三號同行”撿跑活動現場。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通訊員周偉文 攝
近年來,博羅縣全面實施“建設志愿之城”三年行動計劃,不斷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中,該縣精心打造了“先鋒號”黨員志愿服務方陣、“博字號”社會志愿服務方陣、“復興號”青少年志愿服務方陣,倡導黨員“先鋒號”、社會“博字號”、青少年“復興號”三號同行,黨員帶群眾,大手拉小手。而今,志愿服務“三色花”點綴著博羅大地,志愿服務“人人可學、處處可為、時時可見”,持續擦亮志愿服務特色品牌。據統計,截至目前,該縣共有注冊志愿者23.13萬人,平均每6名市民中就有1名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務時長約54.62小時,累計服務群眾達200萬人次。
《工作方案》提出,各鎮(街道)、羅浮山管委會、縣直各部門,以及各行業、各志愿服務組織將依托遍布城鄉、廣泛覆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組織發動“先鋒號”黨員志愿者、“博字號”群眾志愿者、“復興號”青少年志愿者,以黨員帶群眾、大手拉小手的形式,聯動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系列主題活動,做到每月不同主題,每次“三號同行”,實現各領域各行業志愿服務參與率持續提升,志愿服務理念深入人心,全縣志愿服務氛圍日益濃厚,形成具有全國示范、博羅特色的“三號同行·三號響亮”文明實踐工作品牌。
各月活動主題
1月 禮遇先進典型·關愛弱勢群體
集中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勞模工匠等先進典型慰問走訪活動,以及關愛困難群體志愿服務活動,傳遞社會溫暖。
2月 新風常伴佳節·文明永駐心間
開展“文明餐桌 光盤行動”主題宣傳活動;開展寫春聯、送福字、猜燈謎、演村晚以及“春運暖程”志愿服務等活動。
3月 弘揚雷鋒精神·學習榜樣力量
重點圍繞“學雷鋒志愿服務月”,開展雷鋒精神宣傳宣講、“發現身邊最美活雷鋒”征集活動,挖掘優秀榜樣,傳播身邊的雷鋒精神。
4月 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時代新風
開展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科學知識普及等活動,傳播文明理念、弘揚科學精神,引導群眾抵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
5月 唱響青春旋律·致敬勞動模范
開展“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唱響志愿服務青春旋律;開展“我為城市超人打CALL”活動,提供涼茶派送、義剪義診等便民服務。
6月 珍愛自然資源·守護美麗地球
開展“‘益’起撿跑,博羅更美”公益撿跑活動,倡導綠色環保、低碳出行;開展垃圾分類減量、生活污水治理等環保宣傳活動,提升全民環保意識。
7月 微宣講博羅行·新思想聚民心
在全縣范圍內挖掘選拔優秀理論政策宣講人才,分赴全縣389個村(社區)廣泛開展宣傳宣講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8月 追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精神
開展“小小講解員”“重走東縱路”“我愛唱經典”等活動,創新開展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實踐活動,講好本土紅色故事、弘揚紅色革命文化。
9月 強國復興有我·科技筑夢未來
開展科技咨詢、科技培訓、“千人創客”大賽,以及科技下鄉、科普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組織志愿者深入村(社區)、田間地頭,普及農技知識。
10月 文明出行有禮·繪就旅途美景
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等系列主題活動,號召市民爭做文明旅游的實踐者、傳播者。
11月 推動守望相助·共促鄰里如親
開展同過一個節、同做一頓飯、同唱一首歌活動;開展村(社區)愛心食堂、孝善敬老餃子宴、余藥分享等志愿服務項目,形成友鄰互助生活共同體。
12月 達成微小心愿·點亮夢想星空
開展留守兒童、孤殘兒童、困境兒童等關愛幫扶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博羅”微信小程序點亮困境兒童“微心愿”。
(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