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惠州: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破2萬億元

  原標題:

  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

  堅持制造業當家,實施五大行動

  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破2萬億元

  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力爭到2025年,“3+7”工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5萬億元;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及其配套建設……1月28日下午,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行《惠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副市長黎炳盛,市委組織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市政府新聞辦主任鄧真主持新聞發布會。

  此前,《行動方案》已經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在春節假期后首個工作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發布,傳遞出惠州堅持制造業當家的鮮明導向,彰顯惠州堅持制造業當家的決心和信心。


發布會現場;葜萑請笥浾 湯渝杭 攝

  著力提升惠州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要突出制造業當家,堅持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省委有關會議精神,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出臺《行動方案》,著力提升惠州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近年來,惠州作為全省乃至全國制造業重要基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的工作安排,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聚焦實體經濟不動搖、聚焦現代產業集群不動搖、聚焦產業園區不動搖,經濟發展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增長后勁。

  2022年,惠州市工業投資完成1397億元、增長42%,總量、增速均居全省第2。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11萬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2425億元、增長6.3%(總量持續位居全省第5,增速位居全省第2),其中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9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近4000家,產值超百億工業企業達16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36家。此外,惠州2家企業生產的產品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實現“零”的突破。

  《行動方案》謀劃展望未來3年惠州制造業發展藍圖,提出五方面主要目標,主要凸顯增強惠州制造業競爭力。同時,聚焦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等五大重點發力,將“藍圖”實化具體化為“施工圖”,力求做到戰略性和可操作性有機統一。

  《行動方案》既注重量的合理增長,又突出質的有效提升。一方面,從發展規模、速度等指標明確目標任務,體現惠州制造業“量”的增長;另一方面,從發展的動力結構、消耗水平、比較優勢等指標,突出惠州制造業以質取勝。同時,細化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硬指標”,將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作為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強調更要以智取勝,不斷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發布會現場;葜萑請笥浾 湯渝杭 攝

  行動方案包括5大部分23條具體措施

  據介紹,《行動方案》包括5大部分、23條具體措施。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主要包括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50%”。第二部分是發展重點,分別是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并將每個集群細化了發展方向、定位和目標。第三部分是實施五大行動,共5項內容16條措施,分別是實施區域協同發展行動、補鏈延鏈強鏈行動、園區提檔升級行動、項目建設提速行動、產業提質增效行動。第四部分是推動要素保障向制造業集中,包括加大土地供給力度、強化財政資金支持、優化金融供給結構、加強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第五部分是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環境新高地,主要包括強化“制造業當家”意識、建立健全會商協調督辦機制、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等3方面內容。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在全市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和全省的領先地位鞏固提升,產業園區和集群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協同發展邁向更高層次,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高地、制造業創新集聚地、制造業高水平開放合作先行地。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50%。

  與此同時,《行動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包括支柱產業集群效應更加凸顯、產業結構向中高端水平邁進、“3+7”工業園區產業格局更加清晰、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創新發展能級明顯提高等。


2022年我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總產值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為打造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

  “制造業是惠州的家底、家當。省委聚焦制造業、大抓制造業,對惠州來說既是重大機遇,更是重大責任,必須乘勢而上,把制造業家當做得更厚更實。”黎炳盛表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需要優質的產業生態作支撐。從惠州實際情況來看,就是要堅持發展“2+1”現代產業集群,集中力量加快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同時推動生命健康產業集群長足發展。

  記者在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2022年,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規模達3450億元,在現有中海油2200萬噸煉油、中海殼牌220萬噸乙烯的基礎上,?松梨、恒力石化等世界500強石化龍頭企業先后密集落戶,呈現國企、民企、外企同臺競技良好局面。大亞灣石化區集聚了13家世界500強企業,引進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5家化工企業,綜合實力已連續四年排名全國石化園區綜合競爭力第一。同時,發揮“隔墻供應”優勢,與位于惠東的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聯合打造高端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集群。

  2022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總產值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規模位列全省第三,集群規模以上企業855家,其中12家企業產值超百億元。已形成超高清視頻顯示、5G及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核心基礎電子等五大優勢主導產業,培育了TCL、德賽、億緯鋰能、伯恩光學等一批龍頭骨干企業。

  同時,惠州加快培育發展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形成中醫藥制藥、生物醫藥材料、醫療器械、醫療設備智造、中藥材種植加工、藥食同源飲品生產、健康旅游綜合體等產業布局。

  為此,《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惠州支柱產業集群效應更加凸顯。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產業集群產值分別達6000億元、8500億元,規模分別較2020年翻一番,為打造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生命健康產業集群長足發展,實現規模300億元以上。

 
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力爭到2025年“3+7”工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5萬億元

  為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行動方案》提出實施五大行動,包括服務新發展格局,實施區域協同發展行動;聚焦大產業發展,實施補鏈延鏈強鏈行動;強化大平臺集聚,實施園區提檔升級行動;堅持大項目帶動,實施建設提速行動;聚力產業鏈現代化,實施提質增效行動。

  在補鏈延鏈強鏈行動上,惠州將打造一流“鏈主”企業群。鼓勵“鏈主”企業加大創新研發投入,組建產業鏈創新聯合體,聚力培育一批品牌影響力大、資源整合水平高、綜合競爭力強的“鏈主”骨干企業30家以上。推動TCL、德賽西威、億緯鋰能等企業延伸產業鏈項目落地,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依托中海油、中海殼牌、埃克森美孚、恒力等項目,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項目落地建設,打造高端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集群。鼓勵“鏈主”企業或商協會搭建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平臺,帶動本地超3000家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

  發展壯大“專精特新”企業。健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梯度培育和提檔升級工作機制。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建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引導企業持續專注技術和工藝優化、產品質量和性能迭代升級,形成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TCL廠區。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在建設提速行動方面,惠州將堅定不移抓大項目建設,多措并舉促中小配套項目互補協同,精準高效優化項目全流程服務。對投資規模超30億元的石化類項目、超20億元的能源新材料類項目、超10億元的電子信息類項目,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機制、一抓到底”的模式成立重大項目服務專班,聚焦“落地、開工、投產、納統”目標實行“掛圖對表”作戰,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提速。力爭3年工業投資年均增速15%以上,累計總量超5000億元。

  “我們將進一步科學統籌和明晰產業布局,讓各個工業園區各展所長,形成功能錯位、高效聯動的產業集群。”工業園區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產業聚集區,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發布會現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3+7”工業園區將圍繞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產業和生命健康產業,結合園區各自的產業基礎和龍頭企業,細分產業發展方向,并據此編制產業招商圖譜以及重點招商企業清單。力爭到2025年,“3+7”工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5萬億元,合計工業產值占全市的比重超75%。

  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以來,我市“3+7”工業園區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年均投入150億元。2023~2025年,我們將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鼓勵國有企業參與園區建設,多渠道籌措社會資金加大園區建設,3年累計投資將超650億元。在不斷完善園區道路、污水處理廠、電站、消防安全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同時,合理布局生活服務設施,大力推進檢驗檢測中心、研發創新中心、眾創空間、公共實驗室等公共服務平臺,全力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滿足職工群眾對優質生活環境的需求,全面提升園區的承載力、聚合力。

 
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惠南工業園;葜輺|江圖片社供圖

  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環境新高地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土地、人才等要素資源保障!缎袆臃桨浮返某雠_,將推動要素資源進一步向制造業集中。

  “落實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及其配套建設!笔凶匀毁Y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土地供應方面,惠州將加大土地供給力度。積極盤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對供地后1年內未有實質性動工的、土地開發使用低于50%的工業用地,通過閑置收回等辦法實施盤活,優先用于工業園區項目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為優質企業騰出更多空間。按照“工業項目優先、工業園區優先、拿地即動工優先”原則,精準配置用地指標,落實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及其配套建設,積極爭取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國家和省級先進制造業預支指標,每年供應工業用地面積1萬畝以上。鼓勵支持低效、低容積率工業企業“工改工”,建設高標準現代化廠房。

  “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制造業人才引進平臺打造,持續開展‘春風行動’、‘南粵春暖’、‘惠’聚優才等線上+線下100場制造業人才專場招聘,突出圍繞惠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對人才需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痹谌瞬乓M方面,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面釋放惠州人才政策紅利,給予新引進的戰略科學家和團隊最高1億元綜合性支持,科技人才和團隊最高500萬元安家補貼和3000萬元工作經費扶持,國家、省級重大人才計劃入選者1:1配套支持,青年人才最高30萬元安家補貼和1萬元落戶補貼等,拿出真金白銀招攬人才。

  根據《行動方案》,惠州將加強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深化實施“惠”聚優才工程,精準引育核心技術攻關的科技人才和團隊,培養造就具有引領標桿作用的制造業優秀企業家;協同推進產業集群高技能人才培養,開展“鵝城工匠”“市管首席技師”“市管青年能手”三大行動,培養一批技藝精湛的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創新校企協同育才機制,推動職業(技工)院校建立“以產業定專業、以崗位定課程”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制造業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健全高層次人才分類服務機制,在高管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優粵惠才卡”全方位服務。落實人才安居政策,強化人才住房保障,積極為科技、技能等人才在惠落戶創造便利條件。到2025年,制造業人才總量爭取突破100萬人。

  此外,惠州將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環境新高地,強化“制造業當家”意識,建立健全會商協調督辦機制,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隨著《行動方案》的出臺,惠州將加快構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為廣東經濟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

  惠州日報記者謝寶樹 通訊員周盼 楊琳

  
更多精彩內容可掃碼觀看直播回顧。

編輯:海晏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千阳县| 靖西县| 苏尼特右旗| 专栏| 平邑县| 东乡族自治县| 英德市| 南昌市| 太湖县| 萝北县| 曲沃县| 城口县| 桐庐县| 曲靖市| 航空| 屏东市| 金昌市| 甘谷县| 鹤庆县| 郓城县| 凤山县| 于都县| 缙云县| 昌邑市| 高安市| 玉溪市| 闽侯县| 阳曲县| 西畴县| 石楼县| 育儿| 渝北区| 贵州省| 永嘉县| 浦东新区| 神农架林区| 金坛市| 长春市| 万源市| 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