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去年秋長街道規上工業總產值676.19億元,總量全區排名第一
項目建設加速度 蓄力首季開好局
開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勢。2023年新年伊始,惠陽區秋長街道多個工業項目接連動工,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在生機勃勃的惠陽大地上“拼”出一幅蓄力首季開好局的嶄新藍圖。
過去一年,秋長街道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228.68億元,總量全區排名第一,比增9.6%,全區排名第二。規上工業總產值676.19億元,總量全區排名第一,在惠陽處于領跑行列,比增16.4%,全區排名第二。2023年,秋長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決心,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整合資源、盤活存量、深挖增量、提升質量,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計劃完成GDP增長7%以上、規上工業總產值776億元增長11.5%的目標。
秋長街道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經濟跨越式逆勢上揚
去年GDP完成228.68億元比增9.6%
過去一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持續加大的下行壓力,秋長街道緊緊圍繞惠陽區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陽”戰略目標,全力以赴穩運行、保安全、優環境,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去年,秋長街道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28.68億元,占全區28%,同比增長9.6%,全區排名第二。規上工業總產值676.19億元,總量全區排名第一,為全區貢獻超37%,同比增長16.4%,全區排名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184.45億元,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87.88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工業投資28.86億元,同比增長31.5%。經濟實現跨越式逆勢上揚。
秋長以高質高效服務助推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2022年,新增億元以上工業項目7宗,推動工業項目動工11宗、竣工17宗、納統18宗;在建工業項目25宗、建筑面積超118.82萬平方米,產業再添強勁引擎。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突破38家,規上工業企業突破252家;新增工業“小升規”企業57家,商貿“小升規”企業11家,占全區新增任務28%;“專精特新”企業35家,超全區新增量一半以上。
通過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秋長轄區內已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企業約60家,有效促進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今年2月5宗項目動工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春節剛過,位于秋長街道茶園村的長光產業園內,一聲鳴笛聲響起,數臺挖掘機、灑水車同時啟動,鐵臂揮向園區內的老舊廠房,由此邁出秋長街道推動2023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步。
長光產業園升級更新項目總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約3億元人民幣。項目在產業規劃上重點打造電子信息、智能家居、新能源材料等產業格局,建成后將成為助力秋長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新的一年,秋長街道將以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核心驅動。除順利動工的長光產業園升級更新項目、湯普皮革產業園,一季度秋長將實現動工項目還有喜德盛自行車生產項目(三期)、朝鯤產業園三期、正基產業園共5宗,占地面積共19.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共64.3萬平方米,建成后產值達41億元。
所有項目均將于2月底全部實現動工,呈現出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確保實現第一季度開門紅。
廣東長華科技有限公司芯片生產線。
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今年計劃完成GDP增長7%以上目標
2023年,面對新形勢和機遇,秋長街道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市、區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要求,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整合資源、盤活存量、深挖增量、提升質量,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今年,該街道計劃完成GDP增長7%以上、規上工業總產值776億元(增長11.5%)的目標。
為保障產業發展空間,秋長將全力推動可用土地早動工,優質項目早落地。啟動7個“三舊”改造單元共69.23萬平方米用地改造。同時,加快推動維布、新塘等地共4宗用地掛牌上項目,進一步激發市場動力。聚焦企業建設意向需求,全力推動意向項目盡快深入、在談項目盡快簽約、簽約項目盡快備案。年內推動朝鯤產業園三期、鴻升海棉廠、喜德盛三期、金聯達二期等15宗項目按時按質動工建設。推動14宗在建項目實現2023年投產,產值約15.35億元。
2023年,秋長計劃至少再增加7家億元以上企業,新增產值3億元。服務好比亞迪、中凱珠寶、創益通三大龍頭企業的招商,待入駐項目預計新增產值53億元。
接下來,秋長街道將繼續聚焦實體經濟不動搖,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強龍頭企業、高新技術型企業引導、服務,以重大項目投資帶動工業經濟發展。同時,大力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秋長工業高質量發展,在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陽”中展現新作為。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通訊員林作棟 李曉龍 廖舒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