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
政府工作報告持續增強企業科技創新信心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現場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后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呈現了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成績,并對未來發展提出務實建議與奮斗目標,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持續增強企業科技創新信心。
李東生。資料圖。
“推進科技創新,企業責無旁貸”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高度。李東生認為,當前形勢下,科技創新已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對于高質量發展而言,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我認為中國科技制造業將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形勢下,我們只能走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必須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集成電路、精密材料、核心器件、高端裝備等領域。”
李東生表示,過去五年,各類支持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年度規模已超過萬億元,極大鼓舞了企業投入研發的信心,增強了企業的創新動能。“持續推進科技創新,企業責無旁貸。我深感責任重大,未來我們要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敢于挺進技術無人區,敢于進行重大技術攻關。”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李東生表示,作為科技制造業“鏈主”企業之一,TCL將持續通過技術創新賦能,推動產業鏈價值躍升,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做好制造業“當家人”。未來,TCL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推動科技制造業轉型升級,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多措并舉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作為來自科技制造業的代表,李東生認為,產業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全球產業鏈布局是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產業轉型升級是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李東生表示,過去五年,中國科技制造企業在部分領域已逐步邁向全球領先,但在集成電路及芯片、高端裝備、器件材料及工業軟件等不少核心領域仍受制于人。“未來中國制造必須堅定走產業轉型升級之路,從低端制造邁向高端制造,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跨越中等技術陷阱。”
“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李東生表示,要從根本上解決粗放型發展問題,無法僅靠末端污染治理,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全球化是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向。”李東生表示,目前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而國內市場僅可消化20%。中國制造業必須“走出去”。近年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持續發酵,國內受勞動力成本、環保等因素影響,產品出口成本優勢縮小。中國制造業傳統出口模式受到一系列挑戰,要從輸出產品轉變為輸出工業能力,規避貿易壁壘,將自身優勢在全球實現更大價值。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東生將持續關注產業發展與社會民生議題,除科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制造全球化發展之外,還就網絡暴力治理、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制度等熱門社會議題提出建議。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