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以治理為依托
稔山打造產業興旺全域和美鄉鎮
聯農帶農運用好林業資源,做強綠棋楠沉香產業;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吸引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環保企業入駐;以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工作為中心,輻射周邊村莊帶旺“紅色+藍色”旅游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動產業興旺、拉動就業……
日前,記者來到稔山鎮深入探尋該鎮高質量發展“密碼”。稔山鎮以“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為奮斗目標,系統謀劃工作思路、搭建組織架構、完善體制機制,以掛圖作戰,項目式、清單式推動“百千萬工程”由“施工圖”變成“實景圖”。
黨建引領,一體化統籌推進“百千萬工程”
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過程中,稔山鎮緊緊圍繞“建設山海文明城市”目標定位和“雙城一體”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地、林、海、游等資源優勢,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以治理為依托,全力打造鄉村建設的經濟中心、治理中心、服務中心。
稔山鎮成立“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由鎮黨委書記擔任組長,各領導班子為成員,為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提供堅實黨組織保障。印發《稔山鎮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方案》和《稔山鎮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計劃》,形成了《稔山鎮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清單》,推動觸角延伸至各村民小組,暢通基層黨建“神經末梢”,構建上下貫通的立體化指揮體系。
稔山鎮依山傍海。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通訊員劉一雄 攝
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實體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稔山鎮堅持農業和工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大抓項目、大抓產業,積極引入優質工業項目,充分發揮惠和山、好世方、好收成、大百匯、圣安庭等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打造鄉村“經濟中心”,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注入強勁發展動力。
該鎮積極整合優化閑置土地資源,引進一批優質工業企業在稔山扎根。目前,已引進3家企業在稔山落戶,其中,2家為鋁合金門窗、構件式及單元式幕墻生產加工的高新技術企業;1家為新型環保建筑材料企業,其一期生產線已投入生產。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具體到鄉鎮基層,重點是解決“如何強鎮”和“如何興村”兩大主題。稔山鎮立足資源稟賦,主動盤活農產品、海產品、綠棋楠、濱海旅游等資源,狠抓產業補鏈延鏈強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以山為依,用好用活林業資源,推動綠棋楠沉香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綠棋楠沉香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綠棋楠種植產業化將有助于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成為稔山鄉村振興的又一張“新名片”。
“這些沉香樹種植僅4年就可打孔結香,普通沉香一般需要8~10年。”近日,在惠東縣稔山鎮中徑村,惠州市綠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指著500多畝綠棋楠沉香林介紹說。
綠棋楠沉香是惠東沿海地區獨有的優質沉香品種,結香快,品質好,產量高,目前已在惠東沿海地區廣泛種植,有力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目前,稔山鎮已擴大綠棋楠沉香種植面積至2160畝,計劃建設沉香加工產業園。
以海為田,推動海洋產業鏈延伸。依山傍海的稔山不僅林業資源豐富,海洋發展也獨具特色。稔山鎮立足海洋資源優勢,拓寬海產品銷售渠道和農民增收途徑,抓好大百匯稔山漁光智能產業園簽約工作,規劃建設稔山鎮海產品展銷中心,打造鄉村經濟發展新增長點。同時,做好紅樹林樹苗栽種和生態修復工作。
以農為本,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以“五谷豐登、產業興旺”為目標,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注重示范引領。助力惠和山、好世方參與馬鈴薯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創建集規模種植、馬鈴薯加工、倉儲物流于一體的馬鈴薯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
五治融合打造基層市域社會治理示范點
稔山鎮以“基層市域社會治理示范點”創建為抓手,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大治理、大宣傳、強機制”工作,推動“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打造鄉村“治理中心”。
推進鎮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健全基層治理體系,以網格化管理為依托,整合經建、綜治、執法、市監、民警等力量,實行基層治理“一張網”管到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治理共同體。
構筑精準高效信息網絡,借助天網監控,雪亮工程,粵平安,廣東省信訪、禁毒一體化系統等,推動信訪、反走私反偷渡、防詐騙等工作專業研判、智能管控、精準預警,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稔山鎮雁湖革命史館。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通訊員劉一雄 攝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紅色+藍色”濱海旅游勝地
稔山鎮不斷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提升醫療、教育、就業等公共服務水平,積極推動教育強鎮建設,持續健全濱海旅游服務功能,打造鄉村“服務中心”。
實施小城鎮(圩鎮)品質提升攻堅行動,加強鎮街風貌管控,深化沿街立面整治,改造提升舊民居、舊街巷,因地制宜建設美麗街區。深入推進“兩違”建筑整治,完善農房建設管理體系,提升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水平。
配合縣完善醫共體內部體制機制,整合鎮村醫療衛生資源,由醫共體總院統籌調配使用。補齊公共體育場地設施短板,推動公共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發展鄉鎮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長者照護之家和長者服務站點,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點布點和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目前,稔山鎮衛生院阿婆角社區門診部已正式啟用。
走進阿婆角,這里既有原生態的濱海風光、郁郁蔥蔥的山間小道,還有充滿海濱風情的美食街、酒吧街、民俗文化街、五星級酒店群等。
“我們正整合‘紅色+藍色’旅游資源,以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老坑村串聯阿婆角片區藍色旅游資源。”稔山鎮有關負責人介紹,稔山鎮積極招商引資,吸引特色民宿、攝影基地、草坪露營、親子樂園等多元項目入駐,帶動餐飲、住宿、休閑、康養等產業發展,打造高端濱海旅游勝地。
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在原有范和、芙蓉、長排、大墩4個村組成的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基礎上,融合稔平半島紅色資源及示范帶內古村風貌、田園風光、海洋生態等,抓好涉及12個村(社區)的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通過融合稔平半島濱海旅游及示范片內古村風貌、田園風光、海洋生態、民俗文化等資源,打造集古村觀光、果蔬采摘、騎行出海、趕海捕魚、曬鹽下棋、戶外拓展等于一體的沿海旅游基地,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成為稔山的鮮明特色。
“接下來,稔山鎮將準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關于‘百千萬工程’部署要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為目標,持續發力把發展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潛力板。”稔山鎮有關負責人說。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林德勝 通訊員魚艷紅 黃小燕
目標
●一年GDP邁上55億元新臺階
●兩年GDP取得60億元新成效
●三年GDP實現65億元新跨越,高水平建成鄉村振興示范帶,高標準打造“中心鎮”示范點
●五年重回全國“千強鎮”行列,“一園多區”良性健康發展,鎮域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十年打造“國家級美麗圩鎮”,全面建成稔山品質新城、縣級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