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越來越多的城市游客選擇到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竹洞村,欣賞盆景花卉、體驗草坪露營、品嘗鄉村美食和入住精品民宿。
這是近來興起的“粵式新潮流”——周末鄉村游的典型場景。
廣東各地通過全面推動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鄉村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多種特色發展模式。鄉村旅游發展正駛入提質升級快車道,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周末停車場停滿游客車輛 竹洞村供圖
從“種樹”向“種景”轉變
竹洞村正是廣州市花都區以農文旅融合致力于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這里位于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廣清接合片區,2022年10月入選為第三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此后,該村從“種樹”向“種景”轉變,深挖古村民俗、盆景花卉、洪熙官故居遺址、田園風光等,同時盤活村里的閑置農房,以歷史人文和自然資源稟賦、民宿產業促進農民農村增收,已經成為周邊市民游客周末鄉村休閑度假游首選地之一。
該村黨總支副書記鄺銳星透露,又到了春暖花開時節,竹洞村正在借助特色文旅資源“黃花風鈴”與“洪熙官文化”悉心籌辦3月的節慶活動,屆時讓各方游客全方位體驗春天的竹洞村。
竹洞湖風光吸引游客周末游 竹洞村供圖
鄉村歡喜年,引來八方客
廣東周末鄉村游熱潮的興起,更好地滿足了公眾多層次、個性化、品質化的文旅消費新需求,釋放文旅消費新潛力,促進廣東省文旅消費提質升級,助力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據不完全統計,在今年春節期間,廣東全省各地市重點推介的鄉村旅游宣傳推廣活動就超過了140項。例如在“瑞雪紅梅,歡喜過年——游購鄉村系列活動”中,清遠市連山縣永梅蒙峒古村從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開展“賞紅梅,鬧新春、鄉村振興民俗會”,以文藝表演、娘家宴、篝火晚會、鄉村運動會等活動進行,吸引了眾多外地和本地的游客參與。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也結合實際,積極組織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廣東省首批鄉村旅游優質項目所在村等鄉村旅游點開展鄉村旅游宣傳推廣活動。
竹洞村即將迎來黃花風鈴木盛放美景 竹洞村供圖
2022年12月,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首批11個廣東省鄉村旅游優質項目名單。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鄉村旅游優質項目等11個列入廣東省鄉村旅游優質項目名錄的項目,將優先享受國家和省有關支持政策。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表示,各地市將做好相關項目的后續支持、管理和培育工作,注重完善旅游公共設施,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民宿、房車營地、帳篷露營、鄉村夜市等鄉村旅游新業態。
要加快開發鄉村文創產品,積極舉辦文化和旅游民俗節慶活動等,以點帶面,以優創強,引導鄉村旅游向精品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優質項目整合資源、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龍頭帶動作用,助力廣東省鄉村振興。
佛山市紫南村 資料圖
鄉村休閑新場景成“粵式新潮流”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和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名單,廣東省有佛山市紫南村、廣州市大埔圍村等6個村,惠州市秋長街道、潮州市鳳凰鎮、河源市埔前鎮等3個鎮入選。
至今,廣東省已有45個村、6個鎮入選。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日前啟動首批“粵式新潮流”廣東文旅消費新業態熱門場景征集活動,其中報名案例最多的就是鄉村休閑新場景。
廣東省鄉村旅游協會秘書長晏曾節介紹,廣東地處中國最南端,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獨特,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內涵層次豐富,這為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充足的資源支撐。
近年來,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持續打造“粵美鄉村”品牌,以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不斷優化鄉村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推動廣東省鄉村旅游提質升級、高質量發展,將廣東省鄉村打造成為看山見水憶鄉愁的好去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黎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