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區上下守正創新勇毅前行,吹響高質量發展號角
今年GDP目標增長8%
在大亞灣石化區,春節期間大項目建設加速跑、不停工不停產;在大亞灣新興產業園,企業搶抓時間趕訂單、搶人才……新春伊始,大亞灣畔一派生機勃勃。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之后,大亞灣區立即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暨2023年開年工作推進會,動員全區上下守正創新、勇毅前行,擂響高質量發展行動戰鼓。去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00億元,今年該區提出地區生產總值目標增長8%。
中海油惠州石化廠區,員工在巡檢。
大項目
去年13宗省市重點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生產裝置進入全面安裝階段;中海殼牌三期乙烯項目開始場平;恒力(惠州)PTA項目沖刺投產開車;中海油產品結構優化及質量升級項目機械竣工……當前,大亞灣石化區重大項目建設生產快馬加鞭。狠抓重點項目、重大平臺建設,正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大亞灣區從上到下的行動自覺。
大年初五下午,記者在恒力(惠州)產業園看到,經過兩年建設,昔日空曠工地已變成一個花園式化工園區。“當前,項目建設進入關鍵期,裝置正處于設備單試和系統聯試階段。春節期間,項目各個崗位的技術人員全部在崗,全力確保項目順利試產運營。”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璽介紹道。
今年春節假期,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全面落實保供保暢措施,近1000人堅守崗位扛起能源保供責任,保持高負荷生產,共加工原油超41萬噸,生產汽油約5.7萬噸。同時,惠州石化春節期間還生產柴油超14萬噸、航空煤油近4.5萬噸,勇當廣東省能源保供主力軍。
同樣,在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區,一批新興產業企業在春節期間一邊為留守員工準備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一邊提早開工趕訂單確保貨品如期交付。
環旭電子(惠州廠)——環榮電子(惠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榮電子”)有近千名員工留惠過年,搶時間忙生產趕訂單。“去年我們從深圳搬遷到惠州大亞灣,在區委、區管委會大力支持下創造了19億元產值。2023年是公司新的起點,我們將全力以赴,希望能做到40億元產值。”環榮電子總經理林岳明表示。
大年初八,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開工,生產線上一派忙碌的景象。該公司自研的MES2.0系統將各個生產環節可視化,自動化、信息化生產設備正在高效運行,員工早早回到工作崗位,迅速從“過年模式”切換至“生產模式”。光弘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生產線上很多員工年初四就回來上班了,目前人員基本全部到崗,公司訂單充足,大家斗志昂揚,爭取實現首季度開門紅。”
三十載春秋寫華章,大亞灣區始終秉承“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的基因,肩負“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為惠州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的使命職責勇毅前行,不斷邁向新臺階。
2022年,大亞灣區委帶領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認真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迎難而上、開拓進取,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多個主要經濟指標呈兩位數增長,其中,地區生產總值(GDP)915.8億元,比增7.4%;規上工業增加值739.3億元,比增12.4%。
圍繞項目建設,2022年,該區堅持實施“掛圖作戰”“一表兩圖”等項目推進有效機制,強化項目用地保障,協同推進項目建設,繼續實施項目專班制度,促進項目落地、建設、投產再提速,全區13宗省、市重點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實現投資總額222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26.4%。受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的拉動,全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03.4億元,比增12.7%。
環榮電子生產線。
大平臺
全力推進石化園區綜合實力邁進全球第一梯隊
“發展平臺不斷做大做強。石化區進入世界同類園區第一方陣,蟬聯‘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新興產業園產值達890億元,千億級園區近在咫尺;港區建設提速起勢,液化烴碼頭、恒力碼頭、歐德碼頭二期等一批重大基礎工程加快推進。”在1月13日召開的大亞灣開發區2023年工作會議上,區委書記、區管委會主任郭武飄介紹了這一令人振奮的信息。
產業平臺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2022年,大亞灣石化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505.1億元,比增15.4%;石化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99.9億元,比增16.3%。西部綜合產業區加快新興產業集聚區建設,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20.9億元,比增8.4%。
新年代表新的起點,孕育新的希望。大亞灣區2023年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制造業當家,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守正創新、勇毅前行,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堅定提升大亞灣核心競爭力,加快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和國內一流開發區,為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提供重要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
圍繞“聚力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大亞灣將突出制造業當家,高水平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把制造業這份厚實的家當做大做強。做大做強石化產業集群,對標世界一流化工園區,全力推進大亞灣石化園區綜合實力邁進全球第一梯隊。加快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殼牌三期乙烯等項目建設,推動恒力(惠州)PTA項目、中海油芳烴項目全面達產見效。
做精做優電子信息、汽車產業集群。提質增效發展新興產業園北部片區,引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等高新技術企業,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區。加快新興產業園南部片區建設,加快首開區征地拆遷并啟動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招商引資,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力爭新興產業園產值突破千億元。
同時,發展壯大服務業,加快LPG碼頭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籌建油品化工品交易平臺、石化商品離岸儲運與貿易交易中心;加快港口經濟發展,推動惠州港從產業港向貿易港、產業港并重轉型。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曾靜妍通訊員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