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向上勢能持續匯聚 行穩致遠信心足
惠州一季度經濟數據解讀
一季度,惠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6%,其中,工業投資持續高位增長33.9%,全市貸款余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存款余額首次突破九千億元,金融體量實現新突破……
4月26日下午,惠州市統計局發布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一季度惠州地區生產總值1201.21億元,同比增長3.8%,顯示惠州一季度經濟運行平穩。
2023年的春天,挑戰與機遇攜手而至: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直接傳導,外貿企業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外部市場需求;國內經濟全面復蘇,國內大循環更加暢通,市場預期持續向好。在高質量發展的戰鼓春雷中,惠州堅定制造業當家戰略,拼經濟、搶訂單、忙建設、優服務,向上向好發展勢能持續匯聚,為惠州發展爬坡過坎增添底氣,堅定行穩致遠的發展信心。
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攝
看底氣
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今年一季度,惠州工業投資增長33.9%,實現持續高位增長。其中,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28.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5.0%;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0.6%。
數據的背后是一個個生動的項目建設、投產場景。恒力(惠州)產業園首條PTA生產線一次性投料開車成功,并順利產出合格產品;國內首座摻氫燃燒的HA級燃機電廠——大亞灣石化區綜合能源站項目進入安裝施工高峰期;?松梨诖髞啚逞邪l中心動工建設,是其在北美總部以外首個配備中試裝置、融合產品研發及工藝開發的綜合性研發中心;億緯鋰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廠項目投產,預計年產值超96億元……
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惠州擬安排重點項目246個。其中,投產項目40個、續建項目127個、新開工項目79個,總投資7246億元。
“恒力10”輪順利靠泊恒力石化碼頭2號泊位。
一個個項目的落戶、建設、投產,在悄然間增強著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規模與核心競爭力,多個細分領域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細胞,細胞的多與否、質量的高和低決定著經濟的活躍程度,是經濟發展的底氣所在。數據顯示,在惠州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的過程中,市場主體規模也在不斷壯大。2020-2022年,全市新增企業約10萬戶,截至2023年3月,全市實有企業30.1萬戶,增長12.5%。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從2764家增長到4336家(2022年新增69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1305家增長到2850家,增長了1倍多;百億級工業企業從8家增長到16家,實現了翻番。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共有涉稅市場主體52萬戶,較去年同期增長8%。
不斷壯大的市場主體規模,聚焦延鏈補鏈強鏈推進建設的項目,在惠州大地上奏出了一曲春的樂章,它是欣欣向榮的,帶著希望與韌勁,將為惠州帶來強勁的向上突破勢能。
億緯鋰能數字化生產線。
看預期
全市貸款余額首次突破萬億元
2月28日,2023惠州招商大會召開,500多位企業家代表共聚一堂,現場簽約項目166個,總投資1252億元,項目主要集中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涵蓋來自海內外的世界500強、高科技龍頭企業、優秀民營企業;3月,惠州代表團赴法國、荷蘭、德國開展投資促進交流活動,8天時間簽下近150億元的大單,帶回了滿滿一船“硬貨”;4月,剛結束韓國招商推介,惠州經貿代表團又馬不停蹄趕赴日本……
工人在華星光電生產車間作業。
事實上,惠州招商不僅“狂飆”在春天,而是全年,甚至在未來一直持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用力構建大招商工作格局”,“一把手”帶頭招商,統籌推進內外資一體化全產業鏈招商,要強化“留商即招商”理念,支持現有企業上項目、擴投資等。
“今年,惠州計劃舉辦‘1+3+N’系列招商活動不少于30場,其中境外招商活動不少于10場!笔猩虅站窒嚓P負責人介紹,“1”為打造一場有影響力的品牌招商大會,“3”為突出三大產業舉辦產業鏈專場招商活動,“N”為常態化開展靈活多樣的若干場招商對接活動。
在今年一季度,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初步投資協議簽訂,總投資約521億元,將建成全球單套最大的茂金屬聚乙烯裝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374億元;大亞灣開發區與中海殼牌簽訂了總投資93億元的聚碳酸酯項目(DPC/PC)投資協議,項目計劃于年內動工建設……
投資,投的是未來。企業拿著真金白銀來惠州投資發展,是對惠州未來有了穩定的發展預期,也是對地方發展潛力的認可!拔铱吹搅嘶葜莅l展的強勢勁頭。”德中文化經濟聯合會首席產業顧問邱建衛如是說。惠州佰維存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昆奇直言,今年將增資擴產,持續擴大惠州基地的產能,為公司迎接新一輪半導體大發展做好準備。
仲愷高新區赴日韓開展經貿交流活動。
金融數據對此也有支撐。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全市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0087.8億元,同比增長13.3%,首次突破萬億元,成為全省第6個貸款余額破萬億的城市。3月當月凈投放286.0億元,為近五年來單月投放最高額。存款方面,截至3月末,全市本外幣存款余額9334.3億元,首次突破九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4.8%。
存貸款規模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綜合經濟發展水平和百姓的富裕程度。惠州貸款、存款總額進入“萬億+九千億”時代,表明惠州經濟總量、金融體量已達到較高規模,實體領域資金流寬裕程度提升,更表明金融機構對城市發展前景看好、信心提升。
那么,貸款有多少投向了制造業?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也給出了答案。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達到1976.6億元,同比增長39.3%,增速居全省第三、珠三角第二,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為19.6%,居全省第一;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達到1115.1億元,比年初增加154.3億元,同比增長56.4%,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達11.1%,占比居全省第一。
全市制造業領域信貸投放額的不斷加大,是惠州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不斷提升的生動寫照。一季度經濟相關數據背后涌動的暖流,是信心的體現,把時間維度拉長來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能正在惠州持續匯聚,接下來就是腳踏實地招引育建,赴一場火熱的“夏之約”。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劉煒煒 通訊員惠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