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亞灣“灣眾一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我”宣講大賽決賽開賽
基層理論宣講展風采強擔當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日前,大亞灣開發區舉行“灣眾一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我”宣講大賽(決賽)暨“百千萬工程”宣講專場活動。來自全區各領域的12位宣講員,以真摯的情感、激昂的語言,講述黨的創新理論在大亞灣的生動實踐,展現各行各業追夢人的風采,掀起大亞灣開發區“干在一線 講在一線”基層理論宣講濃厚氛圍,持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及最佳風尚獎、最佳組織獎。本次活動由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大亞灣開發區宣傳統戰辦公室主辦。
講和美網格
創新治理共繪平安畫卷
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積極推進“和美網格”治理工作,推動全體黨員干部職工“掛村入格”“回歸社區”,切實將資源力量下沉至一線,逐步形成單元化、責任化、聯動化、和美化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宣講節目《如你所愿:和美大亞灣》。
區政法信訪辦公室選送的宣講節目《如你所愿·和美大亞灣》用舞臺劇的形式,生動展示了大亞灣“和美網格”治理的創新實踐和政法部門打造法治營商環境的豐富成效。該劇生動還原了網格員日常巡查、重點人員關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工作場景以及政法部門在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充分展現了政法力量為全區和諧穩定與經濟繁榮發展所作出的創新實踐和積極作用,描繪了平安和美大亞灣的美麗畫卷和“如你所愿”的美好期許。
區人民法院選送的宣講節目《行走的退休法官》講述了該院弘揚“楓橋經驗”,創新多元解紛,用實際行動助力大亞灣區和美網格建設,促進社區和諧發展。近年來,該院發揮來自全國各地的退休老黨員及專業法律工作者的業務經驗優勢,成立調解物業糾紛工作室,采用獨創“五步工作法”,下沉社區,把工作重點放在問題化解的源頭上,較好地解決了物業和民事糾紛的問題。
西區街道辦選送的宣講節目《支書的拜訪》,通過新寮村黨總支部書記黃振忠與港商黃偉發之間的對話,展現新時期西區街道如何走深走實走遠做好產業發展,共建共治共享和美生活的美好愿景。
講新灣人奮斗
激情逐夢共創灣區輝煌
當前,大亞灣開發區正深入實施“新灣人計劃”,通過更有組織、更系統、更全面、更主動地實施政府效能提速、社會治理增效、公共服務提質等方面工作,實現大亞灣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的良性互動,激發新灣人“熱愛大亞灣、奮斗大亞灣、建功大亞灣”的熱情,讓新灣人愛上這座城、戀上這個家。
宣講節目《支書的拜訪》。
在宣講大賽中,來自大亞灣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宣講員以《新時代的守灣人》為題,講述了工程師付省叁和他的團隊在馬鞭洲島上的奮斗故事。以付省叁為代表的守灣故事,不僅是個人奮斗的縮影,也是中國工業尤其是大亞灣建設發展從依賴到自主、從跟隨到引領的生動寫照,更是對廣大青年投身灣區建設、擔起新一代守灣使命、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力量的真情呼喚。
來自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的宣講員以《南海之濱春潮涌,砥礪奮進新征程》為題,講述了“一張報關單見證外貿飛速發展”的故事。一張小小的報關單見證了中國進出口貨值突破6萬億美元的歷史時刻,也見證了一個大學畢業生成長為公司最年輕技術人員的故事。如今,這張報關單珍藏于中國海關博物館,成為海油煉化產業發展的見證。
宣講節目《盆景成風景 風景有前景》。
前段時間,靠放大鏡、望遠鏡學習的“吻”書女孩駱梓儀在今年高考中如愿實現大學夢的故事,經《惠州日報》率先報道后引發社會強烈反響。大亞灣開發區第三中學宣講員以《立可為之志,做有為青年》講述了青年教師勇擔責任身體力行,幫助視力殘疾女孩圓夢、抒寫勵志青春的故事。
澳頭街道辦事處濱河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林美菊則以《家鄉情·青年志》為題,講述一名土生土長的澳頭孩子,深入基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新時代好青年的故事。
講綠美大亞灣
生態先行共筑美好家園
當前,大亞灣開發區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統領,深入實施綠美大亞灣生態建設大行動。
大亞灣區婦聯選送的《盆景成風景 風景有前景》結合政策與具體案例,講述了婦聯組織引領婦女投身“美麗庭院”創建,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建設的故事。近年來,區婦聯堅持以“黨建紅”引領“庭院美”,通過開展執委引領行動、建立巾幗志愿隊伍、培育典型等一系列措施,越來越多的婦女和家庭積極投身于“美麗庭院”建設熱潮中。
淡澳河生態濕地公園是推進綠美大亞灣生態建設的生動實踐,這個環境優美的公園已成為大亞灣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大亞灣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以《河清岸綠入畫來》為題,講述了該集團如何按照區黨工委、管委會部署,將淡澳河打造成為兼具凈化河水與市民休閑娛樂兩大功能的人工濕地公園的故事。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