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龍溪街道黨建引領聚合力共建綠美鄉村
鄉村綠化家家事 美麗家園時時美
黨員干部帶頭植樹增綠,鄉賢、企業紛紛認捐認種……自鄉村綠化工作開展以來,博羅縣龍溪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廣泛組織動員,發動各級各領域黨組織、黨員群眾、社會各界力量積極投身共建綠美鄉村,為“百千萬工程”注入“綠動力”。
重新劃定33個綠美網格
加強組織領導,筑牢綠美根基。龍溪街道黨工委以黨建引領為抓手,錨定“高位部署、層層推進”的戰略方針,由街道黨工委書記當好“一線施工隊長”,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發揮好“領頭雁”作用。該街道堅持全域“一盤棋”統籌,出臺《2024年高質量黨建引領綠美龍溪生態建設攻堅行動方案》,并召開綠美龍溪生態建設攻堅行動動員部署會,號召各村(社區)、部門不折不扣落實好綠美龍溪生態建設攻堅行動,形成黨建引綠、上下聯動增綠、社會全員添綠的良好局面。
龍溪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綠美生態建設。
龍溪街道黨工委以“黨建+生態”模式為核心,堅持做到“三保障”。保障責任明晰,全面摸清街道綠美“底數”,并聚焦重點區域,重新劃定33個綠美網格,建立“一村一圖”的綠美工作圖斑,實施網格化管護機制,確保植樹進度有跡可循,責任區域清晰可見。保障科學植樹,按需優選樹種,并開展植樹專項培訓會培訓人員1300多名,圍繞苗怎樣備、怎樣種、怎樣管等要點進行專業培訓和現場教學,提高參訓人員的備苗種苗護苗技能,進一步鞏固植樹增綠成果。保障苗木供應,建立各村(社區)苗木需求動態清單,及時更新綠化苗木供應情況,實現苗木供需高效對接,為各項植樹增綠行動奠定堅實基礎。
多方參與植樹增綠
依托“黨建+生態”模式,龍溪街道建立“街道領導班子包村、黨員干部包戶、單位結對共建”的工作責任機制,將植樹增綠納入黨組織生活、機關單位結對共建活動中,推動資源下沉到綠美一線,進而廣泛發動黨員干部投身植樹增綠,在各類植樹活動中沖在前、做表率,帶頭開展義務“守綠護綠”行動,引領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婦聯等群團力量共同投身植樹增綠。
龍溪文化廣場綠意盎然。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目前,龍溪街道共開展義務植樹58場,共有5000余人次參與種植樹木4600多棵,分設“長青林”“軍綠林”“巾幗林”“鄉賢林”“志愿林”等責任林20片,充分發揮責任林榜樣引領作用,以黨建力量持續擦亮綠美龍溪生態建設底色。
龍溪街道黨工委攜手龍溪商會,合力推動“村企共建”模式,發揮“兩新”非公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廣泛宣傳發動企業參與綠美龍溪植樹增綠行動,授予企業“共建責任牌”,推動企業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引導企業主動認捐36.4萬元、認種認養樹木1526棵。
此外,龍溪街道充分挖掘鄉賢力量,開展鄉賢座談會20場,走訪鄉賢200多人。依托鄉賢座談會,龍溪街道積極引導鄉賢建言獻策,圍繞推動鄉村綠化、人居環境優化提升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形成黨建“領跑”、鄉賢“助跑”的良好局面,引導鄉賢捐資捐物合計約30萬元,認種認養樹木800棵,讓鄉賢以身體力行的方式深入參與“我為家鄉種棵樹”等綠化行動。
定期督導綠化管護
植樹是三分種、七分養。對此,龍溪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新植苗木管護工作,發揮“一網統管”優勢,制定綠美網格管育制度,簽訂《龍溪街道“百千萬工程”網格責任書》近600份,壓實管護責任,由網格長制定管護計劃,定期對分管網格苗木生長情況、管護工作進行督導,發現問題立即糾正,進一步鞏固植樹增綠成果。
同時,龍溪街道還將鄉村綠化工作納入“鄉村振興積分制”清單,通過黨員“亮身份,做表率”示范帶動廣大群眾“勤參與,換積分”,推動鄉村綠化文明風尚從“要我參與”轉變為“我要參與”,實現鄉村綠化管護工作走向常態化、長效化,鄉村綠化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美麗家園從“一時美”向“時時美”轉變,形成全社會共謀共建共享綠美龍溪生態建設的生動局面。
文/圖(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通訊員龍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