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城橫瀝墨園村著力做好“生態+”“綠色+”文章
提升鄉村“含綠量” 激活產業“含金量”
營地喝咖啡、鄉間圍爐煮茶、稻田乘坐小火車……在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青山綠水的掩映中,一項項充滿文藝范和趣味性的活動項目,讓眾多游客流連忘返。
這是墨園村積極打造綠美墨園村,推進綠美經濟的生動實踐。當前,墨園村正積極開展綠美惠州生態建設,不斷擦亮生態底色,釋放鄉村產業發展的“綠色動能”。
惠城橫瀝墨園村推窗見綠。惠州日報記者黃鑫威 楊建業 攝
以“紅”促“綠”共筑綠美家園
墨園村保留有大量的古建筑。春天里,村內花開遍野、春意盎然,與古建筑相映成趣。記者到訪時,村內迎來一撥又一撥游客,大家都沉浸在美景中,忙著賞春色、品古韻。
記者了解到,“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墨園村打好植綠、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管控提升“三大攻堅戰”,推動鄉村日益綠起來、凈起來、美起來。
墨園村制定了年度村級綠植計劃和規劃圖。近年來,種植喬木、灌木等樹木2200余棵,鋪設草坪5000平方米,打造綠美“四小園”100余個,做到“還綠于民”“還美于民”。
“我們通過重新梳理家底,盤活閑置土地,在房前屋后空地種植綠樹、鮮花,打造推窗見綠的鄉村美景。”墨園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紅蘭說。
在綠美惠州生態建設中,墨園村著重以“紅”促“綠”,廣泛發動黨員干部群眾參與綠美家園建設。今年2月,舉行“黨建引領鄉村綠化”植樹添綠活動,共植桂花樹180棵,60余人次參與其中。近年來,共開展12場次植綠活動,發動500余人次參與植樹。
“以前感覺村里臟亂差,這些年來變化非常大,我們的生活大大改善。”在村里居住了60多年的村民陳日強深有感觸:“看到村里不斷變美,為村里的發展感到驕傲!”與此同時,他也十分熱心家鄉建設。“我們村有200多名愛心志愿者,只要有植樹綠化等方面的需要,我們都會積極參與。”
激活綠色動能推動強村富民
近年來,墨園村有序推進村莊規劃,挖掘農業休閑觀光潛力,通過大力打造油菜花田、向日葵花田等鄉村旅游特色產業,充分發揮綠美惠州生態建設綜合效益,著力做好“生態+”“綠色+”文章,激活綠色動能,通過提升鄉村“含綠量”激活產業發展“含金量”,實現增收和生態穩固雙贏。
劉紅蘭介紹,為進一步探索和推進典型村培育項目,去年年底,村里成立了惠州市墨園強村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對墨園村產業與資源進行統一策劃、開發、運營、管理,進一步探索村企合作模式,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以產業振興賦能鄉村振興。
今年春節前,該公司“上新”首批文旅項目,包括“墨園印象咖啡營地”“墨園有禮品牌運營中心”“等風來茶野小館”“稻田小火車”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去打卡。“春節期間,這些項目為村集體帶來超16萬元的收入,已超過去年全年12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劉紅蘭說,接下來,墨園將通過美村、趣村、育村、強村系列行動,提升鄉村美感、開展深度研學尋寶計劃、培育招募合伙人、打造強村文旅產業,努力實現強村富民,以綠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游璇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