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惠東解決撂荒地復耕復種案例入選省農村土地綜合改革典型

原標題:

惠東解決撂荒地復耕復種案例入選省農村土地綜合改革典型
撂荒地變“希望田”

  初冬,惠東縣吉隆鎮招賢村,村民正在田里收割水稻。該村原來被撂荒的250畝地,如今成了金黃稻田。同樣的豐收景象也出現在寶口鎮佐坑村,該村通過成立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帶動寶口、高潭兩鎮十村約900畝撂荒土地的復耕復種。

  民以食為天。耕地是糧食生產的保證,激活撂荒地勢在必得。近年來,惠東縣全力推動撂荒地復耕復種取得明顯成效,上述兩個村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該縣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撂荒地整治政策,圍繞撂荒耕地“誰來種”“怎么種”“種什么”3個問題,采取“責任+獎補”“流轉+托管”“技術+特色”等舉措,持續盤整盤活撂荒耕地,逐步減少撂荒耕地存量、遏制增量,有力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穩定,助力村集體收入及村民增收。

寶口鎮佐坑村采用“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農戶+企業”經營模式,流轉、托管撂荒耕地。

  2023年以來,全縣完成撂荒耕地復耕復種7169.41畝。也因此,惠東縣積極破解“誰來種”“怎么種”“種什么”難題案例,成功入選由廣東省委改革辦組織遴選的《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第三批10個“農村土地綜合改革”典型案例。

  誰來種

  社會化托管帶動撂荒地復耕復種

  “我們通過開展農業社會化托管服務,有效帶動寶口、高潭兩鎮十村約900畝撂荒土地的復耕復種。目前水稻種植累計2000畝,出售大米約15萬斤,銷售總額100多萬元。”寶口鎮相關人員說,自2021年以來,該鎮通過在佐坑村成立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寶口及周邊鎮村的農業產業發展。

  佐坑村撂荒地變身“希望田”,“土地托管”成為關鍵詞,這是惠東縣探索撂荒地復耕復種過程的重要舉措。惠東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突出“流轉+托管”,是從方式上答好“怎么種”。首先,惠東縣打造村企合作共建參與方式。通過村集體、村民、企業合作共建成立專門企業,由專門企業向村集體、村民流轉撂荒耕地或提供生產托管服務,并助推村集體發展壯大。比如佐坑村采用“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農戶+企業”經營模式,以村集體資金、村民資金、村民土地作價、企業資金和技術入股形式,成立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建成一條從土地流轉到水稻種植、精加工及品牌銷售的產業鏈。合作社成立以來,向本村及周邊鎮村流轉、托管撂荒耕地約1550畝,2023年帶動佐坑村集體分紅年增收16萬元,村民通過流轉土地獲年收入20萬元。

  怎么種

  國企連片整合碎片化耕地合力耕作運營

  惠東縣推出由鎮屬國有企業連片整合碎片化耕地,將村里的撂荒耕地集約起來,與村委會、村民進行合力耕作運營,或連片轉租流轉第三方企業或種植大戶。其中比較成功的案例是高潭鎮。該鎮采用“鎮政府+村集體+鎮屬國企”模式,將村中閑置耕地通過村經濟合作社授權給村委統一流轉給鎮屬國企,由鎮屬國企進行耕地連片整合、代耕代種,或在經鎮屬國企連片整合后轉租流轉村委或第三方企業。

  目前,該鎮向鎮屬國企流轉耕地約7942畝(含2023年以來的417.3畝撂荒地),打造了多個連片耕種地塊,其中,由鎮屬國企代耕代種約4742畝,連片轉租流轉村委或第三方企業耕種約3200畝。此外,高潭鎮還通過鎮屬國企引導參與,推動全鎮13個行政村形成示范田約1200畝,帶動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收約30萬元。

  另外,惠東縣把發動工會力量助推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作為2024年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的重要內容,推動建立“工會+相關駐村機構+村委會”對接工作機制,動員號召企業參與撂荒耕地認耕認購工作。目前,通過走訪對接企業127家,發動企業參與認耕撂荒耕地2675.69畝,有力確保今年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并發動社會力量開展消費幫扶及認購撂荒耕地農產品約812.1萬元。

  種什么

  篩選良種發揮特色實現增收

  惠東縣是廣東省的農業大縣和糧食大縣,先后獲評“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該縣按照地理環境分為沿江、沿海和山區三大片區,沿海土壤里積聚了過多鹽堿成分,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山區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導致農業生產成本上升。

  惠東縣根據自身實際,建立縣、鎮、村三級“田長制”責任體系,構建工作專班牽頭主抓、各鎮具體負責落實、各村深入推動實施的撂荒耕地整治工作機制,以完善的制度夯實撂荒治理的基礎主體責任,夯實推進撂荒耕地“誰來種”的責任基礎。同時制定《惠東縣2024年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實施方案》,對納入排查登記臺賬管理的撂荒耕地且種植水稻、玉米、豆類、薯類、蔬菜、糖料的,給予每畝500元的撂荒耕地復耕復種補助,提高種地主體復耕復種積極性。

  去年以來,惠東縣根據撂荒耕地土壤結構、氣候條件等情況,試驗篩選適宜種植、抗病性強、能夠豐產的良種,為種植增產增收奠定基礎。例如,通過近3年試種試驗,篩選出適合鹽堿地種植的“南桂占”“南新油占2號”水稻、“泰鮮甜2號”甜玉米、西沖蓮藕等品種,解決在撂荒鹽堿地“種什么”的問題。2024年,“南新油占2號”測產折合單產506.6公斤/畝。同時,將現代農業技術與撂荒耕地整治緊密結合,通過優勢技術破解撂荒耕地地力貧瘠難題,為“種什么”建立技術支撐,助力農產品向高產、綠色發展。

  在優秀選種的基礎上,惠東縣注重發揮特色優勢,充分用好區域產業特色優勢輻射帶動作用,加力提升撂荒耕地整治。例如,安墩鎮充分用好番薯絲農產品特色優勢,通過鎮安峰薯絲專業合作社向村民流轉耕地1150畝,推動周邊村民撂荒耕地復耕復種380畝,形成集中連片耕種番薯作物,帶動村集體增收7.5萬元,村民土地流轉增收30萬元。九龍峰旅游區依托引進總投資3.759億元的7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打造全省首個無土栽培種植農光互補示范區,在光伏板下無土栽培種植各類蔬菜,推動撂荒地復耕復種、閑置果園流轉達1200畝,通過土地流轉促進村民增收約96萬元。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葉衍達

編輯:洪東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灌云县| 苍南县| 原阳县| 神农架林区| 绩溪县| 叙永县| 青河县| 隆回县| 肇源县| 墨竹工卡县| 黎川县| 乃东县| 郓城县| 三亚市| 全州县| 建阳市| 江川县| 临澧县| 库车县| 克拉玛依市| 都昌县| 上饶县| 色达县| 长子县| 嘉善县| 莒南县| 连云港市| 海宁市| 阳朔县| 吉水县| 商丘市| 禄劝| 石嘴山市| 玉门市| 商洛市| 从江县| 金华市| 政和县| 荥经县|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