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搶抓“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機遇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夯實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人才底座
覆蓋重點行業領域摸排政策性和非政策性崗位超10萬個,今年上半年已面向全國推送崗位超5萬個。
圓滿承辦“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武漢站),服務保障廣東各地市242家優質企事業單位及科研機構超1.6萬個優質崗位誠邀四海英才。
縱深推進“十萬人才大招引”專項行動,吸引集聚更多優秀人才來惠創新創業。
……
今年以來,惠州搶抓省委、省政府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重大機遇,聚焦“2+1”現代產業集群,緊盯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需求,圍繞“3+7”工業園區,堅持政企校三方協同、產才城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立體化招才引智網絡,夯實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人才底座。
堅持協同發力、供需對接,全面提升人才引進精度
惠州堅持在全省“一盤棋”下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建立起黨政主要領導掛帥、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專班聯動攻堅、市直部門協同作戰、縣區深度參與的高效推進機制,匯聚起招才引智的強大合力。
為精準征集企業用人需求,市領導帶隊走訪,專班精心組織,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開展全年引才計劃摸底,摸清重點行業領域政策性和非政策性崗位,特別是組織科技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鏈主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用人主體募集優質崗位,加強與超百家高校、科研院所等簽約合作單位的點對點對接交流,不斷放大產業引才、聚才興業“鏈式”效應。
在全面開展人才資源統計分析基礎上,惠州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超高清視頻顯示、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研究制定《惠州市重點產業急需緊缺專業目錄》,繪制“產業人才需求圖譜”,通過對緊缺人才精準“畫像”,使企業急需什么樣的人才一目了然。
“突出企業主體,強化引才共識。”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表示,惠州堅持“立足政府所能、圍繞企業所需、強化促就業擔當”,引導企業強化“引才入企、匯才興企、聚才強企”思想共識,“今年,力爭推動全市51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和36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引才6萬名以上。”
堅持綜合施策、務求實效,持續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只用對的,不用貴的。這是一句廣告用語,對于人才引進工作其實也是適用的。
今年以來,惠州瞄準推動引才持續升溫增效,疊加進行“重點招聘+專題招聘+常態化招聘”,構建多層次、廣覆蓋的人才引育矩陣,不斷提升引才整體效能。
堅持把“‘1+3+9’十萬人才大招引專項行動”(“1”指發布一部專業目錄,“3”指三大系列交流活動,“9”指九大特色人才招引活動)放在“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中一體謀劃、統籌推進。錨定2025年引進各類優秀人才10萬名以上總目標,積極參加全省“2+N”重點招聘活動,精心組織市級系列招聘活動,本地院校留惠率創歷史新高。
在九大特色人才招引活動中,惠州既堅持請進來,開展“大灣區·惠州行”系列活動,組織企業與高校、畢業生面對面交流,又聚焦留下來,精心舉辦“留在惠州·圓夢惠州”系列推介招聘活動,對來惠州求職就業的大學生,提供青年人才驛站免費住、惠州知名景點免費游、惠州公交免費乘等一系列貼心服務,形成了人才招引強大聲勢。
同時,堅持以“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為牽引,一體推進城市宣傳、人才服務、政校企合作等常態化長效化,全面提升“惠”聚優才工程品牌效應,持續唱響“灣區未來 才聚惠州”最強音,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目前,來自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100多名碩士、博士人才正在惠州知名企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一線實習實踐。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惠州將持續搶抓“百萬英才匯南粵”重大機遇,以更開放的胸襟、更務實的舉措,持續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生態,撬動形成人才、產業、城市共融互促的嶄新格局,讓更多的優秀人才選擇惠州、扎根惠州。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駱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