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日報記者走訪中廣核太平嶺核電建設現場
大國工程進行時 6000建設者堅守一線
●惠州日報記者謝寶樹
通訊員楊陽
2025年春節期間,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華龍一號”核電基地——太平嶺核電站步入了攻堅的關鍵階段,6000余名建設者正堅守一線,為項目一期工程全面進入調試階段,早日投產而奮戰。1月28日,惠州日報記者跟隨工作人員進入核電廠區領略核電生態之美,走進項目工程現場,感受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
從核島走來可以看到,太平嶺核電一期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為確保接下來工作高質量推進,春節期間太平嶺核電現場有一群特殊的“守歲人”,他們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堅守一線,用奉獻和汗水在紅海灣畔守護著碧海藍天。
除夕之日,中廣核太平嶺核電項目建設基地塔吊林立,一派繁忙景象。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陳濤 攝
在項目2號機組建設現場,工程施工熱火朝天,工人們穿梭于核島的各個廠房,備戰即將到來的冷態功能實驗。核島已完成核輔助、冷源、電源、儀控等170余個系統安裝工作,涵蓋65600余道焊口、73590米管道、11000余臺閥門、1011噸支架的安裝,以及212300米的電纜敷設。春節期間,工人們將全力推進柴油機、通風、主蒸汽、汽輪機等設備及管道和電氣儀控安裝,為高質量冷試做好充足準備。
工作人員介紹,冷試不僅是驗證一回路系統和設備及其輔助管道在高壓下的性能,更需要在各個壓力平臺下進行主系統和輔助系統的相關試驗,是對整個反應堆一回路性能的第一次全面考驗。
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運行部二值副值長史小龍春節期間留守主控室。“2025年,我們將始終堅持‘核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踐行‘嚴慎細實’工作作風,按照‘一臺更比一臺好’的目標要求,全力以赴推動太平嶺核電項目高質量發展。”史小龍說。
除夕之日,中廣核太平嶺核電項目建設基地的工作人員堅持在巡檢一線。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陳濤 攝
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儀控部高級工程師、鵝城工匠陳泳群也選擇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今年我太太和小孩都來到項目現場和我一起過大年,公司安排了游園、包餃子、看電影、年夜飯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和家人都感到很滿意。”陳泳群2023年獲評首批惠州“鵝城工匠”。他說:“‘鵝城工匠’既是一份榮譽,也是一種鞭策,激勵我在技術上追求更大的進步,培養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為項目投產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到這里已經快5年了,真是一年一個樣。”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安全防護部輻射防護工程師閃順章告訴記者,現在核島已經封了穹頂,重要的機組設備已經安裝就位,各個戰線的工程師和同事們都信心滿滿、干勁十足。
作為國家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工程和全國首個生態核電建設示范項目,自2019年底一期工程正式動工以來,太平嶺核電以高質量建設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充分發揮基地聯合黨委“政治引領、統籌協調、服務保障”關鍵作用,通過日常管理、工程建設和生產準備相關環節統籌組織推進生態核電建設,穩妥有序推進生態核電各項舉措落地,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中廣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