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體育+激活山水聚寶盆
麻陂加速打造戶外運動目的地,三產融合拓寬富民路
誘人的麻陂肉丸。
“肉丸一下子賣了200斤。”“農家樂都滿座了。”“床位在活動前一天被訂完了。”……“喜迎十五運 助力百千萬”2025惠州市全民健身“綠行山野”暨撿跑系列活動(博羅·麻陂站)(以下簡稱“‘綠行山野’徒步活動”)日前落下帷幕,談起活動帶來的影響,當地群眾仍津津樂道。這是博羅縣麻陂鎮在“百千萬工程”中,立足資源優勢,積極推進“體育+”品牌培育工作,促進“體育+旅游+公益+助農”融合發展,實現興村富民,推動鎮域高質量發展,為“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注入新活力。
美麗的雞籠山。
千名驢友進山帶火特產民宿
“近1000人,比我們兩個村的常住人口加起來還多。”寧靜的小山村被一場徒步活動攪熱。這樣的人流量讓當地村民驚喜。
人氣就是財氣。活動的引流,讓鄉村發展有了底氣和依托。有了旺盛的人流,當地的農特產品成為旅游產品,快速流通起來。
大家在中途打卡拍照。
“綠行山野”徒步活動出發點設了農產品展區。每個展位前人頭攢動,大家品嘗當地特產麻陂肉丸、蜂蜜、即食酸菜等。品嘗之余,戶外運動愛好者們還紛紛購買,打算帶回家和親朋好友一起品嘗。
來記肉丸店負責人李裕琪帶了200多斤肉丸。一場活動下來,肉丸都賣完了。她說:“活動人氣很旺,對打響麻陂和麻陂肉丸的名氣很有幫助,期待有更多活動。”村民鄧旭明退休在家養蜜蜂。當天,他的20罐蜂蜜被一掃而空。在麻陂做餅30年的軍勝餅家負責人鄧師傅帶來了特色小吃。上五年級的女兒鄧芷柔成為主力,現場叫賣吸引了眾多戶外愛好者。她說:“大家都很熱情友好,買了不少小吃。”
其實,今年“五一”,這里已經舉行了一場小型徒步活動,70多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這場并不大型的徒步活動,同樣帶旺了人氣,帶來了產業發展的新思考。村民鄧叔在雞籠山養殖蜜蜂。今年春天他的蜜蜂釀了100多斤蜂蜜。在徒步活動的起點,他帶來了20多罐、50多斤蜂蜜。剛擺放出來,很快就賣出10多罐。村民黃姨家的小農家樂,一下子被訂了6張臺。
6條步道串聯山水田園
這次活動“徒步+撿跑”雙管齊下,帶動效應就更明顯。活動對麻陂鎮域農家樂、民宿、酒店的帶動效應顯而易見。很多外地戶外運動者提前一天在麻陂住下,鎮里的民宿、酒店爆滿。活動當天,完成長距離的徒步后,大家消耗了不少體能,都想用一頓味蕾的享受讓自己滿血復活。農家樂生意也旺了起來,麻陂美食成了香餑餑。
“喜迎十五運 助力百千萬”2025惠州市全民健身“綠行山野”暨撿跑系列活動(博羅·麻陂站)火熱開場。
打造文旅新名片,以“體育+”建設激活文旅新動能。正是這一場場戶外運動的開展,讓當地群眾對村里的發展和個人的致富路有了新的思考,大家努力抓住機遇,謀求新發展。作為引領當地發展的頭雁和指揮棒,當地黨委、政府正努力開拓“體育+旅游”特色賽道,繪就生態文旅新圖景。目前,該鎮積極搶抓全國第十五次運動會舉辦和惠州打造“華南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機遇,系統盤活麻陂鎮戶外運動資源,邀請惠州市長跑運動協會、登山協會、撿跑協會、磨坊等專業機構,通過聯合勘察、線路共建等形式深化合作,謀劃“體育+旅游”的發展規劃。
目前,依托麻陂優質生態資源,該鎮初步規劃了上龍湖桃花境2公里觀光步道(休閑觀光型),“古韻山溪”3公里健身步道(文化體驗型),“洪洋碧水”10公里徒步路線(舒適休閑型),雞籠山—寶溪12公里、20公里徒步路線(專業挑戰型),洪湖—寶溪30公里徒步路線(耐力訓練型)等6條精品徒步路線。通過徒步線路的規劃,將麻陂農業景觀、田園風光、山林樹木、山溪瀑布串珠成鏈,構建“農業觀光+運動休閑+生態康養”多元化特色業態體系,打造大灣區特色戶外運動目的地。值得關注的還有,結合徒步旅游線路開發,還計劃推出特色美食體驗項目,形成“特色產業+文旅體驗”的融合發展新模式。
產自雞籠山的山茶。
三產聯動激活鄉村新動能
“體育+”賦能讓農業、農村的發展有了新氣象。這是該鎮在產業融合發展中的重要舉措。在“百千萬工程”中,該鎮以“體育+”發展新賽道,激活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新動能。
農村發展的新氣象,在一產中體現在農產品的價值提升。經過游人的口口相傳,雞籠山村“龍山一號”山茶名聲在外,得益于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仿野生的種植方式。茶園位于高山地帶,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緩慢,天然養分足,茶葉口感甘醇濃厚,符合現代人養生的健康需求。茶園由雞籠山村民黃新強經營,他于2012年成立博羅縣麻陂鎮雞龍山檔耙嶺山茶專業合作社,以產業化的發展思路推動茶業的發展。如今,他注冊了“龍山一號”商標,通過茶業發展促進當地村民就業,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開啟當地“綠葉經濟”的新篇章。此次徒步活動,“龍山一號”山茶以其獨特的品質,受到了大家的歡迎。黃新強說:“戶外活動開展,帶來了人氣,為農產品開拓了新銷路,希望這樣的活動多搞。”
沿途風景優美。
做強一產的同時,麻陂鎮也在農業二產上下功夫,讓特色農產品加工提質增效。目前,該鎮培育出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惠州市祥浩實業有限公司,建立從甜玉米種植到精深加工的全產業鏈,帶動周邊農戶增收,有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該公司生產的“玉惠祥”“粵來粵好”等系列罐頭產品,暢銷廣東、廈門及海外等地。值得關注的還有,洪湖村引進廣東微深農業有限公司,盤活村內閑置資源,已實現日產10噸廣東酸菜。不僅帶動就業,還帶動周邊芥菜的種植,每年至少為村集體增收12萬元。這里生產的即食酸菜作為此次徒步活動的補給品,受到了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歡迎,積累了口碑。同時,水燙菜、腌制酸菜等產品也廣受歡迎。
當地堅持制造業當家,農業朝著食品產業升級,向工業化的方向提質。在麻陂鎮,駿民冷鏈深加工一體化項目正加快推進。未來,依托駿民冷鏈深加工一體化項目效應,該鎮將進一步整合零散小作坊資源,推動麻陂肉丸特色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擦亮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金字招牌。通過建立統一生產工藝、質量標準和冷鏈配送體系,促進傳統小作坊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條,開發預制菜、速凍肉丸等深加工產品,并借助非遺文化賦能,全面提升麻陂肉丸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麻陂特產受歡迎。
在鄉村旅游發展上,該鎮各村結合自身資源謀劃新的產業項目。橫茜村引進羅家生態田園綜合體項目。該項目集吃、住、游、購等于一體,通過“農業+文旅”模式,初步形成集生態種植、休閑觀光、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產業形態。今年春節試運營期間,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此次徒步活動,這里依然是大家的不錯選擇,餐位、床位等都很火爆。
未來,麻陂鎮將以“體育+”推動,加快打造戶外運動目的地,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強鎮興村富民。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