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
打造國家級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
“臨床給生命以歲月,康復給歲月以生命。”樸素的話語道出了臨床與康復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康復醫學,作為連接疾病治療與患者回歸正常生活的關鍵橋梁,在患者的療愈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獲批國家級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項目、打造惠州唯一被評為省級臨床重點建設的康復專科、獨特的“解結針法”在中醫界大放異彩、科室規模和實力位居惠州乃至全省前列……歷經二十余年的厚積薄發,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惠州三院”)康復醫學中心憑借其規范的管理、創新的理念以及卓越的技術,在康復醫學領域獨樹一幟。近期,記者走進該院康復醫學中心,探秘其學科發展背后的歷程與成果。
規范與創新共推進
聚焦國際前沿率先引入康復理念
“康復醫學在我國起步較晚,早期,很多人對康復醫學的認識還相對滯后,不理解、不重視康復的人很多。”惠州三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助理、康復醫學科門診臨時負責人曾飛翔介紹,科室的前身是院內一間理療室,專為患者提供康復治療。正是有了前期的積累,得以為后續科室發展打下基礎。
隨著惠州三院領導在臨床工作中敏銳地察覺、捕捉到提升康復水平的重要性,前瞻性地引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小凱作為康復學科帶頭人,以中醫為起點大力發展康復醫學科。2002年,康復醫學科正式獨立成科,標志著該院在康復醫學領域邁出了嶄新的一步。
此后,該科室堅持“團結、尊重、篤行、求真”文化的影響下,取得了長足發展:2008年,與中醫科聯合成立中醫康復病房,將中醫傳統療法與現代康復理念深度融合;2011年,成立獨立的康復醫學科病房,進一步拓展康復醫療服務范圍;2016年,增設骨科康復病房,成立康復醫學中心,實現了康復醫學的多元化發展;2019年,增設神經康復二區病房;2024年,位于院本部的康復病區搬入新病房……在惠州三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廣東省名中醫陳小凱的帶領下,歷經多年發展,康復醫學中心已形成“一中心兩病房一門診”的獨特發展格局,規模日漸龐大,配備150張病床,擁有近120名專業人員,包括廣東省名中醫1人,碩士生導師1人,高級職稱人員17名,博士2名,碩士研究生14名,成為惠州地區實力雄厚、門類齊全、亮點突出的康復醫學中心。
走進位于惠州三院總院區康復大樓的康復醫學中心診室內,四周彌漫著古雅與現代感交織的氣息。這里匯聚了眾多前沿的智能康復設備。其中粵東地區首家下肢康復機器人(步態訓練與評估系統)可謂是康復界步行功能重建“神器”。這個科技感滿滿的機器人,能通過個性化設計和精準評估助力患者加速康復,成為偏癱、截癱患者重獲自主行走能力的“神助攻”。
聚焦不同的康復需求,這里設有運動治療區、作業治療區、言語(吞咽)治療區、物理因子治療區、針灸區、推拿區、骨科康復區、兒童腦病康復區、肺康復治療區、盆底康復治療區、音樂治療區等,并著力打造了步態、疼痛、手功能、言語吞咽、重癥康復等特色亞專科,可為不同的患者提供個性化康復服務。
運動治療區、作業治療區。 惠州日報記者周楠 攝
“自強自立,精專不息”是康復醫學中心的精神。中心始終秉持這一理念,依托國際先進康復理念、特色技術和高端設備,筑牢康復醫學根基,努力提升患者醫療質量。為了不斷提升綜合康復醫療能力,使康復技術始終保持在全市乃至省內領先水平,惠州三院康復醫學中心積極派出骨干人員外出學習國內外先進技術,并將前沿的康復理念與中國傳統治療技術相結合,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中西醫結合康復體系。
中醫與西醫相融合
特色項目百花齊放亮點紛呈
手執銀針,屏神靜氣,輕盈地在空中翻轉,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地到達并微懸于患者穴位之上,手指彈開后,針已穩扎其中……這般場景,在康復醫學中心每天都在上演著,在“銀針飛舞”中,不得不提的是陳小凱在十余年前探索出的“解結針法”。
廣東省名中醫陳小凱為患者作針灸治療。惠州日報記者周楠 攝
結,在傳統中醫里也稱為“積聚”。陳小凱強調,“結”的病機是寒、熱、濕、瘀、水等邪在氣、血中結聚,存于五體,感于心神,錯綜復雜,互為因果。中醫師必須清晰辨別患者“結”之所在,施以方術。而“解”法須以針灸為主。
在陳小凱的努力下,一套獨特的中醫“解結針法”形成,并在康復界獨樹一幟。多年來,他更是以“師帶徒”、學術分享等形式傾囊相授,讓這一針法得以傳承。2023年7月,《陳小凱主任醫師“解結針法”學術理念》榮獲第二屆惠州市醫學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作為傳承千年的瑰寶,中醫蘊含著深厚的智慧,而中醫元素是中國康復醫學里最大的特色。”作為陳小凱的“弟子”,曾飛翔介紹道,除“解結針法”外,中心還設有廣東省名中醫符文彬工作室。符文彬教授創立了“疏肝調神針法”“心膽論治針灸術”“精灸技術”,倡導“整合針灸學”,提出“一針二灸三鞏固”的針灸階梯臨床治療模式,都在這里生根發芽。與此同時,康復醫學中心里,醒腦開竅針法、手法復位、龍氏手法推拿技術等中醫康復療法同樣異彩紛呈。
除了中醫手法,現代康復手段同樣被廣泛應用。在康復醫學中心,上下肢智能機器人訓練技術、SET懸吊技術、平衡步態分析、低溫矯形技術、壓力衣治療技術、美式整脊技術、肉毒毒素技術、吞咽造影技術、球囊擴張技術、鏡像療法、經顱磁腦電刺激技術等特色治療項目各放異彩,深受好評。
堅持“中西醫并重、優勢互補”的原則,惠州三院康復醫學中心致力于將傳統中醫特色療法與現代先進的康復技術相結合,可為患者開出獨具特色的“康復處方”。
“中西康復方式的結合并非機械性的結合,而是有機的融合,從中醫和西醫不同的思維、體系、手段去給患者進行辯證康復治療,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曾飛翔直言,目前中心的一支團隊里中醫師和西醫師互為“搭檔”,聯合為患者制定康復方案,使之既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又能快速改善生活質量。
中西合璧,使得惠州三院綜合康復醫療能力增強,康復技術始終保持在惠州乃至全省領先水平,并努力躋身國家先進行列。2024年,康復醫學科獲批國家級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項目,標志著其為推動中西醫協同發展樹立了新標桿。
分工與協作相統一
實施“醫護治患”一體化模式
“16床患者吃了藥后腹脹,待會派個護士前往干預”“23號床的大叔在治療師的引導下做了功能鍛煉,請康復醫師查房時重點關注下”“昨天體驗完SET懸吊技術的患者說感覺良好,腰痛緩解了不少”……每天的晨會上,康復醫學中心團隊的醫師、治療師、護士都會聚集在一起研討患者的情況,圍繞重點患者的康復需求展開交流,謀劃協調一天的康復工作。
在康復醫學領域,除了中醫、西醫的精準診斷,護士的護理干預和配合、治療師的專業指點和引導、患者的參與都成為康復治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與傳統的以醫生為主導的診療模式不同,康復醫學科尤其注重護理人員、治療師參與康復計劃的制定。
經過多年的沉淀,康復醫學中心探索出一套成熟的“醫護治患”一體化模式。在這里,醫生、治療師、護士各司其職,全流程、多維度為患者提供服務;在這里,一套成熟的康復方案,必須經過醫生、護師、治療師、患者四方討論確認,尤其強調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知情和選擇。
患者在康復醫學中心接受康復治療。惠州日報記者周楠 攝
曾飛翔向我們描述了“醫護治患”一體化模式下的診療場景:中心接收康復患者后,會首先分析研判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康復需求,接著將所有關聯的康復治療人員召集在一起,共同建立一個項目小組并聯合制定個性化方案。而在康復治療過程中,無論是中醫師、西醫醫生、治療師還是護士,都會定期參加綜合探討,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康復進度、經濟情況不斷更新患者整體康復方案。
患者在康復醫學中心接受康復治療之后,在家中的“自我康復”也非常重要。在這過程中,醫生會下醫囑,治療師會引導患者持續進行康復鍛煉,護士會叮囑飲食和愈后護理細節,讓患者學會自主管理、自我康復。“患者一旦回到家里,更要注意他們康復的進展,目前我們正在研究、開發更多的工具和手段,使患者能在家中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做練習,延續康復效果,避免復發。”康復醫學中心治療師介紹道。
臨床與康復一體化
專業治療師“駐點”到關聯密切科室
王叔(化名)不久前因腦出血在惠州三院神經醫學中心住院,經過治療后他脫離了生命危險情況明顯好轉,但穩定后王叔仍留有不少后遺癥,包括一側肢體肌力減退、活動不便以及言語溝通等問題,這讓家人擔心不已。
后來,在駐點神經醫學中心的康復治療師推薦下,王叔被轉介到康復醫學中心進行更專業的康復治療。在這里,康復醫師全面評估王叔的情況,指導王叔繼續科學用藥,并帶領醫護治團隊為其量身定制康復目標和實施方案。護士對他進行專業護理和飲食指導,幫助王叔了解康復的原理。康復治療師為王叔開展進行站立訓練、步行訓練等肢體功能訓練,并結合語言訓練,如發音練習、口語表達訓練等,幫助王叔恢復語言能力。此外,王叔還可以在這里體驗傳統醫學中的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
經過系統全面的康復治療,王叔的后遺癥都得到緩解,各項身體功能也得到改善。走出康復醫學中心的那一刻,他元氣滿滿地向康復團隊豎起大拇指。
這并非個例。惠州三院康復醫學中心將“早期康復”關口前移到臨床一線,與神經醫學中心、骨科中心、心血管醫學中心、婦產科、兒科等相關科室密切合作,將早期康復延伸至各臨床科室,形成了神經康復、骨科康復、盆底康復、心肺康復、疼痛康復、兒童康復等亞專科康復學。不管是肌肉骨骼疾病患者、術后康復期的患者、產后康復的女性抑或是小兒精神或運動發育遲緩患兒,都能在院內多學科協作機制與“醫護治患”一體化模式下,得到優質的康復治療。
事實上,早在2017年起,中心就成立床邊康復小組,特派專業治療師“駐點”到神經重癥、ICU、EICU等臨床一線,他們深度融合到臨床的救治中,開展MDT、聯合制定治療方案、參與交班查房、與臨床科室醫生進行緊密溝通,并根據需要將患者及時轉介到康復科,以更好地滿足臨床患者康復需求。目前康復醫學中心已有十余人派駐到全院各臨床科室參與早期康復工作。
樹立行業典范
打造國家級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
2023年,惠州三院于全國眾多醫院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榮獲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頒發的全國首批“語言康復規培基地”稱號,這標志著該院語言康復專科邁向了更加專業化、系統化的新高度。
同年12月2日,“語言康復規培基地”揭牌儀式當天,惠州三院牽頭承辦了省級繼續教育項目——“卒中后認知障礙合并吞咽障礙康復評估與治療新進展學習班”。除本院專家傾囊相授外,學習班還特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科陳卓銘、王紅,以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復科萬桂芳等言語語言康復界的權威專家分享學術成果。
“我們幾乎每年都舉辦國家、省、市繼續教育項目,既是為了傳承學術精髓,亦是為了吸納更多前沿技術。”曾飛翔說,為廣泛傳播先進康復理念,中心特設“康復之家”,定期舉辦義診、康復宣教講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樹立區域影響力的同時,惠及廣大基層醫療同仁。
康復醫學科的輝煌成就,非一朝一夕之功,其技術之精湛、實力之雄厚、信心之堅定,已然成為惠州三院一張閃亮名片。今年初,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2024年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名單,惠州三院康復醫學科榮耀上榜,成為惠州市唯一榮獲省級臨床重點建設殊榮的康復專科。
與多數臨床醫學分支不同,以“重建生活為本”為服務宗旨的康復醫學科更著眼于人的全面康復,身心并重,全方位考量康復之需。惠州三院康復醫學中心聚焦功能障礙之康復,致力于助力患者重歸家庭、融入社會。多年來中心以精湛的技術、暖心的服務,為眾多患者解除病痛,助力他們重拾身心健康,切實回到生活正軌。數據顯示,近四年來,康復醫學中心年門診量穩超2萬余人次,年住院量達到1800人次的規模。
作為惠州地區具有較高學術地位的專科,惠州三院康復醫學科更是屢屢獲得官方“認證”:國家級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項目、廣東省康復醫學重點建設學科、廣東省針灸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語言康復技術規培基地、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醫教協同言語語言綜合干預與發展體系建設項目單位、惠州市針灸推拿質量控制中心、惠州市中醫針灸推拿臨床重點專科、惠州市康復醫學臨床重點專科、惠州市工傷康復定點醫療單位、惠城區肢體殘疾技術指導中心……諸多榮譽加身,在彰顯科室實力與擔當的同時,更是一種有力的鞭策!
展望未來,惠州三院康復醫學中心將以國家級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項目建設和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為契機,深化精準康復理念、打造特色康復模式、提供優質康復服務,致力于推動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建設,特別是在疑難危重疾病患者的術后康復領域力求突破,助力醫院康復醫學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實現醫院未來十年中心任務目標之一的“建設中西醫并重醫院”而不斷努力,為惠州乃至周邊地區的百姓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康復診療服務,為康復醫學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惠州日報記者李春鳳
通訊員歐永杰 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