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惠陽鎮隆高田村:紅色文化育人心 綠色經濟有“錢”景

原標題

紅色文化育人心 綠色經濟有“錢”景

省首批典型村惠陽鎮隆高田村打造“紅+綠+特”產業引擎,為“百千萬工程”注入新動能

  提到惠陽鎮隆,人們會先想起這里誘人的荔枝。以“荔枝之鄉,工業強鎮”為總體定位的鎮隆鎮下轄13個村莊,其中,高田村比較“搶眼”:農業有特色、工業有基礎、文化有底蘊。

  來到鎮隆鎮高田村,必然要到中共惠紫河博地委成立舊址的黃氏宗祠“打卡”。如今,黃氏宗祠外立墻修繕一新,周邊居民在屋頂上安裝了光伏板,等電表接通后就能產生收益。離這不遠的四大半圍小公園里,粗壯的荔枝樹綠蔭如蓋,草地上點綴了紅色荔枝造型的擺件,給一片綠意盎然增添了靈動俏皮。

  “紅”色資源,“綠”色經濟,相得益彰,賦能鄉村振興。2023年11月,高田村列入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鎮隆鎮根據高田村自身資源稟賦,制定典型村培育方案,通過公共環境改造提升工程、公共基礎配套工程、農房風貌改造提升工程,不斷刷新村莊顏值,提升百姓獲得感。

  接下來,高田村將通過不斷健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發展農村旅游,打造成為現代農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化農村改革、創新鄉村治理等方面先行示范標桿,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

高田村致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斷刷新村莊顏值。

  黨建引領

  圍繞“五個一”干實事,村集體收入增長57%

  高田村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緊鄰長深、潮莞兩條高速公路出入口,吸引眾多客商前來投資辦廠。該村現有企業8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有17家,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百萬元,主要收入來源為廠房和土地出租。大小企業聚集,外來人口多、流動性較大,給村里發展增添活力的同時也帶來治安、環境衛生方面的挑戰。

  高田村堅持黨建引領,以“五個一”為抓手,縱深推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全力培育“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高田村黨總支部書記劉曉升介紹,“五個一”具體是錘煉一支隊伍,建好一張網格,講好一個故事,明確一份清單,干好一批實事。

  “我們配強第一書記,優化村小組黨支部;全村黨員必須進鎮委黨校培訓;推動主題黨日、政治生日、黨群活動日走深走實。”他說,以“百村共建”為契機,高田村構建基層治理大網格,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此外,村里還制定《高田村重要事權實施流程》《高田村議事規則》,加強村組黨組織對各類事務的領導,推動村組運行規范有序。

  “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是榮譽也是動力,我們找準目標定位,制定重點任務清單,逐項落實,全力推動。”劉曉升介紹,2023年,村里干成了一批批民生實事:移民村改造;污水管網覆蓋;村道提升拓寬等。同時在壯大集體經濟方面發力,盤活土地、山塘,對低效廠房進行改造,2023年村集體收入同比增長57%,為發展注入活力。

  紅色文化

  講好紅色故事,用好用活紅色教育資源

  回望百余年前,出生在這里的羅俊同志,經陳獨秀同志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東江最早加入中國共產黨人之一。從此,馬鞍山下,紅旗招展……紅色是高田村最亮眼的底色。

  楊氏宗祠——惠陽縣蘇維埃政府成立舊址以及黃氏宗祠——中共惠紫河博地委成立舊址均坐落在高田村,這里是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惠陽乃至惠州地區的革命運動中心。著名共產黨人惲代英、阮嘯仙等先后到這里領導和指揮惠陽工農運動和土地革命。共產黨人周恩來同志于兩次東征期間在這里播下共產主義的種子,推動工農運動蓬勃發展,促使中共鎮隆四大半圍支部成立。

  在四大半圍紅色文化的長期滋養下,這片熱土上的人們傳承先輩的“敢于斗爭”精神,砥礪前行。

  科學謀劃,規劃先行。作為第四批國家級紅色村,高田村始終堅持“追尋紅色足跡,弘揚時代精神”主旨,制定《赤色根脈·紅運高田》《Y697四大半圍段整改方案》以及《典型村培育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按規劃,將結合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工作中的“紅色地標”規范提升、“紅色陣地”配套完善、“紅色路線”策劃打造等各項具體工作,進一步用好用活紅色教育資源,提升村莊紅色文化吸引力。

  高田村堅持講好“紅色故事”,依托“四大半圍”紅色資源打造了黨員教育中心,獲評市、區黨員教育基地,市家風家教實踐基地。同時,注重深挖紅色故事,以一系列宣傳片、舞臺劇豐富黨員教育載體。其中,《馬鞍山下紅旗飄》宣傳片獲評廣東省鄉村微視頻大賽三等獎,《羅俊的革命故事》獲評惠陽區精品微黨課。

  劉曉升介紹,接下來,還大力推進惲代英舊居、黃卓如故居、羅俊故居及羅俊紀念碑的修繕工作,推動鎮隆黨員教育中心升級改造。高田村將進一步依托紅色資源,發揮好資源優勢,繼續講好“四大半圍”紅色故事,推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具有高田特色的鄉村振興樣板。

  綠色經濟

  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作為鎮隆優質荔枝產區之一,高田村以盛產“糯米糍”和“桂味”優質品種為主,現有荔枝種植面積1250多畝,年鮮果產量約30萬斤,年產值約300萬元。

  高田村的荔枝主要生長在平坦的水田區域,日照充足,土質肥沃,往往是全鎮最早成熟的,總能搶到“頭啖湯”的好價格。借助豐富的土地資源和良好的農業基礎,高田村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通過“黨建+荔枝產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聯農帶農增收2~4倍,聯農帶農超1000萬元

  在高田村采訪時,記者注意到村道兩旁的部分農房,在經過風貌管控提升后煥然一新,外墻上還“見縫插針”地手繪了一些花草畫、勵志語。村民王阿姨說,自家樓房前的幾間平房原來是紅磚赤瓦,十分簡陋,這次經過政府出資改造后,整個環境都變美了,她特別開心。

  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023年,高田村在全區域開展“植綠、農房改造美化、風貌提升”攻堅行動,不斷改善面貌,讓鄉村“美”出高度。從2023年8月下旬至今,全村完成全部99棟農房風貌提升工作。

  如今,高田村還著力推進綠色農房改造,積極與惠陽城投對接,進村入戶開展光伏安裝宣傳登記工作,現已與村民簽約50棟,并開始動工。一塊塊在太陽下閃光的光伏板即將產生效益。同時,高田村商業街路面提升工程、Y697(高田段)周邊配套設施提升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中;一并進行的“三線(電線、網線和纜線)下地”整治等工程漸顯成效,全力提升了高田村整體風貌。

  紅色歷史,綠色資源,融合發展,相得益彰。高田村正謀劃紅色文化底蘊與綠色特色產業相結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通過打造荔枝標準果園,培育觀光農業等新興業態,引導農民參與鄉村旅游、農家樂等服務業,串聯起系列精品旅游路線,吸引游客前來參觀和旅游,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該村著手大力推進工業舊改、深化招商引資工作,梳理出低效廠房用地清單,推進廠房提質增效,提高現有工業用地土地利用率和容積率,對招商項目強化服務,推動其盡快落地建設、順利投產達產,助推“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繪就典型村新面貌。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張偉鋒

編輯:溫燕暉
上一篇: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曲阳县| 威远县| 瓦房店市| 彰武县| 建始县| 长乐市| 景谷| 石城县| 福鼎市| 屏边| 梁平县| 绥化市| 奉贤区| 石狮市| 溧阳市| 宣威市| 金塔县| 同仁县| 谢通门县| 射阳县| 灵璧县| 宁强县| 赫章县| 武功县| 伊川县| 略阳县| 亚东县| 韶山市| 康保县| 高唐县| 龙门县| 吐鲁番市| 怀集县| 河间市| 阜新| 竹北市| 哈巴河县| 松滋市| 苏州市|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