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的創新人才如何培養?
中國科學院院士龔新高認為培育創新人才需要具備三個要素
人物名片
龔新高,計算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謝希德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校長。
龔新高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凝聚態物理,包括計算方法發展、低維結構的計算和模擬、新型能源材料的計算設計等。
12月15日上午,由惠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承辦的惠州西湖科學講壇(第二十三講)在豐湖書院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謝希德特聘教授、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校長龔新高作“高質量發展要求下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初探”主題報告。
“創新文化的核心是科學精神。”龔新高在報告中表示,我國公民科學素養在過去20年提高很快,但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距離,創新動力不足。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營造容忍失敗的環境三大要素。
龔新高在惠州西湖科學講壇(第二十三講)作主題報告。
科學與技術非常不同,需要正確區分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
怎么培養創新人才?怎么樣培育創新文化?龔新高在報告中指出,大學通過為學生提供更高級的思維和學術技能,來促進經濟增長和國家競爭力提升,盡管大學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但大家對STEM本科生的技能在不同國家的差別知之甚少。
20年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有效提升,但仍存在科學與技術未能正確區分,基礎研究在科學研究中所占比例不足,理工科專業基礎知識弱化等情況。
創新文化的核心是科學精神
龔新高以創新的國度——以色列為例,全面剖析了以色列的創新基因。據介紹,科技對以色列GDP的貢獻率高達90%以上,世界第一;以色列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量,超過歐洲所有公司的總和;同時,猶太人占全球總人口的0.2%,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占比卻高達22.5%。
“這些看上去不可思議的事實,都與以色列的創新基因密切相關。”龔新高的報告指出,以創新基因為成長內核建立的以色列理工學院,為以色列的航空科技、微電子技術、醫藥和計算機、現代農業等領域輸送了大量關鍵性人才,以色列從事高科技的人員70%來自于該校。
“創新文化的核心是科學精神。”龔新高認為,在立足國際視野和學術前沿條件下,創新文化培育需要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營造容忍失敗的環境三大要素。
聽完報告后,現場教育工作者們就自身的困惑和疑慮向龔新高提出了諸多問題,龔新高進行了回應。同時,龔新高認為,如何讓孩子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并盡可能地營造可試錯的空間,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實踐的重要課題。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 通訊員鐘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