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子信息到智能制造,從健康產業到現代服務,惠州市職業技術教育協會的20余所會員學校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緊密對接惠州“2+1”現代化產業體系,與惠州市“3+7”工業園區深度聯動,正以“產教聯姻”的實效,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優質工匠。
專業設置與惠州產業布局緊密對接
2024年,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圍繞我市產業發展戰略調整,以“人工智能+”升級專業布局,將電子信息產業專業集群轉為人工智能專業集群,新增專業7個,升級專業方向1個。同時對傳統專業進行數字化升級,如“數控技術”升級為“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增設智能制造方向,“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強化智能終端培養方向,確保專業設置與人工智能產業鏈緊密對接。
惠州市技師學院一直堅持“以產業定專業,以崗位定課程”的專業建設方向和要求,近年來不斷強化動態專業調整制度,汰弱留強,改造升級了一批舊專業,相繼開設了智能制造專業、集成電路技術應用等新專業,目前共開設專業35個,培育了14個省級以上重點專業,為惠州“2+1”產業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為服務龍門產業園區和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發展,培養更多符合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人才,龍門縣職業技術學校今年新增康養休閑旅游服務專業,該專業設置將注重學科交叉和行業前沿,服務龍門經濟發展人才的需求。
打造校企協同育人新生態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保障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通過“政校行企”協同合作模式,每年為本地企業定向輸送數千名技術技能型人才。2024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6.17%,其中專業對口率達到了88.71%,充分彰顯了學校人才培養與地方產業需求的高度契合。該校還積極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與159家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3000余個就業崗位。
2024年初,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藥學專業群與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新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共建藥食同源中醫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與惠州口腔醫院聯合開發數字化口腔修復技術標準;護理專業群與市第一人民醫院共建老年護理實訓基地,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緊密銜接。
惠州市仲愷技工學校不斷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與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中韓(惠州)產業園等200余家企業建立合作,共建實訓基地,開展訂單班、冠名班、定向班等培養模式,實現“入學即就業”,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8%以上,多數服務于惠州本地企業。
學生就業留惠率超八成
惠州市惠藝藝術職業高級中學的專業設置緊密契合惠州文化強市和教育強市建設,為演藝舞臺、影視制作、藝術教育等行業輸送專業人才,畢業生在學前教育、文化藝術、工藝美術等領域發光發熱。
2025年,惠州市榕城職業技術學校首屆畢業生留惠就業率達到95%,他們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在惠州各大企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惠州市求實職業技術學校與本地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畢業生實習、就業崗位80%以上來自惠州本地企業;2023-2024年,該校畢業生留惠就業率達到90%。近3年來,惠州市惠陽區職業技術學校超過80%的畢業生留惠就業;從該校畢業的龔施華在葉挺將軍紀念園工作10年來,已成為一名五星講解員,年均服務游客2.8萬人次。惠州市高迪技工學校的富萊電梯訂單班畢業生入職后,平均3個月即可獨立承擔維保任務,較傳統培養模式縮短50%的成長周期,深受企業認可。
惠州日報記者葉麗莎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