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為推動廣東舞臺藝術高質量發展,切實提升劇目創作生產水平,在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的共同指導下,廣東省劇目策劃中心在廣州正式成立,并召開首次專家座談會。
成立儀式上,策劃中心為首批受聘專家頒發了聘書,并完成小說《金墟》改編版權授權的簽約儀式。
“院團+專家”供給高質量劇目
據悉,廣東省劇目策劃中心的成立,旨在做好智庫咨詢、橋梁搭建和服務保障工作,積極“引”、創新“聯”、善于“管”、主動“幫”,促成廣東省文藝院團與業內專家“強強聯手”,充分發掘廣東文藝“富礦”,探索新時代嶺南文化的創新表達,助力廣東實現選題策劃領域的新突破。
同時,該策劃中心將匯聚更多更好的資源向廣東傾斜,進一步發揮廣東在文藝院團建設、演出市場、演藝人才上的優勢,從根本上保證劇本的高質量供給,推出更多凸顯廣東特色、彰顯新時代廣東精神的題材作品。
筆者了解到,劇目策劃中心通過專家智庫、公開征集、院團策劃、文學界推薦等多種方式加強選題策劃,為全省劇目創作的發展方向、方式方法提供決策建議,為廳屬院團等重點文藝院團提供選題參考,為全省重點劇目的排演演出進行重點把關,解決選題和劇本的短板。
專家為廣東文藝創作支招
在專家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圍繞“高質量推動新時代廣東戲劇創作發展”這一議題展開熱烈討論,為廣東文藝如何在新時代“開好頭”建言獻策。
“廣東舞劇創排整體水平較高,題材不僅限于嶺南傳統文化的范疇,更關注到了很多現實主義內容。”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名譽院長于平肯定了廣東近年來的創作。他建議,未來廣東在革命英雄主義、溫情現實主義、生態旅游共情等方面的題材創作上可以著手發力。
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會長季國平認為,任何一出優秀劇目的創作都需精心策劃,一個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文化強省,劇目創作更需要綜合引導、協調謀劃、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再創輝煌。
“文藝創作是要有機遇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一種機遇和一種新的文化氣質定位。”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羅懷臻說。
他建議,大灣區文化定位要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同時,形成地域化、國際化和市場化結合的特點,重視粵劇、潮劇等地方戲曲的現代價值觀與審美觀的轉換問題,重視小劇場戲劇、文旅劇的開發創新,創作新型劇目,開發新型市場。
“廣東省劇目策劃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廣東舞臺藝術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戲劇評論家宋寶珍期待,廣東戲劇藝術能以此為契機,發揮先驅與示范作用,開掘本地乃至華夏文化寶藏,站在當代立場,打造出既有時代氣息、人文情懷,又有思想深度、美學風范的優秀劇本。
南方日報記者 王涵琦 通訊員 粵文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