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精神,充分肯定黨的二十大以來全省工業發展新氣象,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強調要把實現新型工業化作為廣東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任務,以走在前列的擔當加快建設制造強省。
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本支撐,是構建大國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新型工業化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重要論述,指出“中國夢具體到工業戰線就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極大豐富和發展了我們黨對工業化的規律性認識,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邁上新的征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工業化的全球格局和技術內涵都在發生深刻變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廣東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工業大省,肩負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也必須把實現新型工業化作為廣東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任務來抓。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黨中央關于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部署上來,更好把握新的戰略使命、新的階段特征、新的機遇挑戰,深刻認識新型工業化在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從價值取向、動力源泉、生產組織和“四化同步”等方面把握新型工業化的新特點新規律,緊緊抓住我省推進高質量發展涌現的創新紅利、政策紅利、空間紅利、市場紅利,不斷把廣東新型工業化推向前進,為實現總書記賦予的使命任務提供有力支撐,為全國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應有貢獻。
制造業是廣東深厚的“家當”,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利器”。今年以來,廣東堅定不移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將“始終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寫入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入實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出臺“制造業當家22條”“降低制造業成本10條”“技改10條”等,有力支撐推動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廣東工業規模約占全國八分之一,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且其中15個規模居全國第一,堅持制造業當家底氣越來越足。以新擔當新作為開創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新局面,仍然要緊緊抓住制造業這個“牛鼻子”,夯實當家之基、積蓄當家之能、勃發當家之勢,挺起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按照會議部署要求,要聚焦體系塑造,加快升級產業結構,推動廣東制造實現結構性調整、系統性優化、整體性躍升;要聚焦轉型引領,加快優化產業形態,不斷提高廣東制造的“含智量”“含綠量”“含金量”;要聚焦創新驅動,加快構筑新質生產力,讓創新之花更好結出產業之果;要聚焦優化環境,加快夯實產業基礎支撐,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厚植產業發展沃土;要聚焦拓展縱深,加快開辟產業發展新空間,進一步挖掘增量、爭創優勢,持續增強廣東產業發展韌性和競爭力。
推進新型工業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長期工程、創新工程,只有強化組織領導、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才能匯聚起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強大合力,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要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全過程各方面,完善黨委(黨組)統一領導、政府負責落實、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齊抓共管合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要強化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工作導向,加強產業規劃、行業指導、企業服務,推動各項政策和資源要素向工業傾斜集聚。要強化人才保障,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為我省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是根本支撐;在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新型工業化是制勝武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新型工業化是重要途徑。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本次會議要求,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錨定目標狠抓落實,以新擔當新作為開創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新局面,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