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對海鮮的愛
毋庸置疑
河鮮、海鮮很好吃
但處理起來可不簡單
一不小心就會劃傷、刺傷自己
醫生提醒
不慎被魚蝦刺傷切莫不以為然
要密切觀察傷口情況
及時處理
被魚刺傷16天后
廣東一53歲男子死亡
近日,陽江一名53歲男子手指被魚刺傷,因海洋創傷弧菌感染,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離世。據了解,該男子手指被魚刺傷,局部紅腫,間歇全身發熱12天后才到轄區醫院診治。2天后無好轉,血壓下降,需要用升壓藥物維持血壓,遂轉到陽江市人民醫院急診救治。
該院燒傷整形創面修復科主任李孟和會診時考慮為——魚刺傷膿毒性休克。建議立即轉入ICU抗休克治療和監護。患者入ICU經積極搶救,病情仍急劇惡化,多臟器功能衰竭,2天后搶救無效離世。
李孟和表示,陽江作為沿海漁業大市,每年被魚蝦刺傷病例甚多,魚蝦刺傷除了一般細菌感染,很多病例還有海洋創傷弧菌感染可能。
近些年
被海鮮扎傷的報道屢見不鮮
每年都會有人因被魚蝦等扎傷
導致感染而截肢或死亡
深圳男子被魚刺扎了一下
竟住進ICU、險些喪命
2021年10月15日,家住松崗的李先生(化名)買魚時右手掌不小心被魚身上的刺給扎了一下。16日凌晨2點,李先生感覺自己的右手腫脹,摸上去還發燙;中午被魚刺刺傷的右手手掌中心皮膚顏色已經發紫;同時還伴有頭暈、乏力,一測體溫竟高燒40度。隨后,他被緊急送進了ICU,經過及時有效救治,脫離生命危險。
男子洗魚時左手被魚鰭扎傷
多重病菌感染險截肢
2020年8月,在超市賣生鮮的李先生在幫顧客殺魚時,左手小魚際部位不小心被羅非魚魚鰭扎了一下,一開始他沒放在心上,可不曾想,李先生左手掌紅腫越來越明顯,疼痛劇烈難忍。
意識到情況不對,李先生便立即前往當地醫院就診,醫生高度懷疑李先生感染上了創傷弧菌,不排除截肢的可能。次日,因為多重細菌感染,李先生病情進一步加重,左手紅腫蔓延至左前臂,轉入ICU時,李先生已經處于感染性休克狀態。所幸經過一個多月治療,病情有所好轉。
雖說被海鮮刺傷而感染
不算普遍現象
但一旦遇上后果不堪設想
在生活中不得不防
01
如何避免被感染
應盡量將水產煮熟再食用;
避免受傷或將皮膚傷口暴露在海水中;
從事海邊工作或在海邊游玩挖螺挖螃蟹等的市民和游客,要做好防護工作,戴手套、穿靴套;
在挑選或者食用海鮮時,要注意不要被尖刺部位扎傷,盡量戴上手套進行操作。
如果不慎被海鮮刺傷
切勿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
因為創傷弧菌是嗜鹽性弧菌
正確處理方法如下
02
不小心被扎傷怎么辦
如果傷口較淺,及時將表面血液擠出,流動水下沖洗傷口5分鐘,消毒傷口;
如果傷口較深,經過基礎的處理后,需要立即到醫院就醫。
切不可亂用一些不可靠的土方法處理
① 用米酒消毒
米酒酒精含量很低,消毒效果非常有限。
② 用食醋涂抹傷口
用食醋涂抹傷口有可能加速嗜酸細菌的生長繁殖。
③ 往傷口撒白糖、食鹽
往傷口撒白糖、食鹽會使細胞脫水死亡,不僅會痛,還會影響傷口愈合。
④ 傷口撒面粉
面粉確實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但面粉中難免沾了一些細菌,可能引起傷口感染。
如果不小心被扎傷
還出現了下面這些情況
你就要重視了
03
出現這些情況速就醫
傷口里有魚刺等異物
被海鮮弄傷,海鮮身上的鉗、刺等異物可能留在傷口內。此時,一定要去醫院及時取出,否則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皮膚傷口又窄又深
被蟹鉗、魚鰭刺傷后所形成的傷口往往都有一個特點:創口大多比較深、比較窄。
這種深而窄的創口很容易形成一個少氧甚至無氧的環境,特別適合一些厭氧菌的繁殖和生長,特別是破傷風桿菌。
一旦被感染,破傷風桿菌就會釋放毒素,引起全身肌肉痙攣,甚至死亡。
對這類傷口,大家可以先用清水沖洗消毒后到醫院做清創處理。醫生一般會建議打破傷風抗毒血清,以防感染。
傷口劇烈疼痛、紅腫、局部現紅斑,伴有高熱、畏寒
這可能是被海洋創傷弧菌感染的癥狀,此時一定要立即去醫院及時治療。只要及時來醫院就診,搶救成活率在70%以上。
這些你都記住了嗎
趕緊轉發擴散
告訴你身邊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