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編制”“有補貼”“潮州距離廣州高鐵最快就2小時7分鐘”……3月31日,由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主辦,南方醫科大學、廣東省人才服務局承辦的“廣東省2024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見面活動——醫學類急需緊缺人才綜合類專場”在南方醫科大學舉行。
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機構、衛健部門、醫學院校、醫藥企業等506家單位攜崗入駐,共計提供職位近3000個,需求人數超16000人。
大灣區醫療機構仍是熱門之選
從應聘者的求職情況看,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等老牌名院仍然受到畢業生青睞。不過位于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綜合醫院也是求職者的熱門之選,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惠亞醫院、中山市小欖醫院、東莞市康華醫院等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龍。
珠三角地區的醫療機構對人才要求普遍較高。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人力資源部主管林馥苑介紹,醫院現階段招聘主要以博士為主,其中,內外科、骨科等醫療崗位較為熱門,婦產科、兒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危重癥等專科也急需招聘醫學博士。成功應聘者除了能獲得10萬元科研支持、安居保障、醫療服務等福利,在科研項目和人才項目的申報和評選上將獲得更多機會。
招聘單位同樣看中求職者的臨床科研能力,一些珠三角地區醫療機構專門設置了博士后的崗位。林馥苑介紹,博士應屆畢業生醫院就能申請醫院的博士后崗位,申請成功后就獲得科研經費、安居保障等福利,若要成功出站,則需要達到發表文章或者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的要求。
除了大型綜合醫院,也有一些學生選擇應聘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南方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全科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張瑤就直奔社區醫生崗位。對此,她說道,社康中心工作壓力小,薪資待遇理想,但相比于前兩年,現在社康中心要求更高了,“最低要求是碩士及以上”。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各類醫學人才的聚集地。此次醫學類供需見面會,各用人單位對于高學歷、高層次醫學類人才,特別是對博士學歷畢業生需求極高,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兒科學、影像醫學、護理學、麻醉學等多個專業的高水平專業人才更成為了用人單位的“搶手貨”。
拋出橄欖枝,吸引英才回鄉
不同于深圳等珠三角地區,粵東西北地區醫療機構的人才需求更加精準,主要是招聘臨床醫生崗位。
“今年招收人數總共有222人,比去年增加了幾十人。”潮州市衛生健康局人才科科長羅曉璇介紹,今年潮州市采取了組團式招聘方式,除了市屬醫療機構外,還有湘橋區和饒平縣醫療機構共同參加招聘,新增的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兒科、內科和外科等科室,“從收的簡歷來看,康復、藥學、護理和醫學檢驗等崗位,反而比較受大家歡迎。”
為了招攬高素質人才,不少基層醫療機構開出誘人的“價碼”,尤其是對特殊緊缺人才、高層次人才,提供直接入編、安家費和科研啟動經費等各類補貼,周轉住房等待遇。
好政策吸引了許多學子“回流”建設家鄉。蕉嶺縣中醫醫院招聘負責人黃女士介紹,不少應聘者是梅州本地人,他們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工作,不僅是因為有熟悉的人際關系,不用花費更多時間適應環境,而且是因為當地新推出的人才政策——只要符合享受梅州市的“青梅計劃”政策的條件,5年內碩士研究生每月發放2000元補貼,本科生每月1000元補貼,此外享有研究生15萬元,本科生10萬元的本地購房補貼。
羅曉璇介紹,這兩年潮州市新推出的“高青人才”引進政策,吸引了許多非潮汕地區的人才來到當地工作。一些應聘成功的博士,除了招聘單位給予的優惠待遇外,還按照人才分類每年給予至少15萬元的補貼,若是在當地購置房產,還能享有50萬元的購房補貼。
校企協同聯動,搭建“雙向奔赴”舞臺
為了精準滿足學生就業需求,南方醫科大學根據用人單位需求,提前推送學校2024屆畢業生資源信息,通過聚焦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定位,量體裁衣, 搭建“雙向奔赴”舞臺,為畢業生提供充足的高質量就業崗位。
南方醫科大學藥學院2024屆董艷娜同學表示,今天招聘會現場有許多知名的醫藥集團、制藥公司,希望可獲得藥品銷售、質量檢測等方面的工作崗位。
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專員稱,今天的供需見面會匯集了眾多醫藥企業和醫療機構,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提供了精準服務,招聘者從崗位薪酬、職業發展、待遇保障等各方面積極回應求職者的關注,“短短兩個小時我們就收到近百份簡歷,與三十幾位同學達成了初步意向。”
“雙向奔赴”也要講究效率。在招聘會現場,潮州市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介紹,“簡歷收取是一面,明天就在學校舉行二面,今年還專門取消了筆試環節,若是合適的人才,我們馬上簽約。”
在招聘會現場,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立即實現“雙向奔赴”。
珠海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招聘負責人韓先生介紹,作為一所新型的科研機構,招收的崗位均為博士崗位,更偏向擁有生物醫學、藥學專業背景的博士后,目前還存在招人缺口。珠海普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稱,公司在醫療器械產品方面涉足較多,更偏向有臨床專業背景的學生,因為他們更了解臨床醫學中的痛點,能對接與醫生之間的需求。
對于如何準確找到與自己相匹配的工作崗位,南方醫科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劉東衛建議,同學們應提前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方向,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和行業動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主動關注目標用人單位招聘要求,積極投遞簡歷和準備面試,提高求職面試成功率。
【采寫】南方+記者 黃錦輝 實習生 廖璜 通訊員 柯佳
【攝影】南方+記者 許舒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