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28日電(記者謝佼、王曦)28日上午11時許,動車C6008次首次從川青鐵路茂縣站駛往成都,標志著經過12年建設,川青鐵路四川首段——成都東至鎮江關段正式貫通運營。
11月28日,在川青鐵路茂縣站,當地各族群眾在站前廣場慶祝鐵路開通運營。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該路段起自成都,途經三星堆、什邡西、綿竹南、安州、高川、茂縣等站,至海拔2503米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鎮江關站,動車穿行238公里僅需55分鐘。
設計方中鐵二院該線路項目負責人穆亞林說,為給大熊貓“相親走廊”土地嶺廊道讓路,設計線路被“掰彎”,增加了20%的建設量,土地嶺之下的榴桐寨隧道埋深達1000多米,以使行車與地表互不影響。
11月28日,C6008次首發列車駛入川青鐵路茂縣站。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面對曾發生過8.0級汶川大地震的龍門山斷裂帶,復雜地質、高地溫、高突涌水、高有毒氣體……攔路虎輪番襲來。為解決困難,各科研院校、參建單位協同攻關工藝工法,歷經12個春秋的艱難施工,最終取得了成功。
11月28日,首發列車C6008次列車行駛在川青鐵路上,該段與成萬高速并行、與成都都市圈環線高速交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業主單位成蘭鐵路公司成蘭指揮部指揮長肖霞林說,川青鐵路四川首段投運,讓川西北高原不通鐵路的歷史一去不返,九寨溝、黃龍等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將形成包含機場、動車、公路的立體交通網。
11月28日,在C6008次首發列車上,來自阿壩州民族歌舞團的演員給乘客贈送紀念品。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川青鐵路全線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中蘭州、西寧至廣州通道的組成部分,跨過黃河、岷江和青藏高原東麓,將西北的蘭西城市群和西南的成渝地區相連。正線全長約836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為國家I級雙線鐵路。川青鐵路后續線路仍在加緊施工。
11月28日,在川青鐵路茂縣站,當地各族群眾在站前廣場慶祝鐵路開通運營。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11月28日,在C6008次首發列車上,來自阿壩州民族歌舞團的演員為乘客表演節目。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11月28日,在川青鐵路茂縣站,當地各族群眾在站前廣場與首發列車模型合影拍照。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11月28日,在川青鐵路茂縣站,乘客、當地群眾和乘組人員在站臺合影慶祝鐵路開通運營。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11月28日,成都市青白江區境內行駛在川青鐵路上的列車(上)與行駛在寶成鐵路線上的列車(下)交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11月28日,列車行駛在川青鐵路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馬博 攝)
11月28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境內拍攝的行駛在川青鐵路上的列車(上)和行駛在西成高鐵線上的列車(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11月28日,俯瞰川青鐵路三星堆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調試列車駛出川青鐵路榴桐寨隧道(11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調試列車駛入川青鐵路茂縣站(10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調試列車駛出川青鐵路鎮江關站(10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調試列車駛入川青鐵路茂縣站(10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列車在川青鐵路線上調試運行(1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列車停靠在川青鐵路鎮江關站,該站毗鄰岷江,站臺跨越317國道(11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列車駛出川青鐵路鎮江關站(11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調試列車駛過川青鐵路榴桐寨隧道(10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