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推動成品油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5方面21條具體舉措。緣何出臺這份意見?它將如何影響我國成品油市場?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業內專家。
捷誠能源首席研究員閆建濤說,意見的出臺,向市場傳遞了國家推動成品油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9%,較2023年提高9.3個百分點。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的同時,2024年,我國成品油消費也提前進入下降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何要出臺如此高規格的文件,推動成品油流通高質量發展?
“雖然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很快,但從市場存量來看,汽油車仍處于絕對主導地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孫仁金說。
公安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8.9%。
“當前,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加工產品在內的成品油,仍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與國民經濟運行和人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王能全說,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其中汽油和柴油的年消費量超過3.5億噸。遍布全國的約11萬座加油站,面對著超過5億的機動車駕駛人和4億輛以上的機動車,代表著石油產業在消費者和社會大眾心中的形象。
但一段時間以來,部分成品油經營企業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擾亂了石油行業和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過去有大量非標成品油流入市場,業內還有不少缺乏相關運營資質的黑加油站、注冊之后卻不從事成品油批發業務的空殼公司,破壞了成品油市場的平衡。規范業內企業的經營行為,加強對行業的監管,刻不容緩。
“這份意見的核心就在于引導企業遵紀守法地穩定開展成品油經營,推動成品油流通高質量發展。”孫仁金說,意見的重點監管對象是參與成品油經營的企業,包括煉廠、批發倉儲企業、分銷零售企業等。
為防止黑加油站、非標成品油損害消費者利益,沖擊合規標準的成品油市場。意見對于從事成品油經營的企業資質,給出了明確要求和系統規范:
——在批發倉儲環節,意見要求,企業從事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應持經營范圍包含成品油批發倉儲的營業執照,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規定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港口經營許可證。
——在成品油零售環節,意見明確提出,嚴禁涂改、倒賣、出租、出借、轉讓成品油經營證照;禁止向電商平臺頒發成品油零售經營批準證書。
意見還注重全流程監管,要求完善成品油來源、銷售去向、檢驗報告、檢查記錄等憑證材料檔案,保存完整賬冊備查;將油品質量計量達標、依法納稅、應急保供等情況納入企業信用記錄等。
“這些都是整頓黑加油站、非標成品油流通等問題的重要舉措,要求成品油從來源到去向都要合規。”閆建濤說,未來企業要獲得成品油批發資質、零售經營資質可能越來越難,成品油流通市場將走向優化,轉型升級、追求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業內企業的主旋律。
此外,意見還要求建立地方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嚴格落實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有關要求;加強成品油流通上下游數據共享應用;提升成品油流通數字化監管水平;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等。
“成品油流通監管涉及多個部門,每個部門的監管目標不同。為避免在監管過程中各部門出臺的政策產生沖突,有必要建立跨部門的聯合監管機制。”閆建濤說。
“以前各地對于成品油流通監管差異較大。這份意見的出臺,相當于給地方政府提供了指導,讓省級政府在監管時有據可依。”孫仁金表示。
從意見出臺的時點選擇來看,閆建濤認為,當前成品油市場供需相對寬松,為意見出臺提供了良好條件。此次意見的出臺,也為未來成品油領域的財稅體制改革做了鋪墊。
還需要注意的是,“這份意見的出臺,僅是國家推動我國成品油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開始,意見中的很多要求和具體細節,國家相關政府部門還將適時發布相應的文件和規定加以明確。”王能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