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綠色高強 高效耐久 經濟智慧
仲愷東江科技園綠色智慧制造建設項目采用瑞高RSI裝配式建造體系,獲得眾多企業青睞
近日,記者驅車行駛在仲愷高新區東江科技園惠澤大道贏合科技路段,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拔地而起的裝配式綠色高標準廠房。這是總建筑面積14.29萬平方米的東江科技園綠色智慧制造建設項目。
近年來,裝配式建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居民住房和工業廠房建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為推動裝配式建筑可持續發展,提高裝配式建筑比例,今年1月,市住建局印發了《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進一步明確裝配式建筑實施范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明確和優化我市裝配式建筑實施范圍、執行標準及實施要求。
在惠州市,東江科技園率先探索,在2021年底就啟動綠色智慧制造建設項目。它既是國內首個在工業與民用建筑領域中,大量應用超高強混凝土、超高強鋼筋等超高強度材料及新型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的項目,也是東江科技園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政策要求,采用裝配式技術、綠色建筑技術進行建造,推動產業加速聚集,助力廣東省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得力舉措。
東江科技園綠色智慧制造建設項目已完成結構封頂。
看點1
節省工期超50%,實現結構封頂僅需3.5個月
根據《通知》要求,自2023年1月5日起,我市政府投資新建項目單體地上總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含)以上的公共建筑及保障性住房,以及社會投資新建項目單體地上計容積率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廠房(含倉儲用房)、研發用房,應當采用裝配式建筑,實施比例為100%。
東江科技園綠色智慧制造建設項目內庭(效果圖)。
東江科技園綠色智慧制造建設項目由仲愷高新區東江科技園管委會下屬國有企業投資開發,總建筑面積14.29萬平方米。該項目采用瑞高建造先進的RSI裝配式建造體系,通過應用大量裝配式建造技術、新型綠色建筑材料、瑞高智電物聯網等先進、便捷、低碳綠色超低能耗的創新性技術,旨在打造在建造技術、智慧運維方面具有科技引領,在生產配套、環境品質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一流的綠色智慧工業園區。
“項目是國內首個在工業與民用建筑領域中,大量應用超高強混凝土及超高強鋼筋等超高強度材料的新型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的項目,對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合作方、裝配式建造全過程技術咨詢服務和高強混凝土部品部件提供商——陜西瑞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灣區負責人張子涵介紹說,項目裝配率已取得廣東省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AA級等級認證。作為惠州市具有代表性的高標準工業廠房園區項目,該項目由五座(四棟)廠房、一棟宿舍綜合樓、一棟智慧停車樓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自實施以來,僅用3個半月便實現了結構封頂,為東江科技園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快速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東江科技園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得到眾多企業的青睞。目前,已有多家企業表示進駐意向。”
看點2
節約用工60%以上,極大減少建筑垃圾處理費用
3月中旬的一個下午,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偌大的項目建設現場,多條高大的吊臂正有條不紊運作,將裝配機運輸到相應的位置;現場僅有數十名工人在施工作業,與傳統的建筑工地出現密密麻麻的施工人員現象大有不同。
超高強混凝土保溫復合板。
東江科技園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東江科技園綠色智慧制造建設項目應用的瑞高綠色裝配式建造體系,相較于傳統建造工藝該項目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并實現“綠色、高強、高效、耐久、經濟、智慧”等建設目標。
據悉,在建設工期方面,該綠色裝配式建造體系可節省工期50%以上,節約用工60%以上;在施工安全方面,項目無需大量搭設外腳手架,并通過預制構件代替傳統現澆構件減少了現場濕作業,降低了安全風險,有效保證施工安全;在質量提升方面,預制構件工廠化批量生產,使結構和砌體工程的施工精度及材料強度遠高于傳統施工。
預應力空心板。
綠色裝配式建造體系對建設環境尤其友好,項目建筑垃圾減少80%,極大減少建筑垃圾處理費用。同時,通過采用瑞高自主核心專利技術的無線智電系統,在提供高安全性和高穩定性的智能化管理服務的同時,減少前期開槽工費,減少管線材料費用,減少建筑垃圾,節省后期運維管理成本,科技智慧技術應用廣泛。
值得注意的是,在綜合成本方面,由于工期短、建筑垃圾處理費用低、建筑殘值高等特點,裝配式建筑的綜合成本優于傳統建造方式。
近年來,作為用預制構件裝配而成的建筑,裝配式建筑備受社會各界關注。2017年,我省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明確珠三角城市群到2025年年底前,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5%以上,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以上。這一目標也列入了我市相關規劃之中。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政策,先后印發實施系列政策文件,從土地出讓、規劃、設計、預評價等源頭進行把控,優化裝配式建筑項目全過程監管,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希望東江科技園綠色智慧制造建設項目能夠成為這方面的一個好樣本。”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看點3
超高強混凝土預制梁有四大核心優勢
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在高達8層的工業廠房中,其每一層的框架梁相對于傳統的廠房要“瘦身”很多。
“如此高荷載的要求下,傳統建造技術框架梁的厚度要達90厘米以上,而我們這個項目框架梁使用了超高強混凝土預制梁,其僅突出板底50厘米左右,不僅結構強度大幅度提升,同時大幅度縮小結構尺寸,間接增大了廠房的可用空間。”張子涵介紹說,項目廠房采用的超高強混凝土預制梁具有四大方面的核心優勢。
超高強混凝土預制梁。
一是相較于普通混凝土產品減輕結構自重40%~60%。一方面,更加易于吊裝,實現快速、安全、全預制裝配。另一方面,更輕的建筑自重能夠節約建材,降低結構成本,有效節約建設造價。此外,該材料能夠有效減少結構構件尺寸,提高內部空間利用率。二是該材料的水灰比僅為0.1~0.2左右,構件內部無游離水,能夠有效避免結構內部游離水對結構體的凍融破壞和游離水對鋼筋等材料的侵蝕破壞,提高結構使用壽命。三是構件總孔隙率1~5%,少且不連通,無腐蝕通道。相比普通混凝土及鋼結構產品,超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可達300年,超強抗腐蝕性,實現全壽命周期免維護。四是材料具有優異抗凍融、核防護性,其可塑性強、耐候性強。
“結合目前我市裝配式建筑建設情況,參照省內其他城市做法,我們將進一步明確和優化我市裝配式建筑實施范圍。”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積極推動裝配式建筑有序可持續良性發展,逐步提高裝配式建筑比例。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楊敬賀 魏怡蘭 通訊員東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