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仲愷東江科技園構筑“科產城人”產業生態
奮力打造產城融合現代產業新城
位于仲愷高新區的東江科技園內一派繁忙,創新要素在這里集聚,園區能級持續攀升,科技金融活力十足,產城融合步伐加速……
從曾經被人遺忘的荒涼鰻魚場,到如今惠州市重點建設的高端產業園區、仲愷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和新的經濟增長極,仲愷東江科技園自2008年立園以來,積年謀變,堅持走產城融合之路,一年年拔節生長,在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民生福祉等方面,搶得先機、贏得主動,交出了一份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合格答卷。
東江科技園。
鋪開產業藍圖
集聚科技創新發展動能
今年盛夏,熱情似火的巴黎奧運會上,超高清LED顯示屏等一系列高品質“惠州制造”頻頻出圈,其中一家企業提供超過50塊大屏分布在巴黎奧運會的關鍵角落,憑借高清畫質和卓越的顯示效果,為現場觀眾營造沉浸感十足的觀賽體驗。
這些大屏,就產自位于東江科技園的惠州市艾比森光電有限公司。引進艾比森光電有限公司,是東江科技園堅持實體經濟,深入實施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行動的具體體現。
放眼東江科技園的產業版圖,可謂群星璀璨:中國汽車電子知名品牌華陽集團、手機天線銷量亞洲第一的碩貝德股份、歐洲頂級足球職業聯賽球場顯示屏供應商雷曼股份、中國一流智能控制方案提供商拓邦股份……這些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園區,共同構建了東江科技園強大的產業矩陣。
近年來,東江科技園堅持制造業當家,聚焦高端裝備、新材料、信息通信、持續消費四大主導產業,緊盯補鏈延鏈強鏈靶向發力,著力引進潛在鏈主企業,推動上下游企業入園進區,提升上下游協同效率,集中力量推動產業集群集聚集約發展。園區現注冊企業1172家,其中工業企業524家,占44.7%;規上企業194家、高企106家。202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7.89億元,同比增長13.8%;規上工業總產值478.95億元,同比增長11.2%;規上工業增加值105.53億元,同比增長13.37%。目前,園區的高端裝備(模具及精密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鋰離子電池及材料、電子材料)、信息通信(汽車電子、智能物聯、5G通信、新型顯示及照明)和面向個人客戶的持續消費(健康醫療、綠色食品、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智能玩具)四大產業正在加速集聚。
科技創新“關鍵變量”,則是東江科技園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走進位于東江科技園的惠州市華陽多媒體電子有限公司,新車間的HUD(抬頭顯示)標桿產線采用先進的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率提升到85%。近日,該公司成功入選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華陽多媒體公司是東江科技園企業在科技創新上不斷探索的縮影。近年來,東江科技園始終牢記科技園區初心使命,充分發揮科創資源集聚優勢,不斷強化校企合作,與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省級大學科技園分園揭牌運營,開設拓邦電氣冠名班;推動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國際金融研究院在園區設立產學研基地。
截至目前,園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10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6家,省級研發平臺24個、市級研發平臺60個,科技型中小企業89家。這些優質企業集聚科技創新發展動能,以創新突圍,成為鍛造新質生產力的“探路先鋒軍”,帶動東江科技園整體經濟穩進提質,成為名副其實的區域創新高地。
造優載體引鳳來棲
優化營商環境厚植“軟實力”
今年2月底,位于東江科技園的中哲尚藍柏音頻數碼智造項目正式建成投產。“園區服務太好了,極大加快了我們的建設和投產速度。”該項目負責人說,從開始招商洽談到項目用地從上個項目盤整回來,再供地給該項目落地,僅僅歷時90天完成,并于項目用地摘牌當月就開工建設,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
這一項目的快速推進,充分展示了東江科技園高效的服務能力和優越的營商環境。
如果說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那么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可幫助、滋潤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多年來,東江科技園秉持便捷、陽光、高效的服務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厚植園區“軟實力”,吸引更多優質企業“棲息筑巢”。
深化服務舉措,讓在建項目“加速跑”。東江科技園通過實施“全流程跟蹤服務”“代辦制”“承諾制”等政務服務舉措,明確具體的解決辦法,并指定服務專員專項跟蹤落實,確保項目建設進度不受阻礙,讓企業享受“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的便捷服務。
全面提升服務效能,為企業提供“金牌”店小二式的全程服務。東江科技園還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組建了黨員志愿服務先鋒隊,通過實施“一條龍”“保姆式”服務,確保企業從入駐到運營都能享受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幫助。
在政務服務體系建設上,東江科技園同樣不遺余力,高標準完成了園區行政服務中心和黨群服務中心的升級改造,增設了多個功能區域,進一步提升了服務質量與效率,為園區內的企業與員工創造了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環境。
此外,東江科技園創新性地建立了網格機制,由管委會各科室包干掛點企業,涵蓋反詐、金融、經濟、安全生產等多個服務領域,針對性解決企業各種問題。同時定期舉辦行業企業沙龍對接活動,以行業龍頭企業需求為導向,推動關聯企業共同做大做強,從而讓園區的產業生態更加“枝繁葉茂”,煥發勃勃生機。
立足以城促產
打造現代化專業園區標桿
傍晚時分,漫步在東興碧道,紅色的跑道在夕陽的余暉下蜿蜒伸展,與潺潺流水和蔥郁的樹木相映成趣,這條總長約3.6公里的東興碧道,自去年正式啟用以來,便迅速成為了企業職工和居民熱衷的休閑勝地;
走進東江應急指揮中心,大屏幕上的視頻監控畫面實時滾動,將城市街區、公園廣場、公交站點、背街小巷等區域的情況悉數呈現;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惠州一中東江學校內又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該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2023年高中上線率達到76.3%,位居仲愷高新區公辦學校第一……
驅車行駛在東江科技園內,很難再看到傳統工業園區的影子。這里,一抹抹“綠色”喚醒園區活力,醫院、學校、公園、小區等配套設施嵌合其間,行走其中的人流涌動著這座產業新城的無限活力與動能。
隨著項目的不斷落戶、企業的快速發展、產業的加速集聚,東江科技園面臨著新的發展命題:如何打造宜居、宜業、宜創的發展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此,東江科技園從產城融合著手,追求經濟實力爭先進位的同時,不斷提升園區的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功能品質。據統計,園區已累計投入20多億元用于新建、改建、擴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智慧生態體系等一大批建設項目。
如今,東江科技園正以產城融合為引領,積極搶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重大歷史機遇,堅持守正創新,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共同書寫“科產城人深度融合的現代化專業園區標桿”的美麗篇章,為仲愷建成國家一流高新區作出貢獻。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葉曉燕 湯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