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24年仲愷高新區GDP1071.75億元比增4%
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打造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新歲序開,共赴新程。2月13日,仲愷高新區召開2025年度工作會議,總結成績,展望未來。回望2024年,仲愷高新區在前一年度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基礎上,以攀登者的姿態向前,強創新、興產業、優治理、促振興,在爬坡過坎中奮勇前行,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71.75億元,比增4.0%。
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作為惠州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今年,仲愷高新區將堅定信心、勇挑大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譜寫千億高新區發展新篇章。
回顧去年成績
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助企業穩增長
入選全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入選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電子信息)被評為全國12家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的基地之一、在全省首創“先代償后補償”政銀擔風險補償金……回望2024年,仲愷高新區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助企業、穩增長,經濟社會發展亮點紛呈,穩中有進。
謀與干
產業發展根基持續厚植
初春時節,仲愷高新區處處涌動著建設熱潮,走進潼湖生態智慧區的宇豪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和高分子材料項目現場,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簾。該項目專注于商業儲能產品、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以及高分子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預計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將達到40億元,未來將被打造成宇豪科技總部基地。
潼湖生態智慧區。
項目的紛至沓來,正是仲愷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發展理念的生動注腳。近年來,仲愷在“攀高”求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以項目之“進”謀發展之勢,聚焦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能源電子三大支柱產業,推動了一大批優質項目落地建設。
循著時間軸回望,2024年,仲愷高新區在項目建設方面交出了多張亮眼成績單:全區獲批新增建設用地面積、土地掛牌交易宗數分別居全市第一、第二,中通、朗峰等573宗項目順利落地,宇豪新能源、礪劍新材料等28宗項目動工建設,德賽矽鐠、廣東華電等53宗項目竣工投產,75宗省市重點項目超額完成進度。
這一年,園區建設提質增效,潼湖生態智慧區發展新動能強勁,規上企業產值增長13.1%;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發展逆勢上揚,規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東江科技園產業層級穩步提升,規上工業增加值率達22.7%;惠南科技園工業發展量質齊升,規上工業增加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9%和35%。
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
在主導產業加速集聚攀高逐新的同時,仲愷高新區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瞄準人工智能、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等領域,突破關鍵技術、引進培育重點企業。打造低空經濟制造基地和數據服務基地,培育“低空+數據”產業鏈。
高與新
助力“專精特新”企業拔節生長
高企存量突破11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數和存量、數字化轉型企業總量和轉化率均居全市第一;R&D占GDP比重達8.31%,為全市水平2.7倍;科技服務業營收居全市第一,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完成率連續3年居全省高新區第一;科技金融工作獲評省級典型案例……2024年,靚麗的數據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奏響著仲愷高新區又“高”又“新”的發展強音。
“科技之花”是絢爛的,但要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還需結出“產業之果”。2024年,仲愷成功舉辦了5場“仲愷金種子”投融資項目路演活動,搭建本地優質企業與各類股權投資機構、鏈主企業技術及采購的溝通渠道,大元硬碳(惠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眾多創新型企業借此展示核心產品,吸引投資目光。
這是仲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體現。作為科技的集聚地,仲愷高新區通過打造全鏈條式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搭建創新積分制科技金融應用平臺、全省首創設立“先代償后補償”風險補償金等一攬子舉措,助推高新區創新主體快速發展。為更好地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不精準、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仲愷去年正式出臺《仲愷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措施》,進一步優化科技金融政策供給。
通過集中資源要素、搭建技術平臺,仲愷高新區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在拔節生長,迸發出蓬勃生機,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基”“搭梁”。
闖與創
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活力
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改革與開放始終是區域發展的核心命題。2024年,仲愷高新區以“闖”的銳氣破局體制機制障礙,以“創”的智慧重塑營商環境生態,從政務服務增效到開放能級躍升,從招商體系重構到跨境服務創新,該區不斷探索和實踐,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年,仲愷深入實施賦權強鎮、國企國資、政務服務、一流營商環境等18項“集成式”改革,區屬國企資產、營收分別增長29%和16%,在全市率先延伸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窗口至產業園區政務分廳,企業服務、知識產權、質量強區等各項工作齊頭并進,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深入實施招商“一把手工程”,將招商引資事權下放鎮(街道),開展“全域全鏈全線”招商,一場場“引進來”“走出去”的招商行動在仲愷如火如荼展開。
廣交會TCL展區。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2024年10月中旬,仲愷高新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電子信息)展位首次在廣交會亮相,讓廣大客商對“仲愷制造”的整體實力一目了然。仲愷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成立了惠州RCEP服務中心,獲評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港澳青創基地不斷擴容增效,港澳青創園一期已投入運營;GoGBA港商服務站、惠州仲愷(香港)人才聯絡站等服務載體的成立,進一步夯實了融深融灣的基礎。
仲愷還持續深化“簡流程、提效率、優服務”的改革理念,完成全市首個區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成立全市首個縣區級行政復議中心、營商環境法治服務監督中心、訪前調解協調中心,工資權益保障服務站實現全覆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仲愷逐步形成,讓企業甩開包袱干事業。
變與進
“百千萬工程”成果可感可及
行走在仲愷高新區,鎮村面貌煥然一新,春節期間,不少返鄉人員感嘆家鄉變化大,顏值內涵有了“雙提升”。
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仲愷高新區立足“特”、突出“美”、促進“融”、形成“聚”,拓展特色優勢、探索多樣路徑、激發創新活力、構建協作機制,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陳江、惠環街道入選活力街道500強,瀝林鎮連續2年入選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潼僑鎮典型鎮村培育成效扎實、“僑文化”特色彰顯,潼湖鎮核心經濟指標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4年,全區鎮村發展活力有效激活,全域完成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87%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達“20萬+”。
不僅如此,仲愷高新區持續厚植民生福祉,民生紅利在“變與進”中涌流、呈現。一年來,一批教育、醫療、城市公園等配套設施建成投用。如新增公辦學位超8000個,廖承志紅軍小學獲評全國五星級紅軍小學;15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質增效,全市首個工業園區工人文化宮啟用,“廠BA”“村BA”籃球聯賽、碌鵝節等文體活動亮點紛呈;建成就業驛站6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穩步提升,長者飯堂(助餐點)實現鎮街全覆蓋;惠河高速改擴建穩步推進,升西路、欖村路等39條共77公里道路建成通車……觸摸城市發展建設的脈搏,如今的仲愷高新區,路網“骨架”快速拓展,產業發展升級壯大,市政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環境不斷優化,改變的不僅是城市的“顏值”,更是市民的“幸福指數”。
展望今年目標
奮力譜寫千億高新區發展新篇章
蛇年新春,萬象更新。2025年,站在新的發展階段,仲愷高新區面臨著千億高新區整裝再出發的發展之問,肩負著“經濟大區勇挑大梁”的歷史重任,將圍繞“專、精、特、新、釘、效、廉”的“七字訣”,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履職擔當,按下招商引資“快進鍵”、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掌握經濟發展“主動權”,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奮力譜寫千億高新區發展新篇章。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
固本,方能行穩致遠。仲愷高新區將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當好惠州建設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主戰場”。翻開新一年部署藍圖,發展思路非常明晰:圍繞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能源電子等三大支柱產業,通過做大存量企業、培育引進增量企業,實現存量企業、增量企業同頻共振,加速形成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該區將發揮潼湖數據中心算力與存儲資源、市級軟件園集聚區、智慧城市建設等優勢,培育一批數字化服務主體,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優質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實現產業鏈協同數字化;同時狠抓專業化服務,設立服務業公司,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全過程專業化服務。
拓新,方能勇立潮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陣地。仲愷將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支持TCL、德賽、億緯鋰能等龍頭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搶抓低空經濟產業風口,鼓勵電池、汽車電子等優勢產業向低空領域拓展,支持泰一科技、禹穗科技等企業打造低空無人機智慧城市應用新典范、開發低空數據產品,建設低空經濟制造基地和數據服務基地,著力培育“低空+數據”產業。
億緯鋰能自動化生產車間。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仲愷將梯度培育中小企業,支持高企高質量發展,年內推動高企規上占比超50%,遴選培育科技領軍企業20家以上,讓企業在技術創新、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中“唱主角”“挑大梁”。同時將持續辦好“仲愷金種子”產融路演品牌活動,助力不少于3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融資超500億元。大力推動集群式數字化轉型,讓傳統產業在數字化浪潮中實現華麗轉身,走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道路。
投資消費雙輪驅動,培育增長新動能
項目建設是載體,招商引資是前提。仲愷深知招商引資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性,將建立健全招商引資工作機制,打造“1+3+N”招商體系,形成全區“招商一盤棋”的協同工作格局。同時,出臺新版《關于降低制造業投資成本促進招商引資的十條措施》,以政策引領打造制造業投資高地。精準分析區內龍頭鏈主企業配套需求,結合實際科學繪制產業招商圖譜,精準發力、定向施策,全力推進補鏈強鏈延鏈工程。力爭新落地項目總投資350億元,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德賽西威智能制造車間。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抓投資就是抓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仲愷高新區持續優化項目動工、竣工、投產、納統全流程服務,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年內計劃推動億緯PACK、仲航智能等30宗以上工業項目動工,創維數字一期、海富等35宗以上工業項目竣工投產;安排省市重點項目73宗,完成年度計劃投資207億元以上,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項目支撐。
促消費是當前恢復和擴大需求的關鍵。該區將扎實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引進現代時尚新型業態,培育打造一批特色商圈示范街,滿足市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同時充分挖掘區內的生態人文資源,串聯潼湖濕地、三角梅瀑布、黃屋古村等,打造一批精品文旅線路;優化工業研學科技旅游路線,推動文旅消費市場繁榮發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邁出“百千萬工程”新步伐,增進民生福祉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園區、鎮街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實施好“百千萬工程”,關鍵要強化鎮街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推動園區、鎮街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仲愷高新區將推動潼湖生態智慧區規上工業總產值超700億元,引進產業項目總投資超60億元、年產值超200億元;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規上工業總產值超600億元,工業項目投產15宗。推動東江科技園、惠南科技園和陳江、惠環街道做好存量文章,支持現有企業增資擴產、向新圖強。推動瀝林、潼僑、潼湖做好增量文章,因地制宜擴大產業版圖,打造全區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產業興則鄉村興,強村富民是“百千萬工程”的必由之路。今年,仲愷還將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做好“土特產”文章,不斷擦亮紅頭蔥、碌鵝、龜苓膏、“幸福水”等品牌。加快推進瀝林鄉村振興示范帶、幸福綠道、環潼湖綠道等項目建設,促進鄉村振興“2212”總體空間格局(2條鄉村振興示范帶+2條綠道+12個鄉村振興節點)落地見效。同時,規范強村公司設立、運作、管理,加快推動64宗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建設,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
在城市功能品質提升方面,將啟動平南互通項目建設,徹底打通四環路“斷頭路”;統籌推進青春大道北、智慧大道南、西坑產業大道等86宗道路交通設施項目建設,盤活、改造各類停車泊位8000個,加快公交站港灣式升級改造二、三期建設。同時,改造提升仲愷公園、潼僑公園等一批老舊公園,新改擴建基站459個,打造30公里智慧示范路,還將試點開展農貿市場臟亂差、夜市攤販亂擺賣以及“牛皮癬”等三大市容頑疾綜合整治。
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仲愷著力探索更高質量教育,啟動新建1所公辦高中;促進文體事業繁榮發展,實施“市民共享文化空間”計劃,擦亮“星愷周末”“廠BA”“村BA”等文體品牌。并積極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計劃新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933套,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生活保障。
從車間機械臂的精準舞動到潼湖濕地的鷺鳥翩躚,從科創路演的頭腦風暴到“廠BA”“村BA”的激情吶喊,仲愷高新區正以產業、創新、改革、民生的四重變奏,演繹高質量發展深層邏輯。站在千億臺階上,仲愷高新區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升級,增進民生福祉,為惠州高質量發展書寫更加精彩的仲愷篇章。
文/圖(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張曼平 黃希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