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東江科技園搶先布局未來產業高地
打造超百億級通用智能產業集群
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現場、精心謀劃的未來產業布局、系列推動發展的有力舉措……近日,仲愷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園區鎮(街道)行”主題宣傳活動走進仲愷高新區東江科技園,實地感受這座產業新城涌動的發展熱潮與創新活力。圍繞打造“科產城人深度融合的現代化專業園區標桿”目標,東江科技園正加速奔跑在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上。
年內5宗投產項目預計總產值151.5億
在東江科技產業園,兩座百米高的白色天然氣聯合循環機組巍然矗立。這里就是廣東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重點項目——廣東華電惠州東江燃機熱電項目現場。
“我們已完成兩套機組整套啟動并順利并網,預計今年5月下旬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第二季度中期完成項目全部建設,全面投入商業運行。”廣東華電惠州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劉曉東表示,項目將建成國內首個標桿高國產化率9F5型燃機數字電廠,采用國內首臺高國產化率、同類機組出力最大、效率最高的M701F5型重型燃氣輪機組,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達75.88%。
廣東華電惠州能源有限公司集控室。
劉曉東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31.74億元,投產后年均產值約30億元,將形成“電、熱、冷”三聯供的綜合能源供應體系:年發電量可達32.66億千瓦時,相當于惠州130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年供熱量約389.66萬吉焦,年供冷量約171.79萬吉焦,能夠同時為東江科技產業園、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空港產業園等重點產業園區提供工業蒸汽及冷水,有效降低冷熱用戶用能成本。
項目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東江科技園,一個個重點項目正拔地而起,成為園區發展引擎。東江科技園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唐高杰介紹,目前,園區在建項目10宗,2025年度計劃投產項目有5宗,分別為拓邦智能控制器暨鋰電池擴產增效項目(二期)、廣東華電惠州東江燃機熱電項目、三瑞新能源及智能逆變器研發生產項目、和宏智能終端及連接件研發生產項目(二期)、信宇人涂布機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項目(二期),5項目計劃總投資額69.32億元,預計可實現總產值151.5億元。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為東江科技園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瞄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
“當前,前沿技術蓬勃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契機,必須牢牢把握時代脈搏,推動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向未來產業集聚規模化發展。”唐高杰表示,今年,東江科技園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瞄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領域,搶先布局未來產業高地。
據介紹,園區正依托拓邦(智能控制器)、艾比森、邁銳、雷曼(LED顯示)等重點企業,打造超百億級通用智能產業集群;同時加速未來網絡和低碳能源產業集聚培育,依托碩貝德(5G天線)、攸特(濾波器)、超頻三及鑫全盛(散熱器)等重點企業培育未來網絡產業;依托贏合、信宇人(鋰電裝備制造)、微電、慧成(穿戴式鋰電池)等重點企業培育低碳能源產業;聚焦具身智能產業研發與應用,計劃引入多家專注于機器人核心算法、傳感器技術的創新企業,打造從研發、生產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爭取3~5年內,使具身智能產業成為新經濟增長點,帶動產業產值突破50億元,助力園區打造科產城人深度融合的現代化專業園區標桿。
園區將增強靶向招商精準性,研究制定產業鏈招商圖譜,積極開展龍頭企業供應鏈招商、以商引商,建立未來產業跟蹤、研究和承接落實機制,加快布局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未來顯示、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同時,為激活園區創新因子,將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探索設立總規模不少于3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推動科技金融扶持一批中小企業,支持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動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中心惠州產教融合基地落地建設,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