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推動應用場景變身產業風景
仲愷高新區啟動“產業雙引擎” 構建未來產業“第四空間”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向縱深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成為搶占發展制高點的核心路徑。如何打破“實驗室成果”與“生產線需求”的壁壘?6月6日,仲愷高新區在“智惠仲愷·未來產業第四空間”戰略發布會上,正式揭牌仲愷iCenter未來產業能力中心和“仲力磁場”仲愷未來產業場景創新驗證中心兩大核心平臺,標志著該區在產業創新模式上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化生態構建。
發布會上,仲愷高新區科技創新和投資促進局、仲愷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清華珠三角研究院、北京艾牧嘉禾運營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簽署深度合作協議。通過整合頂尖科研資源,仲愷首推“政產學研金”五創聯動模式,構建覆蓋技術研發、場景驗證、產業孵化的全鏈條創新生態,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快速化通道。
“智惠仲愷·未來產業第四空間”戰略發布會現場。
構建“五創融合”創新生態
仲愷iCenter構建未來產業“創新燈塔”
作為區域創新體系的戰略支點,仲愷iCenter不僅是創新資源的“蓄水池”,更是產業升級的“導航儀”,它突破傳統資源平臺定位,在清華iCenter的技術賦能下,以“五創融合”(場景、科技、產品、品牌、人才)為方法論,構建一個多方共建共享的創新生態。打造聚場景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與人才創新賦能的專業賦能機構,正成為驅動區域未來產業升級的“創新燈塔”。
該中心將通過舉辦國際論壇、技術交流會等活動,為國內外企業和研究機構搭建合作交流的橋梁,促進區域產業的國際化發展;依托合作科研機構的深厚學術底蘊和前沿研究成果,通過設立專項研發基金、共建實驗室和創新中心、開展聯合人才培養項目等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場景、科技、產品、品牌、人才等多維度融合的“五創”體系化創新生態系統,為仲愷高新區乃至更廣泛區域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對企業而言,仲愷iCenter如何賦能?“仲愷高新區已聚集8000多家企業,形成從材料、工藝到設計的完整產業鏈;另一方面,企業創新時常面臨‘資源就在身邊卻難以匹配’的困境。例如,某企業為尋找特定加工工藝耗時數月,最終發現解決方案竟來自同一園區的供應商。”清華麥肯錫數字化能力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泓進一步闡述道,傳統加工導向模式已無法適應需求驅動的市場變化,企業亟需重構開發流程。“未來企業的競爭力,在于用科技將過剩產能轉化為精準供給。”李泓舉例稱,代工企業可借助平臺快速建立終端產品開發能力,避免重復投入;新品上市前可通過“雙中心”同步完成體驗優化與制造可行性驗證,降低試錯成本。
目前,仲愷iCenter已儲備了多個項目,例如新型科技農業項目,打造國內科技+農業的未來范式;智能康養機器人項目,打造具身智能適配平臺;新一代三維CAD設計軟件項目,填補我國在三維CAD建模領域空白。未來,還將聚焦戶外運動“萬億級”新賽道,遴選孵化如高端騎行裝備、智能電動自行車(ebike)等引領消費潮流的智能化產品。
從“實驗室”走向“真實場景”
“仲力磁場”打造未來產業“第四空間”
若說“仲愷iCenter”是技術創新的“源頭活水”,“仲力磁場”則是技術落地的“試驗場”。這一平臺以“123+4空間”理念(即生活空間、工作空間、融合空間+科技鏈接空間)為核心,突破傳統制造邊界,構建起“制造后應用驗證”的新型產業生態——產業“第四空間”,形成“場景即時響應+技術快速迭代”的雙輪驅動模式,推動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真實場景”。
“如今是技術加速迭代的時代,技術能否快速在應用場景里得到應用,關系著一個技術的拓展應用潛力和價值。”北京艾牧嘉禾運營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柳雨佳表示,“仲力磁場”獨創“雙中心”架構——技術驗證中心與場景創新中心,與“仲愷iCenter”形成創新閉環,實現“技術找場景”與“場景催技術”的雙向奔赴。
其創新實踐體現在兩個維度:硬核支撐,面向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開放場景資源與應用檢測平臺,支撐企業完成“研發-中試-量產”全周期驗證;生態重構,通過挖掘生活化需求,反向驅動技術迭代,例如把生態綠道等休閑場所賦予智慧農田、科技騎行道等新體驗,實現“生產、生態、生活”三態融合。
據悉,仲愷高新區將依托超高清視頻顯示、能源電子、智能終端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持續孵化場景創新IP,讓技術驗證與產業需求在這片“磁場”中碰撞出更多可能。
從“制造工廠”邁向“智造高地”
仲愷“雙中心”構建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融合新生態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仲愷已形成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能源電子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全區GDP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大關,R&D、高企、孵化育成體系等核心創新指標連年領跑全市。今年一季度GDP增速達8.6%、位居全市首位,保持向上向好發展態勢。但與國家一流高新區相比,仍面臨科技創新蓄勢不足、產業層級不高、場景開發滯后等挑戰。
此次“雙中心”的落地,是仲愷主動擁抱未來產業變革,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的戰略布局:仲愷高新區將以打造“五創融合”的體系化創新仲愷模式為核心,以“雙中心”為引擎,以產業“第四空間”為載體,深度構建“生態基底+產業創新+科技應用+新型消費+文化賦能”融合發展模式,為企業提供更低的創新成本、更快的驗證周期、更廣的資源網絡以及精準的技術驗證場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為實現目標,仲愷高新區將推出系列配套措施:政策加持,近年來該區已出臺科技金融、科技招商政策,近期還將出臺“科技創新11條”,通過揭榜掛帥項目、技術轉化補貼等工具,降低產學研合作門檻;資本賦能,組建人工智能專項基金與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以“投貸聯動”替代傳統獎補模式,市場化推動原創技術孵化;校地合作,構建“重資產平臺+輕資產研究院”體系,加速高校成果落地。今年10月,仲愷還將舉辦首屆“增材制造創新大賽”,匯聚全國高校與產業界力量,圍繞材料、設計、工藝等全鏈條展開產學研合作。
仲愷高新區將通過與清華iCenter、北京艾牧嘉禾等頂尖機構合作,打造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發展平臺,建設面向大灣區的工業設計中心和技術驗證基地,形成開放創新的未來產業應用“第四空間”,不斷提升仲愷的區域創新能級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同時仲愷高新區也希望仲愷廣大企業,積極投身創新實踐,主動對接仲愷iCenter,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協同,在“仲力磁場”構建的產業應用“第四空間”中,驗證技術、迭代產品、開拓市場。
●相關鏈接
平臺定位
仲愷iCenter(未來產業能力中心):依托清華iCenter技術支撐,打造“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聯合體,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集技術研發、產業孵化、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平臺。
仲力磁場(未來產業場景創新驗證中心):以“技術驗證+場景創新”為雙核心,突破傳統制造空間限制,打造“科技鏈接生活”的產業“第四空間”,推動技術從實驗室樣品向市場商品的高效轉化。
仲愷iCenter能做什么?
以科技前沿為手段,深度對接新消費方式迭代趨勢與仲愷優勢產業鏈的深度耦合需求,系統性掃描仲愷產業園各入戶企業當下發展中的技術瓶頸,針對性開展“靶向式”入戶診斷,精準引導入戶企業創新創業方向,真正幫助企業突破關鍵性科技性問題和相關的連續性應用問題,為新銳科技產品提供從概念到原型的“快車道”,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
充分結合“仲力磁場”多元跨領域的應用場景,助力企業突破實驗室與市場間的“最后一公里”,為新產品的應用提供從0到1的真實使用體驗,在真實場景中提升用戶認可度,塑造“用出來的口碑”;
與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清華iCenter)、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等頂尖科研院所建立緊密合作機制,在持續引進高端創新團隊的同時,更有針對性地聚焦本地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核心需求,系統開展多層次、實戰化的人才培養,為產業鏈各環節精準輸送能力過硬的創新骨干。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惠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