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仲愷高新區黨群服務中心四年耕耘打造基層治理亮麗名片
多元服務覆蓋全生命周期
6月29日,仲愷高新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廣場上熱鬧非凡。2000余名黨員群眾匯聚于此,通過文藝表演、志愿服務等方式共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活動現場搭建“初心之旅”展區,用一張張照片回顧了區黨群服務中心4年來的成長歷程。
這座坐落于惠風七路仲愷公園旁的紅色陣地,總面積約4108平方米,自2021年6月啟用以來,始終以“黨建引領、服務群眾”為核心,通過實施項目化運作、社會化孵育、協同化治理“三化并舉”策略,累計服務黨員群眾超27.28萬人次,組織各類活動5000余場,成為仲愷高新區基層治理的亮麗名片。
“1+1+4+N”模式匯聚“專業+社會”服務合力
走進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的黨建主題館,瞬間被科技浪潮包圍。光影交錯間,區情概況、發展規劃及黨建成果等內容如畫卷徐徐展開。輕點屏幕,一鍵切換主題場景,每一處細節都躍然眼前。移步黨建智慧館,輕觸屏幕,黨建發展歷程清晰呈現。黨員置身智慧黨建體驗系統,“三會一課”互動場景帶來沉浸式體驗。政治生活館內,黨章學習、重溫誓詞等活動有序開展。
課程設置豐富多樣,可滿足不同年齡段的需求。 惠州日報記者鐘瑋 攝
目前,區黨群服務中心形成了“一廳二堂三館四區”的功能布局。綜合服務大廳高效便捷;新時代大講堂與初心堂(紅旗書屋)定期舉辦講座;黨建主題館、黨建智慧館、政治生活館特色鮮明;黨建活動區、辦事服務區、共享融合區、文體活動區全方位滿足大眾多樣化需求。
在運營模式上,該中心創新推行“1+1+4+N”模式,即由區黨建辦配備1名行政督導深度參與建設運營,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配備1名專業督導及4名專職工作人員,同時依托社工整合N類社會資源。該中心整合瑜伽、早教、心理咨詢等愛心社會組織及企事業單位資源折合人民幣約300萬元,填補服務空白,擴大服務覆蓋。這種模式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更形成了“專業力量+社會力量”的服務合力。
四年來,區黨群服務中心秉承創新精神,致力于構筑黨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固堡壘。通過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服務機制,有效推動陣地的標準化建設。目前,服務范圍已拓展至區內各園區、“未來社區”“先鋒出租屋”等基層末梢,真正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的目標。
五大特色服務體系已形成規模效應
“家長們盡量不要用批判性的語言,多試試用開放式提問來跟孩子交流。”日前,20組親子家庭在家庭教育講師的引導下模擬“孩子考試失利”的溝通場景。這場以“讀懂孩子的心”為主題的“父母學堂”公益工作坊,正是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齡化服務矩陣的一個縮影。該中心深植“以人民為中心”理念,以多元服務場景構建起覆蓋生命周期的普惠“綜合體”,讓每個年齡段的群眾都能在此找到專屬溫暖。
在服務“一老一小”的實踐中,該中心激活社會組織力量形成服務合力。36個社會組織中,瑜伽協會的公益瑜伽班、老年人文體協會的長者合唱班每周準時開課,68歲的王阿姨跟著合唱班學會了好幾首紅歌,她說:“在這里既能鍛煉嗓子,又能交到新朋友!
老年群體積極參與各項文藝演出;葜萑請笥浾哏姮| 攝
為實現全年齡段服務閉環,該中心打造五大特色服務體系已形成規模效應。“啟蒙學堂”為0~3歲嬰幼兒開展13場親子早教,幫助260個家庭學會科學育兒;“陽光學堂”為學齡兒童舉辦800余場科普實驗、書法繪畫等活動,1.2萬余人次在實踐中拓寬視野;“后生學堂”針對青年群體開展職業技能學習、社會交往、興趣愛好等1000余場服務,2.5萬名青年從中獲得助力;“樂齡學堂”通過600余場健康義診、歌舞教學、社團活動,讓7000余名長者擁抱活力晚年;“父母學堂”則通過150余場情景工作坊,幫助6000余名家長破解親子溝通難題。正如一位參與活動的老黨員所說:“這里就像個大家庭,無論多大年紀,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溫暖。”
志愿者累計服務74941小時
4年來,區黨群服務中心始終以“黨建引領、群團共建”為核心理念,攜手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志愿服務體系,讓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各個群體。
依托區總工會資源打造的“愛心驛站”,為外賣送餐員、快遞員等新業態從業者提供休憩之所。與團區委緊密合作,開展兒童夏令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設“青年夜校”課程,不僅為農村留守兒童、城市隨遷子女等特殊群體送去學業輔導、安全教育等貼心服務,更為青年群體搭建社交與素質提升的優質平臺。
各種便民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葜萑請笥浾哏姮| 攝
該中心還以志愿服務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畫卷。截至今年6月,該中心已凝聚1968名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74941小時,開展超3801場志愿服務活動,惠及群眾19萬人次,成為區域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溫暖力量。
在專業化發展道路上,該中心精心培育志愿服務矩陣,通過完善培訓、團建、專項培育等激勵機制,為志愿服務注入強勁動力!皽囟葌鬟f計劃”讓志愿者講師系統學習科學發聲與嗓音保護技能!靶睦碜稍冎驹刚呒记膳嘤柊唷币浴皩I賦能+暖心服務”為目標,通過系統課程提升志愿者心理疏導能力,為心理志愿服務邁向專業化、規范化奠定基礎。
4年耕耘,碩果累累。仲愷高新區黨群服務中心憑借在志愿服務等領域的突出表現,榮獲省級榮譽1項、市級榮譽6項、區級榮譽7項。未來,仲愷高新區黨群服務中心將繼續以創新為驅動,推動資源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綜合效能,續寫基層治理新篇章。
惠州日報記者鐘瑋 通訊員杜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