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仲愷打響組合拳織密防蚊網
“流動哨兵”盯蚊點 無人機空中噴藥忙
烈日當空,挖機轟鳴,陳江街道春暉社區水泥廠家屬院的斜坡上,隨著最后一車垃圾被清運走,堆積多年的雜物終于“清零”。緊接著,環衛工人清掃殘渣,消殺人員背起噴霧器,白色藥霧在陽光下劃出弧線,灑向每一個角落……這一幕,正是仲愷高新區連日來全面開展防蚊滅蚊行動的生動縮影。
為有效預防蚊媒傳染病,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連日來,仲愷高新區凝聚“黨建紅”“社工藍”“橄欖綠”“環衛橙”四色力量,將科技手段與傳統方法深度融合,全方位、多維度開展防蚊滅蚊工作。8月11日至19日,全區發動宣傳52261人次,組織環境衛生綜合整治615次,排查整治蚊蟲孳生地1063.29萬平方米,清理垃圾雜物381.3噸,消殺作業面積達870.31萬平方米,用實際行動筑牢群眾生命健康防線。
環境整治動真格
“一條龍”閉環整治清理衛生死角
“院里這坡上的垃圾堆了好多年了,總清不干凈,蚊子嗡嗡飛,夏天都不敢開窗!蓖鵁ㄈ灰恍碌男逼,春暉社區居民李伯感慨萬千。8月13日,陳江街道城管、愛衛、環衛等多部門聯動,對水泥廠家屬院及周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成功清理一處存在多年的垃圾點。
“挖機清主體,人工清邊角,環衛掃殘渣,消殺隊緊隨其后!爆F場負責人介紹,這種“一條龍”閉環整治模式,確保整治一處、干凈一處、鞏固一處。當天清理了衛生死角12處,其中一巷道清淤近6厘米深,清運垃圾10噸,清除積水6處,消殺面積超3.6萬平方米。
惠環街道志愿者清理衛生死角。惠州日報記者鐘瑋 通訊員田詠恩 攝
陳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已發動黨員干部、退伍軍人、志愿者及熱心居民組成“環境整治攻堅隊”,累計動員1787人次,清理住宅小區死角317處、積水容器1871個,整治閑置地塊2914處。特別針對老舊小區樓頂雜物、無人管理地塊開展專項清理,共清運垃圾132.9噸,改造閑置公共區域為無積水環境。
瀝林鎮獨居老人張婆婆家的陽臺因排水不暢長期積水,成為蚊蟲孳生的“溫床”。社區志愿者不僅徹底清理了積水,還幫助修復排水管道,并定期回訪更換防蚊片!艾F在陽臺干爽了,晚上終于能安心開窗乘涼了!睆埰牌胚B聲道謝。
針對孤寡老人、殘疾人、困難家庭等特殊家庭,陳江街道、惠環街道、瀝林鎮等鎮(街)均安排了志愿者上門服務,幫助他們清理積水、更換滅蚊片,檢查防蚊設施,講解防護知識,確保防控措施覆蓋每戶每人。
黨群同心聚合力
300余網約配送員組成“流動哨兵”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痹诜牢脺缥靡痪,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退伍軍人挺身而出,群眾志愿者積極響應,構筑起群防群控的堅固防線。
陳江街道依托“先鋒出租屋”“先鋒小區”平臺,組建由黨員房東、熱心群眾組成的志愿巡查隊,每日對積水點、綠化帶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專業隊伍隨即開展“靶向滅殺”,實現精準防控、科學施策。
仲愷老兵應急救援協會的退伍軍人主動請纓,成為攻堅主力。他們與“先鋒出租屋”“先鋒小區”志愿者一道,或合力清運大件雜物,或俯身疏通淤塞溝渠,或深入角落清理積存垃圾,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
潼湖鎮迅速組建“流調排查”“環境消殺”“宣傳引導”3支先鋒突擊隊,形成“支部+網格+小組(片區)”三級聯動機制,逐家逐戶上門入戶宣傳動員。
與此同時,一支由300余名網約配送員組成的“流動哨兵”正穿梭于大街小巷。在區個體私營企業黨委的組織下,這支新業態群體依托“1+9+N”防控體系,通過微信群接收防疫知識,現場演示防蚊用品使用,并建立“隨手拍、即時傳”反饋機制。“我們每天送餐看到積水或垃圾就拍照上報,很快就有專人處理!币晃稽h員騎手說。
科學消殺無死角
無人機巡查+車載噴霧器構筑“移動滅蚊屏障”
近日,潼僑鎮采用無人機開展巡查防蚊滅蚊行動,高效提升防控效能。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可快速巡查屋頂、綠化帶、河道等人工難及區域,精準定位積水容器、雜草叢等蚊蟲孳生地,生成可視化數據供工作人員精準清理。覆蓋面積廣、效率高,形成“空中+地面”立體防控網。
“嗡嗡嗡……”在陳江街道幸福村上空,一架無人機正在執行特殊任務。隨著螺旋槳的轉動,滅蚊藥劑被均勻噴灑在屋頂、草叢等人工難以觸及的角落。“以前這些地方靠人工打藥費時費力,現在無人機幾分鐘就搞定。”技術人員介紹,無人機作業效率高、覆蓋面廣,極大提升了消殺精準度。
陳江街道利用無人機噴灑滅蚊藥劑;葜萑請笥浾邉⒁叶 通訊員劉素梅 攝
科技賦能之下,戶外滅蚊已從傳統“人海戰術”升級為“智慧防控”。在潼僑鎮宏村村,車載超低噴霧器轟鳴著穿梭在村落間,白色噴頭持續涌出細密白霧,車輪駛過之處,霧浪便迅速裹住灌木叢與草地縫隙,將消殺范圍精準覆蓋至每一處蚊蟲易孳生區域。
相比傳統手提噴霧器,這款車載設備如同一道“移動滅蚊屏障”,憑借超大覆蓋范圍、超高作業效率和可穿透植被的霧滴特性,成為戶外大規模滅蚊的首選方案。
據了解,仲愷高新區持續提高布雷圖監測的密度,在各園區、鎮(街)科學合理設置監測點,并依據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狀況增加監測頻次,動態優化布雷圖監測覆蓋的重點人群和范圍,安排專業人員定期進行監測和數據統計分析,及時掌握蚊蟲孳生動態,為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有力依據。
全民宣傳接地氣
雙語廣播讓防蚊滅蚊知識入腦入心
“阿叔阿嬸,記得倒掉屋檐下的積水。 痹陉惤值赖奈幕瘡V場、小區門口,每日定時響起的客家話與普通話雙語廣播,讓本地老人倍感親切,也讓外來務工人員聽得明白!翱图以捯徊ィ先思乙宦牼投!”居民王阿姨點贊道。
不僅如此,巡查車變身“流動健康宣傳站”,車載音箱循環播放防蚊提示,深入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確保宣傳“無死角”。陳江街道已制作多套雙語音頻,在19個村(社區)通過固定喇叭、宣傳車滾動播放,真正讓健康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惠環街道,線上線下的蚊媒傳染病防控宣傳活動正在密集開展。各物業小區、村民小組依托微信群矩陣,實時推送蚊媒傳染病科普信息與防護視頻,確保防控知識直達居民;街道官方視頻號持續發力,堅持每日發布“防蚊滅蚊”主題科普短視頻,讓居民可隨時隨地學習防控知識。在線下,街道推出了不少接地氣的宣傳舉措。無人機“空中喊話”,將防蚊滅蚊知識傳遞至各個角落;“小喇叭”全面上崗,一方面在小區、商業區等固定區域循環播放宣傳音頻,另一方面為網格員配備便攜“小喇叭”,讓他們在日常街道巡查中實現“流動宣傳”。在街道的重點區域,宣傳海報、橫幅張掛在顯眼位置,戶外LED屏不停滾動播放防控標語。
“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可防可控,關鍵要清積水、滅成蚊!”在瀝林鎮,志愿者走街串巷發放宣傳單,指導做好“門前三包”、居家防護。“我家陽臺的花盆托盤以前總積水,現在每天都會清理!”剛接過宣傳單的張大叔立即回家檢查,用行動響應號召。
仲愷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鞏固成果,完善長效機制,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常態化、制度化,聚焦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強化源頭治理和群防群控。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鐘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