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去年博羅十件民生實事高質高效推進
共享美好生活 收獲穩穩幸福
羅浮1號公路建成投用,暢通出行,串起產業風景線;鄉村“復興少年宮”活動豐富多彩,點亮農村少年的文化與夢想;5G政務智慧服務大廳讓政務效能持續提升,縣域營商環境再優化……回望博羅縣域高質量發展的2022年,群眾在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的同時,收獲穩穩的民生幸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來,博羅縣一直高度重視民生建設,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2022年,博羅高質高效推進十件民生實事,每一件都辦到了群眾心坎里。
公莊鎮鄉村“復興少年宮”豐富孩子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羅浮1號公路串起產業風景線
鄉村振興是博羅當前一項重要工作,既關系縣域高質量發展,也關系民生幸福。作為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環羅浮山”鄉村振興示范帶最重要的交通通道和旅游線路之一,羅浮1號公路建設受到各方關注。而今,羅浮1號公路已建成投用。
長寧鎮石下屯村村民游叔說,之前從長寧到福田,驅車需走廣汕公路,距離相對較遠,車輛尤其是大車比較多。“如今走羅浮1號公路,到福田鎮就是10分鐘的事,省了不少時間。”
據介紹,羅浮1號公路設計等級為城市次干路兼三級公路,總長約9.17公里,全線呈東西走向,起點位于長寧鎮羅浮大道,終點位于福田鎮福興大道,途經長寧鎮石下屯村、松樹崗村、羅村村以及福田鎮坳嶺村。項目建成投用進一步完善了環羅浮山的公路路網,暢通內外交通,帶動“環羅浮山”片區的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精品民宿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以長寧鎮為例,2022年以來,該鎮加快在沿線選點布局民宿、驛站、公園、游樂場等,打造一條串聯沿線自然景觀、紅色遺址、歷史建筑、現代農業等項目的精品旅游線路。目前,羅浮1號公路長寧段串聯羅村大洞水庫高端酒店、壩下精品營地、博羅縣委第三機關舊址、青云書室、教育拓展營地等一批鄉村振興產業項目。
交通項目是博羅縣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的大頭,而今均已按照年度進度完成。博羅中學東北側入口道路建設工程已動工建設;博羅縣閱江大道工程(博羅大橋至粵湘高速段)項目加快推進。同時,新開通了一批方便學生上學、工人上班、居民日常出行的公交線路。現已開通22條“鎮通村”客運班線,投入了30輛農村客運車輛,覆蓋長寧、龍華、觀音閣、柏塘等13個鄉鎮、253個村,解決了385個候車亭使用問題,給群眾帶來了極大便利。
羅浮1號公路。
鄉村“復興少年宮”成農村少年重要實踐活動場所
未成年人的成長與思想教育也同樣備受關注。2022年以來,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成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還豐富著鄉村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著他們的情操,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日前,龍華鎮鄉村“復興少年宮”在旭日村開展“致富迎來新‘薯’光 助農增收促振興”公益活動,既讓龍華少年身體力行參與鄉村振興、幫助當地農民收紅薯,又讓他們在農耕文化浸潤下感受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艱辛與快樂。2022年以來,該鎮還在鄉村“復興少年宮”開展了硬筆書法公益課、空巢老人探訪、親子繪畫、垃圾分類宣傳等系列活動。同時,推出書畫培訓、手工制作、閱讀等系列公益課程,培養鄉村孩子的興趣愛好。
龍華鎮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是博羅縣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的縮影。博羅縣是全國首批50個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試點縣(區)之一,充分依托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學校原有鄉村少年宮以及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務陣地,按照“示范建設一批、校外融入一批、校內提升一批、資源整合一批”的思路,成體系打造滿足農村群眾和家庭對未成年子女培養需求的身邊樂園。在活動開展中,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緊貼鄉村群眾和家庭對教育培養未成年子女的現實需要,突出道德培育、文體娛樂和勞動實踐三個重點,精心設計“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特色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實踐中益心啟智、健碩身心、茁壯成長。
計劃將縣城自來水供水工程等納入今年十件民生實事
據介紹,2014年以來,該縣通過征集意見、逐級篩選、人大票選等方式,推動一大批民生項目建成群眾滿意工程。2022年,博羅繼續安排了十件民生實事,重點涉及教育、交通、服務等緊貼群眾日常生活的領域,通過掛圖作戰、實地督查、定期通報的方式統籌推進項目落地落實。眼下,該縣正在謀劃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計劃將縣城體育中心改造、縣城自來水供水工程等納入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統籌推進,讓群眾生活更安全、更舒適、更美好。
十件民生實事是博羅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真實寫照。該縣一直重視民生福祉建設,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近3年,新改擴建中小學校40家,縣人民醫院新院、縣中醫院新院以及縣第二、第三人民醫院建成投用,縣長者安養中心正式運營,公共服務擴容提質。
接下來,該縣將繼續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教育事業方面,切實推動“雙減”政策全面落地,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加快縣城西部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建設,推動縣城北部義務教育公辦學校規劃建設;鞏固提升學前教育“5080”攻堅成果,進一步提升公辦幼兒園及普惠幼兒園覆蓋率,促進教育優質資源均衡發展。在衛生事業方面,繼續推進醫共體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實現醫療數據和信息資源共享;差異化、特色化打造鄉鎮衛生院,進一步盤活縣域醫療資源;全力創建省級健康促進縣,力爭2023年完成健康促進縣創建工作。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賀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