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6月兩條生產線全部啟用!博羅石灣首次產出電動車整車

  原標題:

  傳統產業加速提質升級 新興產業持續茁壯成長

  博羅石灣于關鍵之處落子 做強制造業家當

  在位于博羅縣石灣鎮的新日機電項目現場,每天有約1000臺電動車從生產流水線下線,參與完成最后的試產階段。不久后,這一項目將正式投產,帶動當地加入電動車產業賽道。

  傳統產業加速提質升級、新興產業持續茁壯成長,這是石灣鎮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于關鍵之處落子顯得尤為重要。當前,石灣鎮正大力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努力做優做強制造業這份家當,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以高質量產業支撐全鎮高質量發展。

  工業大鎮首次產出電動車整車

  新日電動車項目試產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已經安裝的兩條生產線,一條已經開始試生產,另一條正在調試。一切順利的話,6月上旬,兩條生產線將全部啟用。這也將是石灣這一工業大鎮首次產出電動車整車。

  新日電動車項目是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布局的第一個生產基地。在此之前,新日電動車的產能布局主要集中在江蘇、天津、浙江、湖北等地。

  2021年6月,新日電動車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博羅縣石灣鎮。項目分為新日機電項目和新日動力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180畝,主要制造生產二輪電動車及其零配件,銷售蓄電池、鋰電池及充電器,并從事技術進出口和貨物進出口,預計年產值18億元,年創稅9000萬元。

  歷經兩年的建設,新日電動車項目終于進入生產階段。新日項目品質技術部負責人陳利介紹,作為新設立的生產基地,這一項目配備了當前電動車行業最為先進的生產設備,其中包括全自動組合裝胎機和激光打碼機。

  全自動組合裝胎機集成了輪胎組裝和電機安裝兩大工序。通過這一機器,電動車輪胎的各組件被順次組合,最終安裝成為成形的輪胎,并自動在一側堆放整齊。以前,這些工序只能依靠人工操作,單項工序至少需要90秒,需要2—3人密切配合。有了新設備以后,每套工序耗時縮短至10秒,只需一個人在場操作。“這臺設備的應用,大大減少了人力搬運的勞累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陳利告訴記者,這是該企業聯合設備廠一起開發的生產設備,目前在電動車行業內尚屬首次應用,相關技術已申請專利。

  在新日,原本只用于摩托車生產的激光打碼機也首次用在了電動車的生產線上。通過激光打碼機,專屬于每一臺電動車的車架碼被順次印制于車架上,比起原來的打印方式,打出的車架碼更加清晰,更不易磨損,便于電動車出廠后順利上牌。

  在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其中一條生產線正在試產。陳利介紹,項目于5月下旬取得生產資質后,就開始馬不停蹄地開展試產。目前試產的生產線上共有30多個工序,需要60個工人共同完成,每天可生產1000臺電動車。

  按照規劃,新日機電項目未來還將陸續開通新的生產線,滿產時生產線將達到4條,年產能超過100萬臺,預計2023年的產值約4億元,2024年的產值為7億元。

  對于新日而言,加快進入正常生產狀態,是當下最為迫在眉睫的事情。陳利解釋道,每年的6月底至9月是電動車行業的銷售旺季,要想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華南地區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就必須盡快把產能提起來。

  新日的緊迫感不無道理。早在這一項目試產前,臺鈴電動車、小刀電動車等國內排名前十的其他電動車品牌企業已陸續在博羅縣落戶、投產,這些企業的落子,同樣瞄準了華南地區市場。

  不過,“硬幣的反面”是產業集聚帶來的配套便利。新日項目物控采購部負責人周明志告訴記者,自眾多電動車項目落戶博羅以來,也帶動了不少配套企業在周邊聚集,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資源整合。“以前配件從臺州發貨到廣東,物流時間至少需要2—3天,如今周邊上下游配套資源完善后,大部分配件基本都可以在40分鐘之內送達。”周明志說,如今電動車的主線塑、電機、塑件、燈具、車架等配件都來自周邊地區,這樣一來,既縮短了物料存儲的周期,也減少了工廠為此耗費的人力物力。

 

石灣科技產業園。今日惠州網資料圖。

  舊廠區里藏著“隱形冠軍”

  夏日的炎熱還在步步緊逼,在位于石灣鎮鐵場村的佳都(惠州)制衣有限公司(下稱“佳都制衣”)生產車間里,冬天的步伐卻提前到來。這里的工人們手中正在縫制的冬季運動服裝,將在今年9月上市銷售。這些服裝從石灣出產,最遠的將銷往國外,完成一次本地工業品的“全球旅行”。

  從外觀上看,佳都制衣的廠區顯得有些陳舊。佳都服裝科技集團總經理張林清告訴記者,工廠從2008年落戶石灣至今扎根當地發展,期間租用的一直是當地村小組的廠房。

  年僅15歲的這家制衣企業,如今卻已是運動品牌服裝代工行業里的“隱形冠軍”。張林清介紹,目前佳都制衣已與12個國內外運動品牌建立合作,為其設計和制作運動服裝,在國內同類企業中市場占有率達到近25%,也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梭織類服裝生產企業。

  在這里,從樣式設計開始,經歷打樣、客戶確認版型、實驗室檢測等環節后,一款服裝才能正式進入量產階段。其中,在實驗室檢測的流程就需要超過兩天——在這里,一件衣服需要接受連續10次、每次60分鐘的洗滌,每次洗完烘干后,又進入新一輪洗滌。張林清告訴記者,這樣做的目的是檢查衣服在日常穿著洗滌時,是否存在掉色、變形和脫線等隱患。為了讓實驗的條件更加嚴苛,幾年前這家企業還購入了工業洗衣機,不論是洗滌實驗的效率還是強度,都有了較大提升。

  除了洗烘實驗,實驗室里還需對衣物的甲醛等化學物質殘留情況和pH值作出精準檢測,并測試是否會出現鉆絨和串色的情況。“因為與我們合作的客戶都是大的服裝品牌,他們本身對服裝品質就有比較高的要求,我們必須確保每一件出廠的產品都達到優質水準。”張林清說。

  正是由于良好的品質保證,這些年來,佳都制衣的業績一直保持高位增長。即便在過去三年的新冠病毒疫情期間,這家企業的訂單量依然實現了每年30%以上的增長率。受今年春節寒潮的影響,今年各合作方的羽絨服訂單量更是出現突增。

  穩定增長的訂單量是這家制造業企業的立身之本,也同時帶來了新的挑戰。由于石灣廠區的容量有限,近年來,佳都制衣先后在茂名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全部生產基地的年產能總和已達到3000萬件,2022年產值達11億元,預計今年可以突破12億元,其中,僅石灣鎮基地就可達3.8億元。

  在張林清看來,支撐企業穩健發展的因素,除了長期穩定的客戶群體以外,也得益于企業本身的生產方式轉型。2021年,該企業投入1500多萬元,啟用了全新的智能吊掛包裝生產線,減少了原本需要人工搬運的環節,生產效率得以提高。新的ERP系統也實現了生產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打通了供應商和客戶系統,免去了原來需要紙質文檔確認的環節,實現系統自動下單和接單。

  如今,佳都制衣已下定決心扎根石灣。張林清告訴記者,企業主要的合作客戶分布于省內的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以及福建省,把企業總部留在石灣,可以確保在地緣上的接近優勢。他透露,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企業正在石灣尋找新的地塊建設新基地,屆時將擴大中高端產品的生產線,并籌備打造自主品牌。

  鏈主企業帶動汽車零配件產業鏈成熟

  距離佳都制衣大約5公里的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起步區里,各大項目的建設如火如荼,已投產企業的生產未曾停歇。

  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是博羅舉全縣之力打造的千億級產業園,主要涉及智能裝備產業領域,包括發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

  這一千億級產業園起步區,同樣是石灣鎮制造業發展的主引擎。對石灣鎮而言,提質千億園區“大平臺”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密碼。石灣鎮提出,今年將全力配合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打造千億園區,完成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起步區約700畝征地,全面提質園區基礎設施。

  今年以來,石灣加快推動產城大道、振興大道升級改造并通車,加速推進科技南二路、科技大道人行道改造及華奧、寶居樂等項目周邊道路配建工程建設,進一步盤活存量低效用地,拓寬產業發展空間。

  位于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起步區內的華達汽車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下稱“華達汽車”),落戶石灣鎮已有7年。這家企業為廣汽豐田、廣州本田、北汽等車企生產汽車外殼配件。緊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潮流,2021年,華達汽車新增了一條新能源汽車零件的生產線,為小鵬汽車等新能源車企生產電池外框架等零配件,產能進一步提升。

  華達汽車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齊勝明告訴記者,作為車企的二級供應商,華達汽車在同級行業里的市場份額達到兩到三成,已成為這一細分領域的鏈主企業。目前,華達汽車已形成自動化生產的標準布局,生產線配備了4臺全自動化沖壓機,用工人數近280人。齊勝明表示,企業今年的產值預計可達到4.8億元。

  齊勝明記得,華達汽車剛剛落戶石灣時,周邊都是魚塘,盡管已經實現了三通一平,交通遠遠算不上便利。作為園區內的第一家企業,華達汽車見證了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的興起。于2018年投產一期項目后,在隨后的2019年,華達汽車再次增資擴產,完成了二期項目的建設。

  華達汽車的連續增資,與當地齊備的上下游產業配套密切相關。齊勝明介紹,自華達汽車落戶石灣以來,周邊已聚集了大量配套供應商,為其提供配套服務。如今,以華達汽車為主,石灣及周邊地區已形成一條日益成熟的汽車零配件產業鏈,帶動惠州太古汽車零配件等項目相繼落戶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起步區,為制造業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

  ■相關

  一家外資企業22年內增資擴產5次

  折射石灣制造業發展強大勢能

  位于博羅縣石灣鎮的南亞電子材料(惠州)有限公司,近期即將迎來五期銅箔項目的動工。這也是這家外資企業落戶石灣22年以來的第5次增資擴產,折射出當地制造業發展的強大勢能。

  近年來,石灣鎮狠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以強有力的項目建設力度和速度,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當前,石灣鎮正大力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圍繞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3+7”工業園區和博羅“一帶一圈一區”發展布局,全力以赴拼經濟、拼項目、拼發展,全力做好促開工、搶進度、強保障。

  企業投下營商環境“信任票”

  南亞電子材料(惠州)有限公司(下稱“南亞惠州公司”)于2001年落戶石灣。自落戶以來,南亞惠州公司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范疇從工程塑膠、保鮮膜合成革等擴展到電子材料、玻纖布等,產值和創稅位居石灣工業企業前列,成為當地標志性的工業企業。

  2022年,總投資28.2億元的南亞四期項目建成并試產,該項目主要生產覆銅板和玻纖布,達產后,覆銅板年產能達1320萬張,玻纖布年產能達10200萬米,預計實現年產值超過25億元,年納稅2億元。

  這一年的9月,南亞公司總部再次作出增資擴產決議,決定增資6.3億美元,推動五期銅箔項目建設。該項目預計年產銅箔23400噸,年產值達34億元,預估增加就業崗位330個,年納稅額1.3億元。按照計劃,南亞五期項目將于今年6月動工。

  企業敢闖市場、敢搶訂單、敢建項目,是一個地方產業經濟活力的象征。石灣鎮近三年的主要經濟指標同樣為此提供了佐證——石灣鎮工業投資總量連續兩年居全縣第一,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年平均增長30%以上。2020至2022年,石灣鎮稅收超過50億元,連續三年居全縣鄉鎮第一;全鎮土地掛牌71宗,面積約4012畝,成交金額超50億元,其中工業土地掛牌55宗,面積約3565畝,成交金額超17億元,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近年來,石灣鎮的工業發展同樣保持了強勁勢頭。2022年,石灣鎮引進項目80宗,總投資121.69億元,預計年產值178.9億元,預計年稅收6.2億元;動工項目35宗(含智能裝備產業園),總投資153.5億元,預計年產值276.53億元,預計年稅收12億元;投產項目65宗,總投資38.6億元,總用地規模419畝,預計年產值45.7億元,預計年稅收3億元。

  南亞惠州公司的5次增資擴產,更是其對當地營商環境投出的“信任票”。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作為全縣唯一一個同時配備“三中心”的鄉鎮,石灣積極構筑“三中心”服務新格局,2022年啟動并完成黨群服務中心(分站點)、便民服務中心一體化建設,突出和發揮“三中心”平臺整合、凝聚效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紅色陣地”。如今,石灣已建立高效能、全周期的企業服務機制,成立專門領導小組,落實各項惠企紓困政策,定期組織開展政策宣講會、高企申報培訓會,僅2022年就協助73家企業申報高企認定,協助80家規上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

  打造企業投資興業“首選地”

  工業企業量質齊升,是石灣鎮產業經濟發展的突出亮點之一。截至2022年底,石灣鎮共有2457家工業企業,其中規上工業企業達247家,占比約10%。

  不過,石灣鎮主政者很清楚,跟全國其他經濟發達鎮相比,石灣仍有不少差距和不足。“我們的龍頭骨干企業、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偏少,尤其是產值10億元以上的企業嚴重不足,產業集群效應不夠突出。”在石灣鎮黨委書記唐高杰看來,必須統籌抓好10億元以上的重大產業項目的謀劃、儲備,才能為高質量發展集聚起更強勁的新動能。

  對于今年的經濟增長,石灣鎮有著充足的信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石灣鎮提出,力爭2023年實現GDP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工業投資增長30%;到2025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石灣鎮加緊了拼經濟、拼項目、拼發展的步伐。2月21日,石灣鎮13宗制造業項目集中動工,總投資達108億元。13宗項目涉及智能制造、家居、新材料、環保等多個領域,既有落戶石灣多年企業的增資擴產項目,也有多宗新引進項目。這些項目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綜合效益高,將為石灣鎮進一步建鏈補鏈延鏈、壯大產業集群、打造制造業高地、實現更高質量更有內涵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以來,石灣鎮大力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落實擇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石灣充分發揮毗鄰廣深莞等城市的區位優勢,聚焦食品飲料、智能裝備、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四大主導產業,全力開展產業鏈招商。據統計,今年1—4月,石灣新引進項目33宗,總投資約4.5億元,預計年產值9.65億元,預計年稅收3343萬元。

  對于石灣而言,力促重點項目快建設、早投產、早達效,是實現穩定增長的主要動力所在。今年以來,石灣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壓實“首席服務官”制度,全面落實2023年重點工業項目領導包干服務,緊盯關鍵環節、主動靠前服務,積極協調解決企業難題,切實強化項目建設要素保障。今年1—4月,新投產項目22個,總投資2.6億元,預計年產值5.62億元,預計年稅收1858萬元。當前,寶居樂家居等38宗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量的增長固然重要,質的躍升同樣關鍵。今年以來,石灣積極培育企業創新主體,深入企業走訪調研,鼓勵支持企業創新轉型、提檔升級,力爭今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家、小巨人企業1家、“小升規”企業40家以上、省級工程中心10家、市級工程中心22家。

  “我們要把石灣打造成為企業投資興業的‘首選地’,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石灣核心競爭力和最亮麗的名片。”唐高杰表示,將充分發揮全市唯一省級經濟發達鎮改革試點賦予的各項優勢,高效用好上級下放的經濟發達鎮行政職權,以精準高效服務企業為導向,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南方日報記者 廖鈺嫻 受訪單位供圖

編輯:海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尚义县| 东阳市| 如皋市| 台北县| 顺义区| 尚志市| 定南县| 九寨沟县| 郑州市| 安吉县| 夏邑县| 奉新县| 龙南县| 南岸区| 班戈县| 江孜县| 丰宁| 兰溪市| 通许县| 鸡东县| 枣阳市| 长葛市| 搜索| 克什克腾旗| 满洲里市| 蕉岭县| 扶沟县| 五华县| 哈巴河县| 荔波县| 铜川市| 唐海县| 铜鼓县| 虎林市| 白河县| 嘉善县| 宁陵县| 隆尧县| 乐陵市|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