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共產黨博羅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召開
闖出縣域高質量發展新路 加快成長為千億級經濟強縣
“25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地區生產總值等3項指標增速全市第一,16項指標增速全市前三……”這是博羅今年上半年在縣域高質量發展中交出的亮眼成績單,標志著博羅在全國百強縣爭先進位的征途中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7月28日,中國共產黨博羅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縣文化中心召開,總結今年以來的工作,部署下階段工作,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持續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成長為千億級經濟強縣。縣委書記謝遠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縣委副書記、縣長邱志彪就經濟工作作專題講話。
博羅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這是位于龍華鎮的小刀電動車產業基地。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上半年工業投資111億元增長35.1%
縣域高質量發展,實體是關鍵,項目是抓手。今年以來,博羅繼續堅持制造業當家、項目為王,以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為抓手,著力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博羅縣,一個個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條條生產線忙而有序。在羅陽街道,大金空調華南生產基地項目5月動工,項目總投資17.5億元,是大金空調在華南地區建設的首個生產基地;在龍溪街道,廣東綠佳車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片忙碌,經過一道道生產工序,一輛輛電動車組裝完畢,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在石灣鎮,華達汽車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為廣汽豐田、廣州本田等車企生產汽車配件,新增一條新能源汽車零件的生產線后,產能進一步提升……
項目建設現場和企業生產車間的火熱都是博羅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的強烈信號。全會報告指出,博羅以開放姿態強化招商引資、區域合作,與深圳謀劃推進共建產業園建設,今年以來,從深圳引進項目40宗,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宗。堅持走出去、引進來,主動前往日本、長三角等地圍繞四大主導產業招商選資,今年共引進項目105宗,總投資210億元。堅持以新理念新舉措推動新發展,搶抓新型儲能產業機遇,開辟高質量發展新賽道,謀劃新型儲能產業示范園,推動欣旺達“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動工建設,新引進一批儲能項目,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開局良好。
在好項目、大項目的帶動下,博羅上半年工業投資111億元,增長35.1%。在工業實體的拉動下,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2%,稅收增長43.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3.7%。在2023年全國百強縣排名中,博羅躍升至69位,比上年提升12位,四年內上升24位。
105個村提前實現集體經營性收入“20萬+”
博羅在實體經濟穩步發展的同時,鄉村振興也取得新突破。
眼下,博羅早造水稻的收割進入尾聲,豐收的喜悅寫在農戶的臉上。今年以來,該縣全力抓好糧食生產,上半年糧食產量近9萬噸,實現穩產優產。
在筑牢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鄉村振興的其他事業如火如荼,“環羅浮山”、東江畫廊、百里茶香等五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建設深入推進,生產供應體系更加完善,聯農帶農作用日益凸顯;積極探索農業農村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盤活福田鎮徐田村蘭門村民小組、柏塘鎮小洞村閑置資源,蹚出“民宿+”整村打造新路子;打好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組合拳,深化“三變五合”、村組共建改革,充分發揮村級經濟聯盟有限公司作用,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推動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105個村提前實現集體經營性收入“20萬+”;堅持以美麗圩鎮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全縣80%的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鎮容村貌持續改善。
鄉村美是生態美的一部分。今年以來,博羅的綠美生態建設展現新風景。在綠美廣東·博羅行動中,該縣一體化推進綠美縣城、綠美圩鎮、綠美園區、綠美村莊、綠美道路建設,讓綠色成為博羅最鮮明的底色。此外,該縣大力植樹造林,優化林分林相4.28萬畝、森林撫育3.28萬畝;改造提升綠美通道66公里,打造一條條靚麗風景線。
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五大行動落地見效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清醒認識到,影響經濟復蘇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如何化危為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全會報告指出,在推進縣域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要用好改革、開放和創新這三個法寶。博羅將以決戰決勝的姿態,鼓足干勁、全力沖刺,不折不扣落實好省委“1310”具體部署,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五大行動落地見效,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深入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快構建博羅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堅持項目為王、產業強縣,做厚做實制造業家當,力爭完成新引進項目100個、新投產項目100個、新認定高企200家、新上規納統企業200家、GDP新增100億的“11221”目標。
深入推進縣城承載力提升行動,充分發揮以城帶鄉的龍頭作用。在強化產業支撐和完善產業配套的同時,優化公共服務,進一步完善醫療、教育、養老、社保等公共服務供給,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全力打造縣城景觀亮點,推進濱江公園、葫蘆嶺貝丘遺址公園等項目建設,讓市民能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走在前列行動,加快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確保今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45.02萬畝、總產量16.02萬噸的任務。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和持續深化綜合改革,確保今年所有行政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實現“20萬+”。
深入推進綠美廣東·博羅行動,奮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樣板。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落實省委“打造綠美生態縣域”工作部署,把博羅打造成為綠美廣東的靚麗名片。其中,持續推進綠美圩鎮、綠美鄉村、綠美園區、綠美企業等建設,打造一批綠美示范單位。
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提升行動,持續提升縣域治理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進法治博羅、平安博羅建設再上新臺階。加快網格、事項、隊伍、運作、智慧平臺“五個體系”建設,全面整合現有網格及治理力量,實現“多網合一”“一網統管”。加快完成三級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建設,盡快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府運行“一網協同”、數據資源“一網共享”。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朱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