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楊村4月以來開展130余場撿跑
“撿跑+”跑出整潔靚麗鄉村環境
120余天、130余場撿跑活動,在博羅楊村掀起了一股撿跑熱潮;37支志愿服務隊、5000余人次志愿者,將一抹抹志愿紅的足跡落在楊村的山水間,跑出了整潔靚麗的鄉村環境,跑出了公益健身雙提升的文明新風尚,更跑出了村民對家鄉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今年4月以來,楊村鎮踐行“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理念,持續開展“為愛彎腰 ‘益’起撿跑”系列撿跑活動,并通過與“綠美廣東·楊村行動”、垃圾分類宣講、反詐科普等公益活動相結合,著力打造“撿跑+”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
一抹抹志愿紅把撿跑足跡印在楊村山水間。
逐漸形成“周周有、月月行”撿跑風尚
楊村鎮宣傳辦工作人員朱強最近有點忙。每逢撿跑活動,常能看到身著撿跑服的他手持遙控器,一邊緊跟在大部隊后面,一邊控制無人機記錄撿跑畫面。120余天里,他跟著撿跑隊伍跑遍了全鎮22個村居。
在一場場撿跑活動中,志愿者們一邊慢跑鍛煉身體,一邊撿拾垃圾踐行公益。在一次次彎腰俯身中,沿途環境愈發干凈整潔;在一聲聲“為愛彎腰 益起撿跑”的口號中,愛護環境、垃圾分類等意識逐漸深入人心……“最直觀的感受是,環境越來越干凈,志愿者撿到的垃圾越來越少,撿垃圾的頻率也逐漸降低!敝鞆娬f。
以撿跑來為垃圾做“減法”,為美麗鄉村建設做“加法”,并非短期之效。楊村鎮的撿跑之風,吹拂已久。2022年6月,該鎮首次開展以世界環境日為主題的公益撿跑活動,并逐步形成每周常態化開展撿跑的健康文明氛圍,在半年時間內開展了25場撿跑活動。今年4月,楊村鎮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撿跑動員大會,將“撿跑+”作為黨建引領生態振興與文化振興的特色抓手,吹響了“每周一撿 跑遍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的號角。
日前,綠美廣東——楊村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撿跑系列活動(耀潭站)在楊村鎮耀潭村舉行。一抹志愿紅行進在山清水秀的美景間,走過一方,清潔一方,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這是楊村鎮鎮級撿跑活動的收官站。4個月來,該鎮村居、學校、醫院、企業等37支撿跑志愿服務隊陸續組織開展了130余場撿跑活動,參與人員超5000人次,成為當地一項規;、常態化、特色化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牌。
而今,楊村鎮大大小小的撿跑活動還在持續開展。除了村居、企事業單位外,陸續有小區等主體成立撿跑志愿服務隊,進一步充實楊村的撿跑志愿力量。每逢周末,常可見自發組織的撿跑隊伍活躍在楊村的各個角落,逐漸形成“周周有”“月月行”的撿跑風尚。在形成品牌效應的同時,該鎮還通過與多種公益活動結合,逐步深化撿跑品牌影響力。
垃圾做減法,文明做加法
“每個撿跑人都有撿跑員、宣傳員、勸導員與監督員4個身份!苯衲4月,楊村鎮撿跑志愿服務隊成立之時,惠州市撿跑協會首席顧問、教練文懿說道,撿跑除了是在保護環境上給垃圾做減法,還能在公益理念上為精神文明做加法。這正是楊村鎮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撿跑品牌效應的一大途徑。
公益健身跑起來,文明之花散開來。在楊村鎮撿跑系列活動的水華寨村站,志愿者們除了撿拾垃圾外,還帶著宣傳單張向沿途村民宣講垃圾分類的知識與重要性,并在起點與終點開展垃圾分類現場投放活動,進一步營造講衛生、保護環境的濃厚氛圍。
通過與公益植樹、反詐宣傳、公益科普等活動相鏈接,楊村鎮不斷豐富“撿跑+”品牌內涵,推動品牌影響力走深、走寬、走遠。在弘揚文明新風尚的同時,足跡落在楊村山水間的撿跑活動,還讓當地村民進一步增強對家鄉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參加撿跑才發現,楊村還有這么多好看的地方,而且熟悉的地方也比以前更干凈了!敝驹刚邚埫翕f,參加撿跑在撿起文明、跑出健康的同時,還能進一步發現家鄉之美,為家鄉的美麗鄉村建設作貢獻。“開學之后,我想在學校內組織開展撿跑活動,讓更多人在強身健體的同時踐行公益!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通訊員朱強 范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