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以“薯”為媒引客來
湖鎮鎮黎光村農旅融合路越走越寬
挖番薯、烤紅薯、燒竹筒飯、窯雞……日前,博羅縣湖鎮鎮黎光村以薯為媒,吸引了眾多自駕游的客人前來體驗魅力鄉村游,找尋“薯”于自己的快樂。這場紅薯之旅將持續一個多月,是黎光村繼首屆早李子暨農產品文化節后的一次有益嘗試,旨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和“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落地見效。
200多組親子家庭約500人體驗挖番薯
當天一早,黎光村的村道上就有不少自駕游車輛在穿梭,大家都朝著黎光村育子科村民小組的番薯地進發。
上午9點半記者到達番薯地時,停車場已經停放了不少粵B、粵S、粵L牌車輛。陸續有家長帶著小朋友來體驗挖番薯的樂趣,小朋友們拿著小鏟子在地里挖番薯,每挖到一條番薯,都會興奮地尖叫,歡聲笑語讓番薯地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親子一起挖番薯。 惠州日報記者陳濤 攝
家長邱女士和妹妹都一起帶著孩子過來體驗。邱女士的兒子小陽今年8歲,第一次挖番薯,他高興地說:“很開心,也長了見識,體驗了勞動的快樂。”
黎光村還在番薯地前的空地上建起了窯爐,架起了燒烤架,游客可以在此窯雞、烤番薯、燒烤,還可以做竹筒飯。以薯為媒形成了黎光村鄉村游獨有的魅力,活動第一天就吸引了200多組親子家庭約500人前來體驗。
人氣帶來商機。番薯地前的空地上設了不少攤位,供村民在此擺賣農特產品。番薯、百香果、皇帝柑……吸引了不少游人購買。
打造不同主題的鄉村特色體驗項目
黎光村育子科村民小組村民李木興是此次活動的策劃人之一。早年在廣州奮斗,去年回到村里為家鄉的鄉村振興出力。他說,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加之“百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農業、農村大有可為。早李子在黎光村有良好口碑,回鄉后,他在村里租地種起了早李子,注冊成立了博羅縣早李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他說,現代農業已不是單純的種養,而是農業與旅游業的有機融合。
今年4月早李子成熟,黎光村邁出了鄉村旅游發展的第一步,于4月29日舉行首屆早李子暨農產品文化節,打響黎光村早李子的特色品牌,暢通黎光村早李子銷路。正是有了上次文化節的成功經驗,這次以薯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活動如火如荼。“我們計劃以這些農產品為引力,積極策劃鄉村旅游活動,打造不同主題的鄉村特色體驗項目。”黎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謝育輝說。
路通則財通。目前,以該村育子科村民小組為起點、羅陽街道梅林村為終點的響羅公路正在加緊施工,有望年底通車。屆時,黎光村村民由響羅公路到羅陽街道僅需10多分鐘。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通訊員聶小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