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代表委員熱議博羅縣政府工作報告,為縣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拼經濟拼項目拼服務拼速度 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
2月28日至29日,博羅縣“兩會”召開。博羅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成長為千億級經濟強縣,努力在縣域高質量發展中扛穩大旗、展現擔當,勇立潮頭、作出示范。在為期2天的會議里,這一振奮人心的目標,引起了與會代表、委員的熱議。大家紛紛表示,將立足實際,履職盡責,在全縣掀起拼經濟、拼項目、拼服務、拼速度的新一輪發展熱潮。同時,與會代表、委員還圍繞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工程”、制造業當家、民生福祉等工作,紛紛建言獻策。
打造更優營商環境,賦能制造業當家
縣域高質量發展,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博羅縣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一以貫之堅定產業強縣的決心,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全力以赴打造特色鮮明、輻射帶動力強、成長空間大的產業集群,以制造業領軍發力沖刺千億級經濟強縣。
圍繞制造業當家、產業發展,與會代表委員結合各自領域和工作實際,話目標、談思路、提建議,一起為博羅的產業發展貢獻力量,助力博羅加快成長為千億級經濟強縣。“楊僑鎮是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的主平臺。”博羅縣人大代表,楊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許道榮表示,2024年,楊僑鎮繼續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朝著百億工業強鎮的目標奮進。楊僑鎮將重點打造工業主平臺和惠州市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區,發展新材料、包裝印刷、大食品工業等特色主體產業,力爭到2027年工業產值達到100億元;大力推動萬洋眾創城建設,力爭到2027年引進200家企業,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
博羅縣人大代表、惠州市建盛榮業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子球說,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以更優的舉措引企育企惠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強化暖企穩企各項措施,優化企業服務各項機制,這給民營企業送上了“定心丸”。
市民在博羅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務。
2023年初,惠州市建盛榮業實業有限公司在博羅縣石灣鎮增資成立廣東榮盛達實業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6億元,主要生產銷售顯示器件、FFC扁平導體、電子元件、電器輔件。目前,項目在加快建設中。公司落戶博羅以來,張子球深刻感受到博羅對企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充分體驗了“無事不擾、有呼必應”的店小二服務精神。他說,博羅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為企業提供了優質貼心服務,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高效的政務服務,讓我們對發展充滿信心。”張子球表示,2024年,該公司將在博羅加大投資力度,謀劃發展新篇章,力爭在博羅石灣的項目于2025年全面投產,為博羅的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全球最大的微細和超細漆包線制造商,2021年,德國益利素勒集團在博羅縣福田鎮建立國內第二家工廠,其電磁線項目于2023年4月試產。從簽約到動工僅用時5個月、從奠基到試產不到3年……縣政協委員、德國益利素勒集團中國區副總經理應杭軍說,惠州益利素勒項目能夠順利落戶動工、投產、開業,得益于當地政府的高效能推動。“從簽約到投產,整個流程政府部門都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博羅縣優質的營商環境。”應杭軍說,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企業投資落戶的重要因素。建議博羅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到博羅投資興業,助推縣域高質量發展。如今,該公司進入了穩定運行期,接下來將增加人員與設備投入進一步提升產能,為博羅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往深里抓往實里抓
工業要強,農業也要不斷發展壯大。博羅縣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更寬的眼界、更高的標準、更低的成本,向改革要活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往深里抓、往實里抓。
泰美鎮是惠州市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鎮。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項目是該鎮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項目的推進,其輻射帶動作用越來越強,為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出更大的能量。博羅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二期建成投用、三期啟動建設,加快冷鏈項目建設,補齊精深加工、冷鏈配送等薄弱環節,打造服務大灣區的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集聚區。博羅縣人大代表、泰美鎮黨委書記趙誼莉說,新的一年,泰美鎮將以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為依托,以“百千萬工程”為引領,發揮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鎮的優勢,以現代農業和食品預制菜產業為核心,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吸引更多優質食品預制菜企業落戶泰美,將泰美打造成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入灣出海的集聚地、全國優質食品企業落戶大灣區的首選地,帶動泰美加快成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灣區樣板。
泰美車村村供銷農場一片綠意蔥蔥。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農村產業結構單一,農業產業鏈條短是不少地區面臨的共同問題。博羅縣政協委員、惠州伴永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行政經理謝康毅表示,通過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助推鄉村產業發展,做強一產、做優二產、激活三產,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融合,促進鄉村產業功能拓展融合,培育壯大三產融合發展組織載體,實現工業與農業、城鎮與鄉村聯動發展。為此,他建議博羅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推動三產融合發展。作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惠州伴永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承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惠州市博羅縣絲苗米產業園的建設任務,正積極推進絲苗米產業園建設,促進三產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接下來,該公司將加快推進絲苗米產業園建設,通過一二三產的項目建設帶動農戶、促進農村產業發展。
石壩三嘉村成為“網紅村”。
作為廣東特色產業名村,博羅縣石壩鎮三嘉村以百畝荷花園為重點,打造了近150畝的荷花基地,探索發展連片荷花與農田風光相結合的農業新模式,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相結合,成片的鄉村美景讓三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讓“顏值”變“產值”,促進村民增收,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博羅縣人大代表、石壩鎮三嘉村黨總支部委員黃玉紅說,接下來,該村將以百畝荷花園為依托,著重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優化,除了夏種荷花外,利用荷花空檔期,冬種小麥及油菜花,讓三嘉村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賞。堅持“文旅搭臺、經濟唱戲”,不斷探索創新“農業+文化+旅游”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模式,促進村民和村集體增收。
扎扎實實推進民生事業發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障民生沒有終點。博羅縣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博羅將扎扎實實推進民生事業發展,以奮斗的狀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一直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博羅縣一直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博羅縣人大代表、博羅中學教師宿天婷頗有感觸。過去一年,博羅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新改擴建城西學校等6所學校,新建公辦幼兒園1所、回購幼兒園1所、住宅項目配建幼兒園4所,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6070個、幼兒園公辦學位1800個。在宿天婷看來,除了義務教育,該縣同樣高度重視高中教育的發展。去年以來,博羅的高中在高質量發展的大潮中乘勢而為,在教育教學和校園風貌上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以博羅中學為例,校園改造工程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住宿條件,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保障。
同學們在學校里認真聽課。
博羅縣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博羅將加快推進博羅中學升級改造等教育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升全縣教育教學質量。這讓宿天婷很是期待:“有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博羅的高中教育會越辦越好。”新的一年,她建議博羅加強教育集團建設,發揮優勢教育資源的示范引領作用,為博羅人民建好家門口的學校。
文明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讓市民更幸福。這也是民生的一大關注。博羅是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和全國文明實踐十個先行試驗區之一。全縣現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20個、文明實踐點151個、文明實踐中心所站407個。在博羅,一個個文明實踐陣地在街巷、鄉村落地,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成為推動社會發展與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的“助推器”。博羅縣政協委員、博羅縣方向公益協會會長張彩英說,依托文明實踐陣地,博羅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無論是周末公益課堂,還是一場場主題宣講,都在潛移默化中讓老百姓受益,帶動了社會風尚的變化。”作為一名志愿者,張彩英希望有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志愿活動中來,讓志愿活動扎根基層,共同創造社會正能量。同時,開展更多百姓喜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眾幸福感。
博羅縣人民醫院新院。
為更好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所需所盼,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博羅今年還將全力兜底線穩就業,全面發展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等社會事業,進一步提升群眾文體生活水平,讓群眾生活更幸福、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