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博羅湖鎮鎮供銷社以科技帶動水產業高質量發展
“瘦身魚”游出致富路
5月9日,記者走進博羅縣湖鎮鎮供銷漁場看見,一個個圓形養殖池整齊排列,池中水流呈漩渦式循環流動,魚兒在池內做“繞圈運動”。這是魚兒在進行“瘦身”,里面養殖的是市民常見的淡水“四大家魚”。
“這是自動化水循環系統養殖,主要是對魚進行瘦身,把魚的雜質清除掉。”湖鎮鎮供銷社主任黃志錦介紹,經過測算,池內水流每分鐘約10米,以養殖15天計算,魚必須要游足200公里才能上市。
循環水養殖系統解決了水產傳統養殖的泥腥味問題,改善魚肉品質提升口感。
“瘦身魚”就是將常規池塘養成的腹部肥厚的商品魚放入流動的潔凈水源中饑餓處理,實現體重下降的過程。“‘瘦身魚’無土腥味、無藥殘,口感好。”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慶勇介紹,成品魚在循環水池養殖一段時間后泥腥味、肚子脂肪都會減少,如果之前的養殖戶使用過一些消毒藥等,瘦身這一段時間藥殘也沒有了,整體是比較安全的。
近年來,消費者對高品質魚類的追求有所提高,餐飲行業對于“瘦身魚”的需求量也呈增長趨勢。今年4月,湖鎮鎮供銷漁場正式開展“瘦身魚”養殖,漁場采購優質水源地、魚塘的四大家魚,以不投飼料、不投肥料、不投魚藥的養殖方式,使魚在成長過程中實現自然“瘦身”,消除多余的脂肪和腥味,變得肉質緊實。
“建成投產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輸出了6千多斤,接下來計劃每個月要銷售產量達3萬斤以上。”黃志錦介紹,目前“瘦身魚”批發價比市場高出30%。
循環水養殖系統改善了魚肉品質,幫助農戶進行水產提質升級,成為湖鎮鎮供銷社帶動當地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去年8月起,湖鎮鎮供銷社共建成供銷漁場8個,養殖面積1108畝,預估水產品年產量350萬斤。供銷部門從前端魚苗、飼料到后端的收魚,為水產養殖戶提供“一條龍”幫扶,改變了養殖戶以往“養多虧多”和“不敢養”的狀態。
惠報全媒體記者劉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