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博羅深入探索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持續優化提升人居環境
每月“分流”處理千噸大件園林綠化垃圾
人居環境優化提升是“百千萬工程”落地實施的重要環節。如何讓人居環境更好賦能綠美生態建設,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博羅以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為重要抓手,堅持“黨建紅”引領“生態綠”,通過完善收運體系構建、試點示范打造及志愿文明實踐活動,高質量探索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擦亮“百千萬工程”的生態底色。
老師指導學生制作垃圾分類宣傳作品。
黨建引領
黨建賦能聚合力,助推綠色新發展
“阿姨,垃圾分類關系你我他,請多多支持!痹诓┝_,不時能看到一群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走進鄉村、來到小區,挨家挨戶向大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推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他們是博羅縣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專門為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而成立的特色志愿服務隊伍。他們以黨員為先鋒,以“固定+流動”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全縣鎮街、社區、學校、鄉村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博羅縣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也因此于2023年獲評惠州市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博羅縣文明實踐工作先進單位。
以黨員為先鋒組建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是博羅縣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以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工作的一個縮影。據介紹,博羅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構建黨組織、社區、服務企業、志愿者、居民代表“五位一體”的基層工作推進機制,積極開展垃圾分類主題黨建教育活動。在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工作中,博羅縣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作為基層黨組織的責任與擔當,黨員成為垃圾分類推進中的一股強勁力量,常態化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打好基礎
完善末端處理設施,精細化推動垃圾分類
環衛設施設備是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基礎,是推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走深走實的關鍵一步。近年來,博羅縣大力推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的設施設備建設,為垃圾分類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末端處理設施逐漸完善。按“大分流”“小分類”的工作思路,該縣高標準建設垃圾分類處理設施。規范1處有害垃圾臨時貯存站點,建成博羅縣大件垃圾和園林綠化垃圾處理中心,每月“分流”處理近1000噸大件園林綠化垃圾,實現全縣廢舊家具和園林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90%以上,全縣生活垃圾100%無害化焚燒處理,建成100噸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全縣垃圾分類末端處理體系已基本成型。
充實源頭分類設備。博羅因地制宜督促和指導社區垃圾分類投放點的升級改造工作,通過硬件設施設備的完善,滿足群眾生活垃圾源頭分類的投放要求。以縣城為例,每個物業小區均配有一套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備,每條主要干道安裝和投放一批四分類亭(桶)。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縣完成居住區170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任務,改造完成率達77%。
示范帶動
促進居民從“要我分”到“我要分”轉變
在縣城東森華庭小區,每一棟住戶樓下都擺放著分類垃圾桶,居民將垃圾分類投進相應垃圾桶。小區居民黃阿姨說,推行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她都會在家中把垃圾按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好。東森華庭物業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我們小區通過系列宣傳固化分類意識、定時定點督導分類投放,現在試點小區住戶垃圾分類知曉率達98%以上,正確率95%以上,小區生活垃圾減量效果顯著,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小區還被評為惠州市垃圾分類示范小區!
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博羅通過政府試點示范打造引導,推動落實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由點帶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在全縣推行。目前,縣城14個示范小區安裝8套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增設便民交售點,讓群眾在家門口便能實現可回收物售賣變現;撤并桶規范投放點,科學規劃布局具備遮雨、照明、洗手等功能的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值得關注的還有,博羅在全市三縣中首推小區垃圾分類定時定點督導,垃圾分類督導員每天晚上7時來到分類投放點值守,引導居民準確分類投放垃圾。創新性實施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激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促進居民從“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轉變。
城鄉協同
一個自然村一個垃圾分類收集點
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也深入推進。如今,走進博羅縣的農村,村里都配齊了垃圾分類收集點,每個垃圾分類收集點整齊地擺放著分類垃圾桶。
原來,博羅縣把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不可或缺的一環。結合人居環境優化提升工作,完善垃圾分類收集點、垃圾分類運輸車輛等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前端設施規劃建設。垃圾分類收集點按照“一個自然村一個垃圾分類收集點”的要求,完善垃圾分類收集點建設和設置垃圾分類指引,配備配齊分類垃圾桶。目前,全縣3033個村民小組均建設了一個垃圾分類收集點。
與此同時,該縣還鼓勵有條件的鎮(街)、村增加垃圾分類收集亭的建設,配齊配足垃圾收運車輛,增加收運頻次,提高垃圾收運效率。有了垃圾分類基礎設施的加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垃圾數量有效減少,生活垃圾實現“日產日清”,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凝心聚力
凝聚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
如何突破“群眾參與度較低”難題,把垃圾分類聲音傳播好,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展示好,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需求的心聲反映好,畫出最大同心圓?怎樣創新傳播機制,更好贏得社會反響、激發群眾共鳴?博羅堅持系統宣傳思維,將生活垃圾分類與“百千萬工程”建設緊密融合,不斷拓展渠道、拓寬平臺、創新形式,精準把脈新媒體時代的用戶需求、受眾心理等,以更豐富的表達、更鮮活的語言吸引受眾,從主題宣傳、入戶宣傳、定點宣傳到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主旋律始終占據主流。
執法是最好的宣傳。執法是推進垃圾分類必不可少的手段,通過口頭教育、提醒注意、敦促整改等方式,既體現了執法的溫度,也體現了宣傳的深度。博羅縣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每周定期聯合執法部門對物業小區及餐飲單位開展專項執法檢查行動,發現問題列入整改清單,限期整改并開展“回頭看”。截至5月,今年該縣累計開展垃圾分類執法檢查39宗,出動檢查督導人員近140人次。
垃圾分類小切口,生態環境大變化。博羅將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內化于心,轉化示范創建成果,縱深推進垃圾分類,努力營造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為博羅縣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特約通訊員徐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