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縣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以數據賦能鄉村振興
打造“數智青年·新農事”短視頻欄目
成立數字行業青年導師專家庫助力農業生產、開展數字化培訓賦能縣域農業品牌數字化轉型……今年以來,博羅縣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突出數據賦能,聯動共青團博羅縣委、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等部門,探索以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引才入庫,為現代農業發展聚才匯智
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關鍵靠人,尤其離不開數字化青年人才。縣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積極發揮行業優勢,邀請21位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本土業界、學界專家,成立數字行業青年導師專家庫。該專家庫旨在聚焦博羅現代農業建設,拓展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場景,為現代農業發展聚才匯智。
今年5月以來,縣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依托數字行業青年導師專家庫,聯合共青團博羅縣委、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通過舉辦研討培訓、實地調研、成立“數字品牌工作坊”等方式以數字化賦能叫響“博”字號品牌,為縣域農業品牌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目前,該縣已舉辦了農業品牌數字化轉型與數字文化研討會、羅浮山區域公用品牌推廣培訓班暨“數據要素×現代農業”數農結合培訓班等多項活動,并啟動了博羅縣域農業數字化轉型白皮書調研。同時,數字行業青年導師專家庫已與泰美鎮“嵐茲茶園”結對成立“數字品牌工作坊”,因地制宜提出了“云村民”“數字資產包”等建議,為打造數字化品牌出謀劃策。
以“數”為媒,助農業高質量發展更有“數”
不同時節的農業生產要注意哪些內容?多樣的天氣條件下,農業種植有何管理要點?為更好地為農業工作者提供簡潔明了的農事指導,縣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共青團博羅縣委共同打造了“數智青年·新農事”短視頻欄目。農業工作者只需點擊共青團博羅縣委公眾號,即可進入該欄目了解不同時節的農業生產要點。
該欄目依托專家庫成員的專業優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將具有時效性、針對性的農作物種植生產管理與水產養殖的管理要點建議通過再生產、再包裝,為廣大農業工作者提供觸指可達、形式多樣、簡潔直觀的農事指南視頻,有效助力農業生產管理的高質量發展。目前,該欄目已推出9期內容,通過“視頻+歌曲”的形式進行,推出了“寒露”“霜降”等不同節氣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包括蔬菜、水稻、茶葉、花生、水產養殖等當地主要農作物,以沉浸式聽歌學農事的方式,為農業數字化轉型聚智凝力。
當下,科技正成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深入拓展數字技術應用,讓農民在種植、養殖、加工等方面更加精準可控,博羅正在探索推進。縣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正積極聯動相關部門,助力暨南大學“數智博羅”先鋒實踐團推動數字茶園智能決策系統研發。該系統以人工智能為橋梁,將農業專家的專業化知識與田間地頭的溫濕度等重要數據有機連接,輔助農戶精準高效開展農事工作。目前,該系統正加速研發中,接下來將與博羅縣“數字鄉村”服務平臺相關聯,依托專業技術力量,提升博羅縣農業數字化轉型效果。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通訊員李健 甘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