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西區街道多措并舉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文明實踐接地氣 文化活動聚人氣
“戰爭爆發,全國抗戰,爸爸接到上戰場的命令。出發前一晚,爸爸為虎子做了一個木頭衛兵……”日前,市民陳女士正在通過“掃碼聽書”的方式陪伴女兒閱讀《虎子的軍團》繪本故事。陳女士說:“在家參加線上書展活動,出門還可參加免費公益文化班增長見識,孩子在這樣的氛圍里成長,我很放心。”
眼前這一幕是大亞灣西區街道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陣地,以志愿服務為“龍頭”,讓文明實踐的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的縮影。當前,西區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聚焦群眾需求,以“全齡友好”理念成立了31支不同類別的文化藝術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們自行編排節目、導演劇目,自發到周邊村(社區)巡演,成為當地文化生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西區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文化藝術志愿者進行舞蹈培訓。
搭建百姓舞臺,讓居民成為文化生活主角
“能不能讓我們的居民參與演出?我覺得這是鍛煉小朋友的機會。”“我們一個個村一個個社區走訪,了解群眾的意愿和需求……”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西區居民開展文化活動提供了陣地,但如何以更接地氣、更具活力、更有溫度的方式讓陣地旺人氣、添活力?“我們走遍了西區的公園和文化廣場,邀請村里熱衷文藝的居民加入到我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來。”西區街道文化站站長黃小華說,文化站安排專人加強與文藝愛好者們的溝通,并根據他們的意見不斷完善陣地建設。
萬仕秋是澳興藝術團的一名成員,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民樂愛好者,早年間該藝術團創作的歌曲《走進美麗的大亞灣》獲得廣東省第七屆群藝花會銅獎。當萬仕秋得知西區街道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后,他爽快地將藝術團搬入其中。“當時我們和所里提了一些建議,沒想到他們全做到了。”萬仕秋點贊道,“看到所里擺放著古箏、揚琴、大提琴、大鼓等樂器時,我為我們能在這樣一個用心服務文化的地方生活感到開心。”目前,澳興藝術團正在編排歌頌大亞灣新風新貌等主題曲目,積極投入到西區文化義演活動中。
成立31支志愿服務隊,提高居民文化素養
近年來,西區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了31支不同類別的文化藝術志愿服務隊,為轄區居民免費進行文藝興趣培訓,組織各文化志愿服務隊走進村(社區)進行文藝演出,滿足了不同年齡階段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定期到實踐站參加舞蹈培訓。”小朋友陶家萱說,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不僅會邀請專業的老師教她們跳舞,還有豐富的義演舞臺讓她展示自我。據介紹,在文化藝術志愿服務隊的培育中,實踐所請來轄區藝術培訓機構教師和村(社區)文藝骨干當教員,組建專門的藝術培訓群,讓轄區居民挖掘自己的新特長。
在搭建百姓舞臺、培育演藝志愿者的基礎上,如何更好地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2022年12月,西區街道首屆讀書節開幕,通過主題比賽、讀書論壇、親子閱讀、故事達人、圖書義捐、課外領讀營等形式,大力推進全民閱讀進機關、進村居、進企業、進校園、進家庭系列活動,營造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