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亞灣聚焦四大方面加快構建高質量交通一體化體系
每街道建設兩三條“最美農村路”
“今年,我們以打通‘大動脈’、暢通‘內循環’、增強‘內動力’和提升‘軟實力’四大方面為抓手,加快構建高質量交通一體化體系。”日前,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一把手”訪談活動中,大亞灣開發區管委會交通運輸和海洋經濟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偉豪說。
路通則人和,人和則業興。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緊緊圍繞“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和國內一流開發區”戰略定位,持續加強與中心城區及周邊城市的互聯互通,著力在形成內聯外暢的大交通網絡格局上實現新突破。
大亞灣打造具有大亞灣特色的“最美農村路”。這是大涌村道。
實施荃灣港區進港航道等級提升工程
昔日泥濘路,今日變通途,讓兩大園區得利。去年12月,惠霞高速(惠州市1號公路)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至大亞灣段半幅路段正式貫通,架起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與大亞灣石化區最便捷地面通道,讓兩大園區“隔墻供應”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這是大亞灣加快構建內暢外聯立體交通網絡體系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堅持項目為王,打通“大動脈”,構建大交通格局。“在全力推進‘豐’字交通大亞灣段建設,加快構建內聯外通的高速公路網的基礎上,我們還通過優化公路交通骨架、完善集疏運體系、加快大碼頭和大港口建設等舉措,以大通道帶動大發展。”林偉豪說,今年,大亞灣將加快推進部分省道提升改造,進一步提升路網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協調推進惠大鐵路復線電氣化改造工程,建設高效率運輸保暢網,助力千億級產業園區發展;全力配合推動實施荃灣港區進港航道等級提升工程、東聯作業區進港航道擴建工程,以大通道帶動大發展。
交通運輸是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產業,它聯系千家萬戶,服務億萬群眾。在服務民生方面,大亞灣以運輸服務品牌創建為抓手,深入推進全區公共交通線網布局優化,強化公共交通信息化功能的升級建設和應用,暢通“微循環”,提升交通生活品質。
當前,大亞灣正加快西區樟浦地段公交首末站建設,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建設一批港灣式候車亭,配套設置電子站牌、旅游線路推薦引導牌,進一步提升公交服務品牌;全面深化公路“路長制”改革,扎實推進公路養護提質升級,大力開展美麗廊道創建活動,聯合各街道選取2~3條線路進行提升改造,進一步美化、綠化、亮化,繼續打造具有大亞灣特色的“最美農村路”,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賦能智慧交通建設
走進區交通運輸監控調度室,只見墻上一塊塊顯示屏上,一輛輛正在運行的公交車車廂內實時情況清晰可見。這是區交通運輸和海洋經濟局建設的“智慧交通”的一個應用場景。
交通安全是民心所向、群眾所盼。近年來,大亞灣以提升“軟實力”,守住安全發展底線為抓手,堅持科技賦能,持續推動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建設,不斷加快智能公交管理系統升級、源頭治超和危險化學品監管平臺以及治超非現場執法監測點等數字交通建設,加強數據融合,提升監管智慧化水平。接下來,大亞灣將扎實推進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打造優質高效營商環境,健全完善交通運輸法治體系,進一步推進行業治理體系現代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強行業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常態化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和危化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工作,重防范、嚴打擊、強整治,全力確保行業穩定,進一步筑牢行業安全穩定防線。
“在守住安全發展底線的基礎上,我們將通過增強‘內動力’的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林偉豪說,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動力”,當前,他們正通過統籌指導交通運輸企業創新發展,擴大企業規模,支持多聯式運輸企業參與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等舉措,不斷促進交通運輸相關領域企業的發展。接下來,區交通運輸和海洋經濟局將大力發展港口經濟,進一步完善港口集疏運條件和多式聯運融合,推動惠州港“港產城聯動、港城融合”,實現港區高質量發展。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 通訊員張桂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