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區自然資源(海洋)分局負責人與網友交流大亞灣區國土空間規劃
構建“一線五區”總體發展格局
國土空間規劃、公共配套設施、宅基地申請條件……9月8日上午,大亞灣區自然資源(海洋)分局局長何珩做客“惠民在線”,圍繞“要素保障全鏈條 服務群眾零距離”主題與網友在線交流。據介紹,大亞灣區空間規劃結構力爭打造“一線五區”的總體發展格局。
何珩表示,區自然資源(海洋)分局將按照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工作部署,主動適應國家自然資源要素配置政策的新趨勢,認真行使好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進一步發揮好自然資源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規劃引領、要素保障、管控約束作用,著力把“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實效”,力爭為大亞灣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和國內一流開發區提供更加堅實的資源要素保障。
淡澳河濕地公園。
規劃量體裁衣
以人為本,立足滿足群眾實際所需
在線交流期間,網友率先關注大亞灣空間規劃發展。對此,何珩介紹,大亞灣區規劃成果已納入全市空間規劃一并上報省政府,并已于8月28日審批。
據介紹,大亞灣區空間規劃結構力爭打造“一線五區”的總體發展格局!耙痪”指大亞灣海岸線,規劃總體思路是:保護好小桂岸線,整理好澳頭港區岸線,優化好黃金海岸線;“五區”指西區、澳頭、荃灣港區、石化區、霞涌五大功能片區。
“我們做規劃的目的是保障居住、生活、游息與出行交通等活動的正常進行,人的需要和以人為本是規劃工作開展之前應首先考慮的。”何珩表示,因此,對于大亞灣區而言,規劃不是越宏大越好,而是針對一個個具體的“點”量體裁衣,精細設計,使制定的規劃真正滿足群眾的實際需要,體現規劃的人民性。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建設“一場一公園,兩館三廊道”
生活在大亞灣的市民對周邊配套設施十分關注。有網友問:“我是新華聯廣場的一名業主,在這邊居住2年多了,感覺周邊公共配套設施太少了,請問這片區有什么好的規劃?”
何珩介紹,大亞灣正處于快速開發建設時期,近幾年來大力推進中心區配套設施建設。為提高城市基礎設施水平,推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品質城市生活,今年啟動了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補短板工作及中心區核心區規劃建設工作,重點推動“一場一公園,兩館三廊道”(指獅子山城市球場、大亞灣獅子山公園一期,室內體育館、圖書館,淡澳河風景廊道、碧道、大亞灣大道城市景觀廊道)建設,統籌推進淡澳河風景廊道、大亞灣體育公園、大亞灣城市公共中心、大亞灣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打造有活力、有魅力、有韻味、有鄉愁記憶的高品質城市客廳,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不斷優化招商引資環境,打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案鶕髞啚车陌l展,我區將會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建設相關配套設施,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另有網友關心深圳地鐵延長線的進展情況,何珩表示,區自然資源(海洋)分局已啟動大亞灣區綜合交通規劃,針對大亞灣與深圳周邊的軌道交通有專題研究,待該規劃完成初步成果后,將適時向社會公示。同時,該局將會加大力度推進大亞灣區與深圳在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對接工作。
還有網友就生活中常見的征地留用地、土地使用年限、宅基地申請及建設、不動產權證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地質災害隱患治理等問題進行在線提問,何珩結合法律政策,對網友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了具體解答。
相關鏈接
“一線五區”總體發展格局
■“一線”:大亞灣海岸線
規劃總體思路為保護好小桂岸線(小鷹咀至小桂村高山角與深圳交界處),整理好澳頭港區岸線(中海碼頭至小鷹咀段),優化好黃金海岸線(霞涌小徑灣至南海度假村段)。
■“五區”:五大功能片區
西區:大亞灣千億級新興發展片區,構建產業一流、配套一流、環境一流的產城融合片區;
澳頭:為大亞灣區山、海、湖、島景觀要素價值融合的核心通廊,以“山海棲居”為主題,以自然景觀特色為依托,以海派客家文化為本底,打造集居住、休閑、旅游于一體的山海連城濱海生活區;
荃灣港區:打造現代化運輸集散中心,積極發展物流倉儲和港口運輸功能,推動從產業港向貿易港、產業港并重轉型;
石化區:以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的目標定位,借助緊鄰港口及石化區優勢,延鏈強鏈,壯大石化下游深加工產業集群;
霞涌:遠期對標國際化社區,近期打造國內一流度假區,依托濱海資源優勢,完善生態宜居濱海新城功能。
本組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劉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