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營業執照在街道就能辦
大亞灣開發區多措并舉推動窗口服務優化升級
寬敞明亮的大亞灣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
營業執照在街道就能就近辦、企業注銷當天就能辦結;“粵智助”政務服務自助機覆蓋全區村(社區),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辦理200多個政務服務事項……政務服務是營商環境的一面鏡子。今年以來,大亞灣開發區聚焦便利化建設,推行政務服務“集成辦”,全面落實各類專窗“一站式”服務,持續推動準入、準營、退出制度改革,打造運轉順暢、便民高效的服務體系,讓群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
區政務服務中心
創新窗口服務,為民辦事“加速度”
在大亞灣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絡繹不絕,但每個窗口都有條不紊,也沒有絲毫雜亂的感覺。今年,該中心完成了LED叫號大屏、排隊叫號系統的升級改造,明亮清晰的顯示屏和發到群眾手機的信息代替了傳統的叫號廣播,市民在手機提前預約,還可節省到場取號的時間。
除了預約取號,企業用戶在“指尖”就能辦理市場主體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及稅控設備、員工參保登記和公積金開戶等事項,只要登錄“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或“粵商通”APP填寫相關信息提交申請,審核通過后便能直接到中心設立的“一網通辦、一窗通取”專窗申領證件,辦理時限縮短至兩個工作日,提升了市場準入服務效率。
據了解,2023年以來,共有5700多家企業通過“一網通辦、一窗通取”成立和領取證件,網辦率達99.93%;5000多家個體工商戶通過網上辦理設立登記,網辦率達97.8%。
“在村口的黨群服務中心就可以打印各種證件,真方便!”澳頭街道衙前村的胡先生高興地說。目前,全區街道、村(社區)已實現“粵智助”“灣區通辦”政務服務自助機全覆蓋,可辦理公安、社保、民政等部門共200多個政務服務事項,今年累計辦件近2萬宗。在人流密集的萬達廣場商圈,同樣也有“粵智助”的身影,中心創新實現“便民政務+商業圈”模式,今年已累計服務群眾近1000人。
此外,為解決部分群眾工作時間與政務服務中心上班時間重合導致辦理事務不便的難題,該中心在開展政務服務事項周六延時服務的基礎上,今年9月開始開展實行午間不打烊服務,11月開始開展早間靠前服務,有效解決群眾取號排長隊、長時間等候、上班辦不了事等問題。今年,周六延時服務累計1.3萬多宗,午間不打烊服務累計1300宗,早間靠前服務累計600多宗。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就近辦加速辦,助力營商環境再升級
“在街道市場監管所就可以就近辦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非常方便,省時省力。”近日,到霞涌市場監管所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市民馬先生說。
以往,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需集中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群眾來往辦事花費較多時間。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滿足群眾就近辦理的需求,自2023年5月起,大亞灣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延伸至各街道的市場監管所辦理,實行“就近辦理”模式,有效節約了群眾辦事的時間成本和出行成本。
“沒想到那么快,當場就辦結了。”日前,在大亞灣辦理企業注銷登記的劉先生說。今年以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推行市場主體注銷登記當場辦結,提升市場主體退出便利度,并加快企業變更登記辦理時限,由原來的3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
這兩項新措施得以順利實施與政務窗口的高效銜接不無關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為了進一步優化流程,積極與區政務服務中心協商,將企業變更、注銷業務信息錄入前移至受理窗口,為后續審批提供了積極條件,減少企業注銷的跑動次數。“一個窗口,一次辦理,切實提升了企業辦事便利度,也將進一步激發市場發展活力。”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曾靜妍 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