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霞涌實施典型村培育“陪跑計劃”
校地合作提供智庫服務助力“百千萬工程”
惠州日報訊 (記者匡湘鄂)青龍河畔,霞映新村。5月16日,大亞灣霞涌街道實施“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陪跑計劃”工作室掛牌暨首期集中培訓開課儀式在霞涌街道新村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行。霞涌街道辦、暨南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惠州市東江村史文化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霞涌街道新村村、霞新村、上角村的村“兩委”干部代表和駐村干部代表,參加了當天活動。
據了解,“陪跑計劃”是霞涌街道辦聯合暨南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惠州市東江村史文化研究院開展的一項推動“百千萬工程”高效實施、典型村培育工作提質升級的行動計劃,是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實施“百千萬工程”一項創新舉措。
“‘陪跑計劃’的目標,是借助暨南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的高校專家智庫資源,充分發揮教育、科研、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聯合東江村史文化研究院的地方調研資源,助力霞涌街道實施‘百千萬工程’。”惠州市東江村史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昕在活動中介紹,“陪跑”,就是陪同鄉村一線工作人員跑贏實施“百千萬工程”這場“頭號攻堅戰”。
作為“校地合作”的校方代表,暨南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謝寶劍表示,該院將聯合惠州市東江村史文化研究院為霞涌街道在實施“百千萬工程”,尤其是典型村培育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以“一村一策”的方式開展智庫服務,力求以高質量的校地合作,打造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的“霞涌樣板”。
大亞灣霞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吳飛城表示,以“校地合作”為基礎的“陪跑計劃”創新實踐,將為霞涌街道實施“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和鄉村和美建設注入人才和智力動能,通過依托高校和機構“智庫力量”,為霞涌街道實施“百千萬工程”的人才培養與鄉村發展搭建新平臺。
掛牌儀式后,現場舉行了“陪跑計劃”首期集中培訓。在連續兩天的培訓中,通過聚焦濱海鄉村振興、濱海鄉村旅游開發、大亞灣霞涌街道典型村培育創新設計、鄉村整村運營與文化驅動力等內容,為廣大鄉村一線工作者帶來了一場“頭腦盛宴”。
此次集中培訓之后,還將以“對癥下藥”“精準開方”的智庫服務方式,圍繞霞涌街道各村發展中的“癥結”開展主題調研、課題研究、人員培訓等專項服務,以高質量的校地合作,常態化協助霞涌街道實施“百千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