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亞灣開發區舉辦公益宣講志愿者專題培訓班
中小學將普及反校園欺凌課程
為培育建立預防校園欺凌宣講隊伍,提升處置校園欺凌事件能力,創造良好環境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日前,大亞灣區婦兒工委、區婦聯舉辦了“晴朗花季 安全護苗”大亞灣區預防校園欺凌聯動服務項目實施推進會暨公益宣講志愿者專題培訓班開班儀式。
公益宣講志愿者們參與體驗式學習。
據了解,“晴朗花季 安全護苗”大亞灣區預防校園欺凌聯動服務項目,針對全區47所學校的3~6年級和7~9年級學生開展反校園欺凌課程,并采取多項措施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提升兒童、家庭、學校防范“校園欺凌”的意識能力和應對能力,共同維護兒童健康成長。
西區街道35所校園欺凌案件發生數量同環比均下降
在“晴朗花季 安全護苗”大亞灣區預防校園欺凌聯動服務項目實施推進會發言交流環節,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衛聰介紹,該院去年6月成立了未成年人檢察服務中心,依法打擊犯罪的同時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案未成年人。該院將繼續加強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聯合婦聯等部門多措并舉預防校園欺凌,推動構建全社會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區公安分局西區派出所所長喻喜生介紹,自校園欺凌違法犯罪專項工作開展以來,西區街道內35所校園欺凌案件發生數量同環比均下降。該所將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校園周邊綜合整治、涉校風險隱患排查、“高峰勤務”護學方面持續發力,做好預防校園欺凌工作。
市婦兒工委辦主任、四級調研員黎雪環肯定了多年來大亞灣區在維護兒童合法權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就進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她提出要發揮組織優勢,提高站位,切實增強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職能作用,推動解決未成年人保護重點難點問題;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培育聚合各類社會組織,扎實推動婦女兒童事業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
區黨工委委員、黨建工作辦公室主任陳智明指出,“晴朗花季 安全護苗”服務項目是大亞灣開發區在預防校園欺凌領域的一次嘗試和創新,各單位、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肩負起為少年兒童保駕護航的光榮使命;要按照服務項目的職責分工,加強溝通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項目取得實效;要注重工作方法,推動預防校園欺凌工作提質增效。充分發揮預防校園欺凌宣講隊的作用,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在項目實踐中探索出具有大亞灣特色、可供復制和推廣的先進做法,不斷提升預防校園欺凌工作效能。
培育本土預防校園欺凌宣講隊伍
在公益宣講志愿者專題培訓班上,深圳市維德法律志愿服務中心、青少年校園普法教育系列課程顧問徐沖受邀授課。全區47所中小學德育工作負責人,來自區公檢法司、區社會事務管理局等單位的干警、法官助理、律師、社工、婦聯系統人員等180人參加培訓。
培訓課上,徐沖結合實踐案例細致地講解了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分類、如何識別、處置、防治校園欺凌等內容,并通過借助課件材料、邀請公益宣講志愿者們模擬學生角色一同參與等方式進行體驗說課。
此次培訓旨在建立、培育一支本土預防校園欺凌宣講隊伍,共同推進預防校園欺凌的宣傳教育工作。宣講隊伍將以學校學生培訓為主、村社區青少年授課為補充,全方位向全區青少年播撒預防校園欺凌的種子,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據了解,自2021年1月起,大亞灣區婦兒工委、區婦聯聯合開展“護苗”兒童安全聯動服務——大亞灣區保護兒童人身權益三年行動項目,組建了大亞灣本土的兒童性教育指導師隊伍,實現全區幼兒園、小學及村(社區)婦兒之家兒童防性侵知識全覆蓋。在此基礎上,今年區婦兒工委、區婦聯聯合區相關單位開展“晴朗花季 安全護苗”大亞灣區預防校園欺凌聯動服務項目。
該項目針對全區47所中小學的3~6年級和7~9年級學生,以參與式和體驗式課堂教學方式開展反校園欺凌課程,并采取多項措施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包括德育副校長培訓、班主任課程培訓、模擬聽證會、基層隊伍處置校園欺凌能力培訓等,推動政府、司法、家庭、學校、社會多方力量參與預防校園欺凌,多措并舉遏制校園欺凌,增強青少年面對校園欺凌的應對能力,營造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家庭、社會環境,推動平安家庭建設。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劉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