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亞灣澳頭街道奮力開創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
打造宜居宜業濱海中心城區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七十五載春秋波瀾壯闊。目光聚焦于南海一隅,憶往昔,天然良港的優勢使得澳頭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為華南地區的一片開發熱土;看今朝,集漁業和商業于一體、具有煙火氣的濱海中心城區即將華麗“登場”。
今年以來,大亞灣澳頭街道提速推動“百千萬工程”,穩步推進濱海岸線整體提升工程、澳頭漁港建設、典型村培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等各項工作,構建“一軸一帶五片區”發展布局,奮力開創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
魅力濱海
一軸一帶五片區繪就魅力海岸線
對一座濱海城市來說,綿延的海岸線是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更是開放胸懷、擁抱八方的城市客廳。在澳頭,沿著海岸行走,迎著溫和的海風,走過繁忙的碼頭、古老的漁村和琳瑯滿目的海鮮市場。熱鬧而又恬靜,淳樸不失現代,是許多人對澳頭的第一印象。一處處風景,猶如散落海畔的珍珠,如何串聯成線,打造互聯互通的濱水空間,成為近年來澳頭街道重點規劃的事項。
澳頭海岸線綿長,濱海旅游資源豐富。
今年6月,大亞灣澳頭濱海岸線整體提升工程項目啟動。該項目是澳頭灣“一軸一帶五片區”整體規劃的先期工程,以“精彩澳頭·繽紛灣岸”為主題,做好小鷹嘴到惠州港十公里岸線以及澳頭老城區、猴仔灣片區10平方公里腹地的空間規劃整理,著力構建荃灣服務配套、澳頭老城活化、綜合服務、新城生態宜居、衙前-潮州島生態文旅5個片區,以線連片帶動澳頭老城區和漁村發展,全面解決澳頭老城區產業活力不足、漁村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進一步完善城區服務功能,打造山海一體、港城融合的歡樂港灣。
夜幕降臨,澳頭金門塘碼頭霓虹閃爍,流光溢彩。曾經的老金門塘碼頭狹小逼仄,村民生產生活多有不便。近年來,村民們紛紛搬進了現代化的安置小區,一座設施完善的綜合漁業碼頭就屹立在小區門前不遠處的海岸邊,便利的現代生活和傳統的生產方式在此融合。金門塘村委會副主任蘇觀福說:“村民們生活環境與昔日相比真的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基本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新房,生活舒適多了!
不同于傳統的漁業碼頭,這里還是一個集美食、觀光于一體的濱海特色綜合商業區。碼頭一層商鋪主要發展海鮮飯店、露天清吧、咖啡、茶飲、旅游品商店(漁家發飾、服裝等)等餐飲、旅游行業。二層商鋪則主要經營小型酒店、民宿等娛樂、住宿行業,配套供市民游客散步休閑的文化廣場和觀景平臺!按抵oL吃著海鮮,還能看到迷人的夜景,真的好愜意。”游客賀先生說。
根據規劃,三年內,大亞灣澳頭濱海岸線整體提升工程計劃重點打造一處觀景臺,兩座景觀跨海人行橋,三個特色主題區。一處觀景臺位于天后宮東南側。兩座人行景觀橋,一座為龍海橋,橫跨前進灣,將南蛇嶺、前進村海鮮街與天后宮串聯為整體,形成“山海飄帶”。另一座為金門漁橋,串聯金門塘碼頭與濱海公園。三個特色主題區面貌提升,包括天后宮和前進村漁家文化特色主題區、濱海公園至漁人碼頭沿海漫步特色主題區、煙火老城特色主題區道路提升。
澳頭也是外界了解大亞灣歷史演變、傳統文化、人文風情的重要窗口!霸趧撛鞎r尚美觀的景觀設計的同時,我們也要留住鄉愁,注重保留和融合澳頭本地傳統文化特色,促進漁文旅融合發展!卑念^街道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澳頭街道正在穩步推進前進村臨海區域風貌環境整治工程以及澳頭街道文化保護及配套工程。隨著項目的深入實施,海岸線景觀將得到極大提升,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筑、傳統技藝、民俗活動等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展示,使得澳頭的歷史文脈得以傳承延續。
美麗鄉村
一村一品助振興 賦能“百千萬工程”
今年以來,澳頭街道以頭號力度抓緊抓實“百千萬工程”,以植綠造綠、農房風貌管控提升、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建設綠美澳頭,并積極發揮聯農帶農作用,探索“企業+村集體+農戶”合作模式,立足各村實際,不斷挖掘經濟發展的內在潛力,加快補齊漁村發展、漁民增收短板,努力實現全街道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
彩虹滑道、天空步道、兒童滑索、滑梯……大亞灣海嶼游樂園就建在澳頭衙前村里,為游客帶來了歡樂與刺激。樂園毗鄰衙前綠道,是衙前村村企合作開發的文旅項目之一,游客在游玩后還可到綠道騎行暢游,深入感受這座村莊的獨特魅力。澳頭街道緊緊圍繞推動村集體經濟增收創效發展目標,打破以往單一的旅游發展模式,助力衙前村文化旅游產業升級轉型,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作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衙前村正以“文旅+”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凸顯鄉韻鄉風鄉愁。
綠色是鄉村發展的鮮亮底色。今年以來,澳頭街道積極推進綠美大亞灣生態建設,不斷提升街道的“含綠量”,對村莊宜綠盡綠、見縫插綠,將綠美村莊串珠成鏈、風景成線。其中,美麗庭院的建設讓“推門見綠、四季常綠、處處皆景、由美及富”的美麗圖景成為現實。在衙前村漫步,一戶庭院就是一處風景。村民胡仁軍家門前的一株羅漢松造型獨特,推門入戶,別有洞天。他在房子一側錯落有致地種滿了羅漢松和簕杜鵑等植株,青翠間點綴著殷紅,粗略估計院子里有上百棵植物,他家的庭院還被評為省、市“美麗庭院”示范戶。
以點筑面,聯動發展。澳頭街道以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培育為支點,重點打造衙前村-金門塘村-大涌村典型示范帶。金門塘村依托改造后的新型漁業碼頭,加速推進漁旅融合發展新模式,努力實現漁業轉型升級、漁民增收致富。大涌村聚焦“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推進“四小園”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并引進籃球俱樂部,以體育文化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與此同時,澳頭街道堅持將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融入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以惠州港高速出口為起端,金門塘碼頭為終端,以中興中路、淡澳河為紐帶,串聯奧林匹克公園、紅樹林公園、獅子山公園重要點位,聯通澳頭中心區域,助力打造宜居宜業的濱海中心城區。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曾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