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上角村“千畝方”稻香田園首茬作物下種
大片耕地集中,項目方將聯動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
深秋時節,午后陽光和煦,大亞灣霞涌魷魚灣水庫下,一片由撂荒地復耕的番薯地綠意盎然。這標志著大亞灣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上角村“千畝方”稻香田園項目首茬農作物成功種植,鐵爐峰下將再現連片田園風光。
上角村“千畝方”稻香田園項目成功實施,不僅可以恢復1400多畝耕地,還可以此落實耕地占補平衡,保障大亞灣區塘橫片區產業空間需求。同時,項目實施方以此為重要抓手,聯動鐵爐嶂森林公園及上角村,打造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助力大亞灣區推進產業集聚。
項目建成后恢復耕地超千畝
從魷魚灣水庫往下,是一望到海的開闊平原,青龍河、下沙河從鐵爐嶂蜿蜒而下,滋養著沿岸的上角村。在老一輩上角村村民記憶中,這塊平原是水質優良、土地肥沃的耕地,世代村民以種水稻、番薯、玉米為生。這里曾一年四季水稻、瓜果飄香,風光迤邐。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大亞灣成為投資熱土,一塊塊山林荒地和灘涂,逐漸被工業園區、城市街區取代。上角村的年輕人也紛紛外出求發展,耕地漸漸被拋荒,鄉村也少了人氣。
村民在新恢復耕地種植番薯。
今年,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的上角村被選定為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選樹培育對象。如何讓上角重新煥發沃土風光,鄉意更濃、規劃更美?大亞灣開發區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結合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創新提出上角村“千畝方”稻香田園項目,以此破解村莊規劃布局無序,為西區塘橫片區騰拓產業空間,提升土地集約水平。
上角村“千畝方”稻香田園項目是大亞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由大亞灣開發區屬國企——惠州大亞灣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綠美農文旅公司負責推進實施。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土壤改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以及其他工程,總建設規模約為2041畝,建成后恢復耕地約1441畝。項目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建設規模為1249.46畝,預計恢復耕地面積752.21畝。
助力霞涌打造國內一流度假區
眼前這塊剛種番薯土地面積約80畝,是上角村園嶺崗村小組的耕地。上角村黨總支書記譚偉軍介紹,這塊地上世紀90年代初陸續被拋荒,過去十多年里曾先后被打造過葡萄園、種植園,但都因經營不善再度被拋荒。
“除了已整理種植的80畝番薯地,我們正大力墾造青龍河兩岸連片耕地,并將于年底前完成玉米和甜葉菊套種!贝髞啚尘G美農文旅公司負責人介紹,明年,這些整治的耕地將全部種上農作物。整個項目通過耕地集中整治恢復,形成布局集中連片、農田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生態良好、適合規;N植和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優質耕地,并在此基礎上打造成為集耕作、運營、觀光、休閑等功能的山海稻香田園。
上角村新恢復的耕地種上了番薯。
國企擔當和耕地復耕,讓村民看到了鄉村新一輪振興的希望。在耕地整理、種植過程中,項目實施方還優先聘用本村或周邊村民,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安痪玫膶恚崎_家門就又能看見連片的稻田美景,不僅環境變漂亮了,收入也將增加。”譚偉軍對村莊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上角村“千畝方”稻香田園項目不僅實現大片耕地集中,還通過落實耕地占補平衡,保障了大亞灣區塘橫片區產業空間需求。同時,項目實施方以此項目為重要抓手,聯動鐵爐嶂森林公園及上角村,打造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助力大亞灣區推進產業集聚。據悉,該片區計劃導入航天科技農業及航天育種、特色民宿、農田休閑觀光、研學體驗等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
此外,這個項目將以霞涌濱海腹地自然村落為本底,串聯鐵爐嶂、清泉古寺,小徑灣、烏山頭、黃金海岸等重要景觀節點,助力霞涌打造為“國內一流度假區”和“國際化社區”。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歐陽德輝